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咸丰重宝“横二十”钱币考

(2015-03-29 17:17:59)
标签:

转载

分类: 钱币收藏

    咸丰重宝“横二十”钱币考
    
                                             皮维臣   皮学齐
                        原载《当代钱币收藏》2014年第5期
     
中国的钱币浩如烟海,钱币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货币史上,清朝的铸币可谓斑斓多彩,而清朝咸丰钱币更是钱币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咸丰铸币的版别和品种,不仅超过清朝其他皇帝当政的总和,甚至可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代君王相比拟。仅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先生编写的《咸丰泉汇》中,即刊载不同版别咸丰方孔钱达4000余种之多,当代同好所藏咸丰钱币的版别和品种只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年前,国内一资深钱币藏家曾将其世家珍藏“宝福局咸丰重宝背横二十”钱币展现,笔者有幸一睹尊容。是钱大型厚重,直径46.7毫米,内穿口10.5毫米,缘厚5.9毫米,缘宽2.5毫米,重量51.2克。在众多咸丰钱中可谓独树一帜。钱文楷书,端庄精美,个性盎然,神韵彰显。缶宝红铜,笔划纤细,笔锋利净,字口深峻,文字秀挺,端庄大方,结构匀称,书体颇具山谷遗风;铜色熟旧,包浆浑厚,地张平整,边圆廓正,制作十分精良,堪称鬼斧神工,品相基本完好,只惜略有磕碰,应为试铸样钱,可谓罕见珍品。
      在中国古代铸币中,面文二十或背文二十的古钱币比较少,在面文或背文二十的古钱中,背横(钱穿左右读或右左读)二十的更少,而其中的样钱和母钱极其罕见,十分珍贵。现有研究证明,中国古代金属铸币中,最具代表性的背横二十,应是清代咸丰年间宝福局铸咸丰重宝大钱背横二十钱币了。
    
咸丰是清文宗
爱新觉罗的年号,共在位十一年(公元1851—1861年)。咸丰年间正值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高潮时期,内忧外患,民怨四起。清政府在钱币铸行上大做文章,不但利用原有炉座,而且重开、新开钱局铸钱,相继推出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种类繁多的咸丰币,将财政危机转嫁到老百姓身上。所铸钱币的复杂和混乱程度,远远超过新朝王莽时期的钱币。
     咸丰元年,清政府准备开铸咸丰通宝制钱。但由于鸦片战争以及列强的掠夺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发生,很多钱局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即使开铸,也是时开时停,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或以铁钱、铅钱代替铜钱。钱质低劣而轻小,咸丰元年规定钱重一钱二分,咸丰二年,变为一钱,即使这样,铸行时还要轻于规定重量。咸丰通宝背文满文局号有:宝源、宝泉、宝河、宝德、宝东、宝伊、宝济、宝晋、宝陕、包巩、宝苏、宝浙、宝昌、宝福、宝台、宝武、宝南、宝广、宝桂、宝川、宝云、阿克苏、宝黔等钱局所铸小平钱,铜质、大小、文字各不相同,制作粗劣简陋,形制混杂。最小的通宝形似鹅眼,重量不足1克。
      由于清朝咸丰年的军费开支大增,而税收大减,导致财政危机。当时清政府铸钱铜源主要来自云南。但因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为战争所阻隔,滇铜外运受阻,铜料来源不畅,造成铸钱用铜紧张。为了筹款继续镇压太平军,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铸大钱。《大钱图录》曰:咸丰三年,军务日滋,清饷不能继,寿阳相国权户部议,请铸当十大钱,兼增铁冶以供度支。旋推及当五十,当百钱。巡防王大臣续请铸当五百,当千两种。” “咸丰重宝始铸当十大钱,继而又开铸当五十、当百及当百以上,并令各省迅速铸造推行。咸丰重宝铸行情况十分混乱复杂,当值等次、大小轻重、铸造材质、铸造工艺、文字书体以及钱文等,各局或同一局监内铸造时也差异较大,甚至出现当值大小和钱体大小轻重倒置现象。
     
为了能迅速推行大钱,咸丰铸钱局数量上比前朝又有增加,并在原有宝源、宝泉和各省钱局外,又设立热河宝德局,江苏宝苏局再设清江浦分局,新疆喀什局,还准许克勤郡王设立捐铜局专铸大钱,已停铸的钱局纷纷恢复铸行。
江苏宝苏局处于清军和大平军对峙之地,铸行来源受阻,加上再供给军需开支,成为率先开铸大钱的省份之一,咸丰三年始铸咸丰当十钱,四年初开铸当十以上大钱。宝源局自咸丰三年八月始铸当十大钱,十月开铸当五十大钱,十一月又铸当百,当千等。大钱币制极为混乱,质地重量无统一标准,品类十分繁杂,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即达917种。咸丰大钱的当值有多种,有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当八十、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当五百、当千等。咸丰重宝当十钱的铸行最普遍,各开铸大钱的钱局都有铸行。其次是当五十,当百大钱,当五百,当千等。最大的元宝重达2.9公斤(江苏宝苏局)。币名的变化,一般通宝为小平钱,当百以下为重宝,当百以上为元宝,但有的省份并不受其约束,随性而为。咸丰大钱的钱文也比较复杂,字体有楷书、隶书、宋体等。字数少的有六字,多的十余字。铸币材料也形形色色。有青铜、黄铜、红铜、紫铜、铁、铅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咸丰大钱,它是与制钱相对而言的大额当值钱,是在当时国库空虚的形势下,由咸丰朝强制推行的币制。大钱破坏了自顺治以来的制钱制度,以少量的钱币材料,铸成当量值高出制钱若干倍的大钱投入流通,以虚钱来代替实钱造成货币贬值。同时,清政府亦滥发宝钞、官票,以解燃眉之急。于是盗铸蜂起,私钱充斥,银价日贵,通货膨胀加剧。咸丰大钱行用不久,咸丰四年便下令停铸了当千、当百、四百、三百、二百大钱,并严查私铸。大钱的铸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据《清史稿》记载,大钱当千、当百、以折当过重,最先废。当百,当五十缓废。
1859年,除咸丰当十外,其余大钱不得不停铸。所以,咸丰大钱的寿命短暂是历史的必然。
      
咸丰大钱的杂乱与短命给收藏研究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在中国古代钱币的收藏和研究中,清朝咸丰方孔大钱有着独特的地位,而在咸丰大钱中,宝福局又是独具一格的门类。一直以来,泉界公开的秘密,“福局多好钱”。这里指的就是,宝福局制造的各类方孔钱,为钱币收藏爱好者喜爱和竞逐。经考,作为福建钱局的宝福局,是清代重要的钱币铸造机构,开办于清早期顺治年间,初名“福建铸钱局”。在道光《福建通志》卷五十三《钱法志》中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开福建铸局”。雍正年间改称“福建宝福局”直至清末。清宝福局所铸计重钱币别具特色,可谓一绝。计重分肉计重与缘计重两种。肉计重即在内外廓间标明重量。缘计重即在钱币外廓上标明重量。这些肉计重和缘计重的咸丰大钱,为宝福局所独有,其他铸钱局基本没有铸造过,故比较珍贵。宝福局铸钱理念与其它局另有不同的是,基本是以精美、厚重、版式三大特征而闻名。钱体一般不吝啬铜材,铸币足重甚至个别超重。铸材以红、黄两种铜质为主,红铜更佳。形制大小依据钱值而变化。当然,宝福局也铸造过一些劣质钱币,甚至开铸过铁钱以解燃眉之急。  
     
在宝福局所铸系列大钱中,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多,但有不少版式并未正式铸行,存世仅见样钱或母钱。像背横列二十、五十大钱,即是试铸品类之一,目前国内仅发现数枚,泉界当属珍贵品种,可望而不可及。《简明钱币辞典》定为“一上”级大珍。马定祥先生曾批注;“咸丰重宝背横列二十、五十而无局名者,亦为宝福局铸。二十有青、黄铜”。其钱文书体俗称“黄山谷”体,乃福局钱之特有。背无满文,却独铭汉文纪值,数字依穿左右布局,此钱未曾流通。至今发现的仅有“二十”和“五十”两式,故称“背横二十”或“背横五十”。试样钱是闻,然难得一见。而呈样钱更是从未谋面,至今成为国内钱币界的一大遗憾。
     
五彩缤纷的咸丰大钱,在中国古代钱币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受到钱币藏家的关注。咸丰末年,既有藏家专集。清末时又有藏家编写咸丰钱币专辑,到民国时,咸丰钱收藏进入高峰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及东南亚曾经刮起一股咸丰旋风。本世纪初,国内出版的各种咸丰钱专著极大地推动了咸丰版别钱的收藏和研究。特别是近年来又受到日本、韩国钱币爱好者的追捧,极具特色的福建局及新疆各局咸丰钱特别抢手,价格一路攀升。据首席收藏网对此品种近年来的拍卖成交情况查询发现,在中国嘉德20115月春拍“日本平尾赞平古钱收藏”专场中曾拍出一枚“咸丰通宝背二十壹两五钱”,也是《咸丰泉汇》原物,直径50.8mm,美品,估价为18万至25万,最终以402500元成交。目前,为了收藏到更多版别和更好品相的咸丰钱,一些藏家已将目光转向港澳地区及海外的钱币市场,咸丰钱币的收藏将逐歩进入成熟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