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 热贡艺术之乡

标签:
吾屯热贡艺术馆佛教艺术隆务寺藏传佛教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同仁",藏语称"热贡"。14-15世纪,藏传佛教传入同仁地区,坐落在热贡隆务河畔的吾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尕赛日等自然村的藏、土族群众,顺应喇嘛教的兴起,寺院建筑的不断扩充和装饰,兴起了主要为宗教服务的绘画、雕塑、石刻等艺术,称之为热贡佛教艺术。在17世纪中叶,这里已经成为"人人会作画,家家以艺术为业"的画乡,故又称吾屯佛教艺术。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艺术流派。数百年来热贡人民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走出来的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故有“藏画之乡”的美誉。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富于装饰性。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热贡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也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
在品类上,热贡艺术包括绘画(壁画、卷轴画即藏语称唐卡)、雕塑(泥塑、木雕)、堆绣(刺绣、剪堆)、建筑彩画、图案、沙画艺术、酥油花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主要有释迦牟尼传、菩萨、护法神、佛经故事及仙女之类的佛像。热贡艺术早期的作品手法粗放古朴,色彩单纯,绘画带有较典型的印度、尼泊尔风格。其笔调雄迈,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生动传神,画面给人以雄浑、博大之感。至十七世纪中叶,热贡的匠师们技艺日趋精妙,线描简练流畅,刚劲有力,采用工笔重彩,庄重沉稳,设色清新浓郁,匀净协调,所画人物形身兼备,画风趋向华丽、精细,同时开始注重画面的装饰效果,成为热贡艺术承前启后的辉煌鼎盛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很多早期、中期优秀的绘塑作品已不复存在,但现在仍能零星地在隆务寺、年都乎寺、吾屯寺院里见到早、中期匠师们留下的气势弘伟的巨副壁画和技艺精湛的唐卡。
从1988年开始,政府为发掘这一瑰宝,兴建了七百平方米的工作绘画室和一座集绘塑室、办公室、展示厅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热贡艺术馆担负起了珍品保管、技艺培训、组织创作、学术研究、精品征集和文化交流等工作任务。全馆现有专业人员15名,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名、工艺美术师7名;另外,还有业余的民间艺人千余名为预备队伍,队伍之庞大全国少有;热艺术馆有唐卡、雕塑、堆绣、精品、成果等五个展厅;有同仁、泽库、尖扎、河南、李家峡等五个民俗厅,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馆藏明、清时期作品48件,精选作品16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