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碌曲 郎木寺

(2011-09-16 16:25:58)
标签:

甘南藏族自治州

郎木寺镇

寺院

杂谈

分类: 宗教圣地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郎木在藏语里是仙女的意思,因纳摩峡谷口的石崖上有一天然溶洞,洞内的岩壁上有一酷似美女的天然浮雕像而得名。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许多人都认为郎木寺就是寺院名,其实,这里有三座寺院。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格尔底寺的入口处,还有一座清真寺。蓝天白云下高高耸立的叫醒楼与浑圆的佛塔并立,显得十分壮观。与格尔底寺遥相对应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赛赤寺。他们的全名分别是安多达仓纳摩寺,即格尔底寺,郎木寺清真寺和安多达仓赛赤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郎木寺处地空灵,山水相依,景色十分秀美。寺前山色,形似僧帽,寺东红色砂砾岩壁高峙,寺西石峰高峻挺拔,嶙峋嵯峨。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和错落有致的塔板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古柏苍松间,还有白龙江的源头泛着波光在月夜轻歌……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郎木寺四面群山环绕,林木茂密,风景十分优美,有“东方瑞士”的美誉。它建于1748年,由格鲁派高僧———第五十三任噶丹赤巴萨木察坚赞僧格创建。它的规模和名气虽没有拉卜楞寺那么大,但主持的声望却出奇的大,据说在藏区活佛中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

坐落在山坳里的郎木寺镇,寺庙屋脊上的法轮、金鹿在阳光的辉映下金碧辉煌、熠熠闪烁,僧俗民众宁静悠然,一派佛界风光。走进郎木寺古镇,不仅处处透出几分神圣和神秘,也显露出些许的休闲和随意。高原的太阳总是那么灿烂,阳光夹杂着从寺院传出的浓浓的烟味,在整个小镇弥漫;通往寺院的弯曲小路上,磕长头的草原牧民一步一拜,艰难行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背着背包,拿着相机,不停地拍摄着高原小镇独特的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郎木寺虽然是个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却也是个“国际化”的小镇。镇上的3000多居民,以藏族牧民为主,还杂居着一些汉族和回族居民。实际上分属两个镇,这边是甘肃的郎木寺镇,而另外一边是四川的红星回族乡,属于诺尔盖县。所以回族居民不少。而游客来自四面八方,经营者也来自天南地北。德国、法国、丹麦、瑞典、意大利等国的游客随处可见,甚至还经常会碰上以色列的游客,一年四季络绎不绝。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甘肃碌曲 <wbr>郎木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环骑海南岛
后一篇:山西博物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