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答布局】2018客运站回归本质一就争执热点,看题目语汇,谈标答布局(一)

(2018-06-04 13:13:20)
分类: 方案作图
第一版:第一层http://s11/mw690/002ljdEtzy7lgUqnts6aa&690

第一版:第二层
第二版:第二层
http://s9/mw690/002ljdEtzy7scdjC44068&690

【疑难解析】公交客运枢纽站答案疑难解析(三)
一一难点、疑点之争:转换思维模式,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1、厅、廊之争
厅、廊两字在概念、功能、空间形态上有本质区别。
概念、功能跟人的行为习惯有关,且不多说。
只谈谈建筑师敏感度较高的语汇“空间形态”!作为一名准一注,就空间形态而言,没有敏锐的空间形态意识而只是一味地去拼凑组图,不能视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但凡出现廊的方案至少不能视为一个优秀的方案(印象分)。
就本案例而言,命题专家组是用“厅”的语汇表达的而非“廊”,所以更契合题意的是“厅”而不是“廊”!但凡出现“廊”的方案均有拼凑之嫌!实际项目中地铁的换乘以“厅”一一这个考核点,黎叔在二版二层给予了诠释。如(一版)所示,采取“厅”+“廊”的组合方式,二层面积仍可以满足要求,廊的面积可以视为交通空间的面积。

(二版)但交通类建筑有其特殊性,候车大厅或候机大厅通常是沿着场站或停车坪展开,为了增加容量或发车数量场站通常呈线型展开,因此决定了候车大厅的空间形态。再次二层乘换大厅分别连接城市轻轨与停车楼,面积为800平米,长度若为90米,宽度为9米,面积满足要求,很显然出题人的意途这里是“廊”。


2、商业之争:

商业要体现出价值,沿主流线廊两侧或厅周边布置均可,切不可布置成商业死角,但凡出现商业死角,均存有拼凑组图之嫌。凡出现商业死角的方案均不能视为优秀的方案。
再看看题目语汇表达:题目为什么未把商业拉出来独立表达(功能关系图中)或独立成区,说明在出题人的潜意识中商业本身是和换乘空间揉捏在一起的,不需要用多余的语汇表达,“惜墨如金”“只字不提”,表达多了反而容易做成商业败笔一一少即是多!

3、分区之争

交通建筑分区的概念有别于其它建筑类型。
主次之分:乘客使用空间为核心功能空间,体块之间串联布置,主要空间形态规整,量质均好,视野开阔,流线简洁;站务为附属功能空间,通常布置在主要功能空间的侧冀或尽瑞或一隅即可。很显然,本案例站务可以站一个角(二版)或一端(一版)均可。
内外之别:核心功能空间的内、外区的划分通常以安检前后做为内、外之别。安检后的空间含场站为内(含建筑及场站交通管控区)、外部人流交融合空间。附属空间如站务在建筑布局上需要独立成区,但在基地入口及建筑办公后勤入口应与乘客外部流线(安检前)尽量避免干扰。
备注:以上观点在08公路客运站标答中得到了充分印证。

4、东西之争

首先,功能区定位的基本原则一一建筑沿袭城市文脉,功能区及场地项目的定位必须从城市环境中推理出来。也即建筑内、外功能区方位与城市邻里关系呼应且分别与相同属性的内、外场地项目及出入口就近布置。考试如同项目设计投标,题目要求(相当于招标文件)大于一切,要想中标,不响应招标文件(题目)的实质性要求,去搞你所谓的牛逼创作,您还想顺利通关吗?类同,请问阁下:实际项目您还能脱离了甲方的要求(招标文件)中标吗?当然了,具有超能力的大师是例外!其次才是规范包含《通则》、《交规》…右进右出…等等其他规范都退其次。

其次,看题目有哪些具体要求:
总平面设计要求:
在周地红线范围内布置客运站站房、基地各出入口、广场、道路,停车场和绿地、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各流线互不干扰,方便续展与条散。
1.基地南部布置大客车营运停车场,设出、人口各1个;布重到达车位1个,发车车位3个度连接站房的站台:另设过夜
车住8个,洗车车位1个;
2.基地北部市置小型汽车停车场,设出、入口各1↑;布量车位40个(包括2个无障碍车位)反接送旅客的站合:3.基地西部市置面积约2500m的人行广场(含面积不小于300m的导机动车停车场);
4.基地内市置内部专用小型汽车停车场一处,布置小型汽车车位6个、快餐厅专用小型贷率车位1个,河经北部小型汽
车出入口出入:
S.客运站东省两侧通过二层搜驳廊通分别与轻轨站和停率楼相造;
6.在建筑控制线内布置客运站站房建筑(而视、合阶允许突出建筑控制线》。


分析:题目总图要求“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各流线互不干扰,”这里的人流、车流很含糊,要对照功能关系图梳理流线,特别应关注不同属性的流线。从功能关系图中可以看出人流有两种:旅客、职工,属性不同,不能干扰。
车流有4种:小汽车(分内、外属性)、货车(餐厅)、公交车,4种车辆按属性分区布置,其中,货车可与同属性车辆并区布置。内部小汽车出入口可与外部车辆出口合用。

结论:总图流线互不干扰,成为判定功能区“入口方位”的强条和红线。只要处理好“入口”的问题,无论出站东或西,似乎都不违背出题人的意愿。 

…接续…

再看总平要求第4条:
.4.基地内市置内部专用小型汽车停车场一处,布置小型汽车车位6个、快餐厅专用小型贷率车位1个,并经北部小型汽车出入口出入

分折:内部专用小型汽车停车场为谁服务,为站务职工呗。内部停车区位于站房东面,为避免人流、车流干扰,那么站务职工入口必须靠近内部停车位布置,至少职工出入口要靠近内部停车区布置,流线短捷、顺畅而互不干扰。至于站务布局为尽端式还是侧冀式均可,即北、东、西沿边布置均可,但入口须在东面靠近停车区就近布置。

结论:站务若独立布置于西南,属硬伤。违背题意(人流互不干扰)及功能区块布局基本的设计原则。

以上是从环境分析,确定了站务区设计的大方向。

以下从建筑内部功能逻辑分析出站区方位:
在逻辑关系上站务与出站的方位似乎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冤家”。非此即彼……
标答布局讨论至此!由以上“东西之争”的分析基本可以看出出站区的方位了。
东路、中路均存硬场。似乎唯西路为唯一正解(一版)。但交通类建筑场站为交通管制区,属性为内区,因此站务入口自场站进入又似乎没那么重要(二版)

5.天井之疑

标答是不可能挖出天丼的,但就本案例而言挖个天井,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二版),但不挖天井方案(一版)站务其中一部分房间沿候车大厅的周边布置,又造成了对候车大厅空间形态的破坏,绝非是标答思维,其“颜值”不及挖天井布局的方案(同样涉及到印象分),集中式布局挖天井的布局更接近标答(二层)。

总之,需要强调的是没有十全十美的题目,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方案设计的炫妙之处就在于这艰难的“取”“舍”过程……充满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