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乘法笔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2011-11-28 13:58:26)
标签:
杂谈 |
《提高小学生乘法笔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前卫路小学
一、
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如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学生出错率非常高,面对此问题,我确立了《提高小学生乘法笔算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乘法笔算计算能力。
二、
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教育目标是为儿童的全人格形成而设定的,自主参与教学满足了学生五种需求:一是满足了学生的教育需求;二是满足了学生的社会需求;三是满足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四是满足了学生的身体需求;五是满足了学生的道德需求。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创造中,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人格成长与学力发展的基础。
三、 研究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设计笔算试卷,通过答卷收集错题,分析查找影响学生笔算乘法正确率的因素。
2、通过研究,探索出提高学生笔算乘法正确率的方法与措施。
3、培养学生良好的笔算习惯,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仔细审题、分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我搜集了学生有关笔算乘法的作业,寻找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了课题。在课题实施阶段设计了各种研究方法,并设计笔算试卷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论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
我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试题问卷调查,现结合调查结果对学生在笔算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了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运算几道题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答卷情况,我认为导致笔算出错率高的原因主要有:
1、
在调查中发现,口算能力不好的学生在进行笔算时问题相对比较多,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如:45×80=3840,321×20=6410,30×17=501等。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加、减、乘、除的计算试题都是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从问卷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口算不牢固,导致一步错,后面的计算就步步错。
2、
从问卷中发现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不是很清楚,比较模糊,导致出错。如:207×39=2674,350×40=1400等。
3、
竖式计算时,学生对位值制理解不清楚,数位不能对齐如:
207
×39
1864
621
4、
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同样的式子放在笔算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计算。如:72×125。
5、
许多学生做完题,不进行验算。有些学生在验算时不能灵活运用验算的方法。通常验算的方法有:估算法、简便运算法、重算法等。在通常做题时还发现学生没有估算意识。如;调查问卷中的第四题解决问题,基本上学生都是用190×5=950,其实还可以把190看成200进行估算。
6、
许多学生自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题目抄错。如将除号看成加号;将0.93写成9.3;将58写成85,等;答案抄错。在列竖式计算时,把竖式计算的结果抄到横式上后数字就变了;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
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
7、
有部分学生看到数字比较大,计算比较复杂时,静不下心来认真计算。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加强口算的练习
口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在教学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口算练习。在口算练习中还要经常变换口算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2)重视算理的讲解。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3)
加强简便运算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可让学生熟记常用数据。计算中的常用数据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24×5=120,75×4=300 。我们平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简便计算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看和想是运用简便计算的关键。
(4)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5)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平时的作业中会发现许多学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这也是造成计算出错的原因。我们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加强学生的验算意识。验算的方法不唯一,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是比较有效地验算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运用以上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与探索,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表现在: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练习,在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准确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有的学生对计算课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一些,不再觉得课堂的枯燥了。
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让学生能正确计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养成了检查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数学成绩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成绩也随之有相应的提高。
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自身的教学经验增强了,本人对计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加快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