海南文昌 铜鼓岭

标签:
月亮湾风动石铜鼓岭底栖生物生态系统 |
分类: 海岸、海岛(中国海疆) |
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文昌县龙楼区,距县城四十公里。西连内陆,东濒南海,绵亘二十多公里,是海南的最东角。这里山美石奇,传说动人,素有“琼东第一峰”之美称。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挥师渡海,在此登岸设营。班师回朝时,遗下铜鼓,后人掘之,故以此为岭名。通常所说铜鼓岭指的是338米的主峰,上山可以沿着盘山公路开车或步行;如果在半山腰雨林栈道入口处钻进新修的登山古道,拾级而上,可以领略到许多珍稀植物及根抱石等各种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山顶一部分是雷达部队的营地,北端是观景台,旁边就是风吹能动、摇而不倒的“风动石”。登高远眺,月亮湾海浪翻涌千层、海天一色空朦、渔帆游弋群鸥翱翔,远眺七洲列岛如彩珠洒落海中。在岭上,登高远眺,南海碧波,水天一色,海上舰艇游弋,渔帆报讯,群鸥翱翔;岭下,月亮湾海滨沙滩宽阔,松软细白,海浪重叠千层,波峰泛银。朝北望去,宝陵河像一条飘带柔曼的飘然如海,银色的沙滩蜿蜒远伸,漫无尽头。远眺陵西内陆,青浪如海的椰林掩映着一个个村庄农舍,一道道狭长的水田带绕丘环坡,好一片南国田园风光。铜鼓岭不仅景观奇秀,而且自然资源丰富,有名贵的檀香木、多种药材、矿产、珍禽异兽,岭上的鹧鸪茶,为野生茶叶,冲泡色青可口,消滞解荤,能治四时感冒,近海盛产龙虾、鲍鱼、海胆等。
2007年8月1日,国务院批准铜鼓岭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保护对象是热带常绿雨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保护动物、地貌景观(即海蚀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栖生物。这是一个包含着海域、陆域不同界面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其属于集以热带常绿季雨矮林生态系统及其野生动物、海蚀地貌、珊瑚礁及其底栖生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具有生物的丰富多样性、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稀有性、典型性与代表性,集物种资源、地质地貌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海洋水产资源为一体,是中国不可多得的集热带雨林和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于一体的多功能自然保护区。铜鼓岭自然保护区峰峦迭翠,奇山峥嵘,风景优美,有神庙、和尚屋、尼姑庵等古迹,有仙洞、仙殿、风动石、银蛇石、海龟石等奇岩异石。风动石,高3米多,重约20多吨,上园下尖,风吹能动,摇而不倒。海风吹来,微微摇晃呼呼作响,千万年来,历尽沧桑,多少个12级台风也不能把它吹倒,故得名“风动石”。俯瞰西南岭角,绿草坡上一片岩石造型千姿百态,极为奇特,酷似草地上的一群羊,或俯首吃草,或昂首观云,或转身呼叫,或追逐嬉戏,活生生的一幅牧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