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如何提高小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作者姓名:尤晓群
工作单位:西安市莲湖区前卫路小学
小数除法由于计算时既要用到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又要考虑到小数点的位置变化
,所以这一章节学生出错率较高,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困惑和苦恼。那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做法,有一定的效果,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充分增设情景,为上好新课做铺垫。
在教材中,每一节内容都创设了一定的情境,然后以情境引出问题,从而探索新知。“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大多是以探索计算方法为目的而创设情境的,单从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显得略有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适当增设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情境的有效利用能为上好新课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本单元例7时,可以先从学生们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比如:师:同学们,如果到商店买签字笔,单独买一枝合算还是买一盒合算?生:合伙买一盒合算。师:为什么?生:因为通常情况下,买一盒优惠。师:如果1盒签字笔11元,3个同学合伙买,每人应付多少钱?
二、重视计算过程,提高计算准确率。
“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如果采用照本宣科,单一讲解计算法则的教法往往会使学生易学易忘。在实际运算中,正确率较低。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应重视计算过程的教学。主要体现在:1.重视教师教的过程。在教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例如,在教学12.6÷0.28=(
)时,可以将此例题与课前导入的习题相融合,从检查学生的运算结果中,发现学生的困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从而导入新课,并从学生的亲身经历中系统讲解此类习题的解法。2.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难免经常出错,对于学生出错的过程教师要予以重视。从全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应将学生易错的题型予以归类,然后逐一讲解。对于个别学困生教师可采用让其上黑板习作的方法,学困生在黑板上习作时,肯定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对于学困生所暴露的问题教师应实事求是,面向全体学生再次讲解,既解决了学困生的学之所困,也对其他学生予以了复习巩固。
三、加强验算训练,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在教学此部分内容是,加强训练学生的验算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对于学生学好“小数除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训练学生的验算能力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二是强化学生的验算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应注重:1.书写习惯的培养。在学生运算中,有相当比例的错题是由于学生书写潦草,抄写数字错误造成的,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书写的规范化。2.认真做题的习惯。在计算训练中学生做题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计算的准确程度。3.估算的习惯。在“小数除法”的教学中,移动被除数,除数小数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学生由于疏忽,通常会出错,估算可以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总之,对于“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除了运用适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外,还要重视平时的强化训练,复习巩固。只有这样才能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