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11月10日《人民政协报·春秋·奇闻异事》发文史小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知多少》(1287字)

(2022-12-16 18:31:36)
分类: 已发作品
http://www.rmzxb.com.cn/c/2022-11-10/3238794.shtml
原文:

                管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文史小语1287字)

郭良正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因一次学潮、一篇纪念文章和一任饱受争议的女校长而名垂青史。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创建于社会变革的多事之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御史黄瑞麟奏请清政府办学一事。得到清学部批复后,遂在石驸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旧址建筑校舍,历时一年建成,达到招生初步条件。

藏书家,翰林院编修傅增湘出任第一任校长。傅增湘校长在抓教育同时,也忙于政坛仕途,次年兼职直隶提学使,后升迁北洋政府内阁教育总长。

傅增湘升迁后,无暇顾及学校具体事务,校长一职频繁交替。

举人出身且赴日留过学的毛邦伟,从19197月连干三任校长(其中一任为代理),任职期间顺风得水,几无漏子出现,1922年顺利交到许寿裳手里。

许寿裳是鲁迅好朋友,对教育事业满腔热忱,就任伊始学校发展建设立竿见影,但眼见的政绩却得不到学生认可,这还不说,更甚得到学生送绰号的戏弄。这就让他感觉到还是一走为妙了。

辞职前,许寿裳思虑再三:大学名为女师,而每任校长都是男的,这是否有悖于名不副实。正好有一位两次远渡重洋,并获得教育专业硕士的杨荫榆女士归国不久,成了许寿裳交接下任校长首选。许寿裳辞职时,推荐杨荫榆继任发了“办女校最好是用女校长”感言。

19242月,杨荫榆受教育部委任,接替许寿裳任女师大校长,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杨荫榆办学理念秉承西方教育之风,管理风格过于严格保守,因几位学生不守校规被开除后,引起相当大不良反应。更由于教育界有些同仁不配合工作,对她上纲上线,而使杨荫榆悲壮的离开了她热爱的岗位。

沸沸扬扬“驱羊”运动后,当局下令停办女师大。这只是个手段,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则是原女师大的延续,继续女师大教学活动,为学生授课,这时校长是易培基。

易培基在任不长,又经过一阵折腾,胡敦复于19258月临危受命接任校长。这时女师大并未风平浪静,当校长与各方达成初步妥协后,才得以恢复女师大正常秩序。但终因当时北平并不太平,胡敦复始终未能取得与各方的共识,在难以应付复杂局势情况下, 192512月离职回上海,但史料上记载的是他任职期限止于1927年。

192512月胡敦复离职后,接任者是留法女博士郑毓秀校长。又来一位女校长,理应能够处理好师大内外事务。但郑博士是著名女革命家,她能够对摄政王载沣、卖国贼陆徵祥这样的人行刺,但对于像刘和珍这些学生则是束手无策。郑毓秀不堪女师大尴尬局面,1926年初离职,去从事她得心应手的事情了。

随时局发展,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与可能了,1931年与北平师范大学合并,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即为现北京师范大学。

从一所大学的诞生,到校长的几经更替,不难看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演变过程。这里面有真心实意的教育先驱,也有趋于仕途的政客,还有以改变社会为己任的政治家,这就很难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她的校史不长也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正是由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这短暂历史,为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提供了一所难得的教育机构,她不仅是当时中国女子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女子高等学校师资培养所,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早期职业教育师资力量;除此,也为不同政见者,提供了展示各自立场的交流甚至是交锋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