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沙涌村

标签:
沙涌村马应彪纪念公园 |
分类: 中山行 |
沙涌村有很多历史古迹,宋帝遗迹、侍郎故里,镇龙阁、马应彪纪念公园等,今天去看看。
沙涌村位于中山市南区中心区,历史悠久,到现在已有800年的历史。
沙涌示意图。目前沙涌仍保留着民国初年的街巷格局,以南宝大街为主轴的"鱼骨型"街巷结构。
恒美村牌坊,上书“恒宗衍发金书载史彰人杰,美景宏收玉带環村显地灵”。
牌坊背面。穿过牌坊,左手边是恒美村,直走便是宋帝遗址沙涌村了。
恒美村牌坊左侧有一祠堂——恒美村李氏宗祠,这座宗祠于2000年修建。
恒美村是个侨乡,九成村民姓李。李氏大宗祠是恒美村民族亲拜祭、上香的场所,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集传统的祠堂、舞台演出、会堂、老年人娱乐于一体。
这便是传说中的宋帝遗迹--侍郎故里牌坊了,这牌坊不是旧迹,是后来重建的,原来的牌坊毁于上世纪60年代。据说当年沙涌村人南宋工部侍郎马南宝为救宋帝,倾尽了所有的家产,后人为表彰他的事迹,立起了这座“侍郎故里”牌坊。牌坊原由全麻青石雕塑镶嵌而成,可惜在1965
牌匾背面匾额上写着“忠义乡贤”,主牌匾写着“侍郎故里”几个大字,左右两边分别写有“白虹”和“紫电”。
过了牌坊直入右拐沿南宝大街前行几分钟便可见到“镇龙阁”,塔的顶层正面上书“沙涌”两字。这塔看来是新修的。
“镇龙阁”又名“文阁”。“镇龙”意为镇住恶龙,是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原建筑建于清嘉庆年间。
进入镇龙阁的园月门。上书:“文昌帝君保华世,厚德载物永祥和”。
塔前有休息亭,叫聚凤亭”,塔右有一个文昌阁庙,这里是村民信士休闲和祝福之地。
沿“南宝大街”继续前行,不久便是“应彪路”,这路是以百货先驱马应彪来命名的。
楹联:“沙留帝迹异卉草绵应是绿肥红瘦”、“涌慰民心奇花要眇彪公望重德高”。
“马公纪念堂”——南源堂先施公司创始人、民族工商业巨子、爱国爱乡华侨马应彪先生的私宅。
马公纪念堂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免费参观。
马公纪念堂建筑群,由三栋建筑构成。该建筑群始建于1923年,是当年先施百货公司老板马应彪为纪念先父马在明,以及自己"老来安居家乡"而建。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620平方米,包括仿罗马穹顶式的两层建筑"一元堂",仿英钟楼式的三层建筑
大门正对着的建筑是一元堂,是一栋两层楼的意大利风格建筑,是马公应彪先生祭拜祖先的祠堂,现在又是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原本是为纪念马应彪的父亲而建,陈设了与其相关的物品。
“一元堂”的由来,相传是为激励后人勤奋、努力,寓意“一块钱也可以发达”。"一元堂"一楼正厅陈列着马公雕像、碑志及马公与昔日沙涌公园、幼儿园的珍贵影照等历史照片和文字记载。
这栋房子现已辟为沙涌老人活动中心。内设文娱室、阅览室、影视室等。一楼是麻将室,二楼则是供村内老人唱戏、表演之用。
"在明亭",这座中式重檐、八角的凉亭则是借用了父亲“马在明”的名字。
“在明亭”一侧。
花园的右边是沙涌先施学校,是马应彪先生专门为当时村中的妇女儿童设计建造的学习场所妇幼院,因为其主要的作用是为村里的妇女、儿童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故此学校就称为:妇幼院。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妇幼院的教具都从香港购置,堪称当时农村里设备最齐全的妇女学校,也是当时中山农村最早的妇女学校。如今已经成为沙涌村的幼儿园。
庭园景观。
花园内立有马应彪塑像。石座为沙涌乡亲马乐山先生捐资建造,马乐山有“史努比中国爸爸”之称彪公头像由他亲自设计制作,”中国百货业先驱“几个字为欧初先生所题。
花园小景。
花园左边是南源堂,是一栋仿英钟楼式的三层建筑
南源堂的取名是马应彪先生从马健南、马健源两个孙子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来为自己的住所定名,这便是“南源堂”的由来。
南源堂外景。
公交线路:若从珠海市区前往,先坐珠海公交至华财古玩城,然后转乘中山211路公交至恒美下车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