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先说下标题,这个标题属于半个标题党,在港股如此深不见底的下跌中,这个标题容易引起杠兄们登门辩论。
再说下,为什么是“半个”标题党?一个就一个,零个就零个,哪来半个!
其实,随着越来越多人日渐增长的投资知识后,“价值投资”这个名词也在词义泛化,最古典的价投的内涵是“透过基本面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去寻找并投资于一些股价被低估了的股票”,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精髓。
随着日后各种投资大师们的摸索、实践、演化后,有巴菲特的“通过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也有“对优质公司低估(或合理)买入、高估卖出”等之类新的诠释。
而随着越来越多散户认可“价值投资”后,并经过各色媒体的渲染,开始实践“价值投资”。当然,散户们心中价投的内涵是“买入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
表面看,散户们内心价投的内涵和大师们好像沒什么差别,但其实大多数人在实践过程中,往往都是不管估值的,就好比2020/2021年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提前N年买入”,比如提前1年买入法,更有甚者,在某些股票上被渲染的是提前3年买入法。
实际上,这种“散户价投法”在真正价投大师们看来其实是非常low的,而且是充满相当大不确定性的,可以说是“伪价投”。
不过,更多的散户哪有分辨能力说自己是“真”价投?只能人云亦云的觉得“买入优质公司,并长期持有”就是价投。
所以,说文章标题是“半个”标题党,虽然的确涉嫌标题党,但在敝人观察A股和港股后,总觉得,如果真正实践“散户价值投资”这种的话,似乎港股更比A股容易实现。
让我有这个感悟,是由于两个观察。
一个观察是,敝人手中持有的石药集团,这只股票我最早买入的时候是17/11/23日,当时的价格是15.88、与人民币汇率是0.84623,而现价是8.21,配上分红,目前属于盈利状态(+13.56%)。
买入当时PE-TTM是37.12、PB是8.63,而目前的PE-TTM是14.75、PB是2.99。
这N年以来,估值持续下降,但5年后,竟然还盈利着。
当初买入石药集团,是看中了它常年的高ROE,而且很稳定,下表中未含2022年,不过2022年年中ROE是10.98%,静态全年ROE则是21.96%。
当初买入后,又遇上了集采等各种不利因素,老兄竟然依旧是每年20%+的ROE,着实厉害。
讲真,持有这几年,是非常煎熬的。
煎熬的表现在于,在几年中,曾经大A股的医药股都飞涨到天上,这老兄就略微涨一点表示“我已经涨了”。
当初买入它的时候,是对标恒瑞医药的,当时它的PE-TTM是37.12,而恒瑞是61.19,可比恒瑞便宜很多。
等2020年6月10日,从事后回头看它是这几年最高价的那会,PE也才22.6,而同日的恒瑞的PE则是82.31,这个时候更不愿意“贱卖”它了啊。
该日后,石药开启了逐步下跌模式,而恒瑞竟然又还涨了半年,持续到2021/1/22,恒瑞PE竟然都到了102.59,而石药此时PE跌到了16.8。
这真是冰火两重天,做为持有股东,你说你煎熬不煎熬?
就是内心这股子劲,就觉得它“太便宜”,卖了真是亏,所以就持续的拿到了现在。
而恒瑞这只大白马,在这N年中,买入者中最后亏钱出局的人,定然是不少的,毕竟曾经116的高价杀跌到28.x的价格。
记得有基金经理说过,观察了很多基金,真正让基金持有人赚到钱的基金,往往都属于那种起伏波动不大的基金,因为起伏波动大,持有者往往拿不住,最后半途就卖了,赚的少;而有的则是高位加仓,导致大幅回落赎回后亏钱的。
所以,有些基金的股债比,就会设计6:4、5:5、4:6、3:7,这样降低资产波动率后,持有者持有的时间会逐步在提升,经过N年持有后,赚钱概率在提升。
基于如上,更让我体悟到了资产波动率不高的情况下,持有者会更容易拿住标的,即便买在山顶,真正大幅回落或许受伤不是那么多。
而大A的波动率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套、割肉就是常有的事。
从这个角度说,港股这种常年是机构定价的地方,波动率自然小很多,似乎在理论上持有者会更容易拿住,并“伴随企业成长了”。
不过,这里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说,谁告诉你港股波动率小了,你沒看到腾讯从700多下跌到现在的200吗?
是的,这个不否认,应该说,今年是港股特殊的一年,杀跌的确太厉害了,但以一年的场景来说,在“常年”都是机构定价的港股来讲,似乎还不能做“常态性类比”。
有朋友可能又会说了,你沒听说港股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市场么?多少老手都折戟在港股了,你竟然说港股适合价投,有何居心?
是的,这个也不否认,能在港股赚钱的人是不多。
不过,散户价投者,即便投资港股,也不至于乱买吧,肯定他们也会精心挑选自己觉得认为是价值股的标的。
至于说在港股折戟的原因,其实很多,除了乱买非价值股折戟,又或许是估值错乱,把略低于大A估值就认为低估而买入的。
重复表达下,因为机构定价的原因,只要略微能沾边价投的标的,其波动率应该是低于大A类似标的的,这一定程度就能促使持有者长期持有。
红运兄在港股赚的实在是太多了,他的理念是持有低估的港股好标的,等价值回归就抛售,如果持续不回归,就吃息吧,终归亏不了。
这N年,我见证了红运兄多次在港股中的获利,无奈敝人真是曾经不识宝。
红运兄在刚过去的这一周,把卖房所得又全数买入了相关标的。
通过红运兄这一系列操作,我似乎越来越觉得对于普通散户而言,如果践行“散户价投法”,或许真的港股比大A胜率会更高。
当然,我如上的思考或许不太全面,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或许是敝人看的样本不足够,只是井蛙之言,各位拍砖也轻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