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中山詹园(上)

(2014-10-11 14:18:06)
标签:

中山詹园

黄远新

分类: 中山行

中山詹园虽然不属广东四大名园,但非常值得一去!而且从珠海去,可以坐公车,省钱!

游中山詹园(上)

中山詹园,又名中山大宅门,坐落于中山市南区北台村,是目前岭南地区最大的私家古典园林。詹园占地百亩,是由詹园主人黄远新亲自设计、并从苏杭征调数百名园林能工巧匠历时五年共同建成。詹园主人的初衷,是为母亲建造一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故最早的詹园,即现在的詹家后院,是詹家上下尤其是詹老太太的饮食起居之地;老太太搬离之后,里面的生活器具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成为詹家家史的真实见证。为了彰显严爱、永志慈恩,园主以父亲名命桥名,以母亲姓冠詹园。又专辟一处设立了《孝道馆》,彩绘《二十四孝图》就悬挂其内。今日的詹园已逐渐形成“一山一水一庭园、亦诗亦画亦休闲”的珍贵艺术景观(网摘)。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满大,我在里面转了六个多小时仍觉意犹未尽。且这里人不多,很清静。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门票:全票60元/人。70岁以上中山户口长者免票;1.1米以下小童、现役军人、残疾盲人免票。

1.1至1.4米的小童,60岁以上长者半票30元。

游中山詹园(上)
交通:从珠海市区出发,可乘公交至华财古玩城,再换乘中山211路至詹园站下车。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南门匾额: 雍容暇豫。对联:香木傍檐檐映北溪绿水,佳儿在目目满南粤青山。园门牌匾上是庄主亲笔书写的“詹园”墨宝。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正门背面匾额: ※客如云。对联:妙悟何妨三击掌  壮游难得是回※。

游中山詹园(上)
屋顶特写。

游中山詹园(上)
进入大门后的第一座建筑“影壁”。影壁,又称照壁,古代称萧墙。它起到阻隔空间,屏蔽正堂的作用,据说可以阻挡外魔,驱逐内邪。游中山詹园(上)
影壁中央镶嵌有正方形传统题材砖雕“天官赐福”,其两侧砖雕为双龙戏珠及双凤对舞的吉祥图案。影壁前装饰有石雕的鱼缸,配有盆景,影壁两端各有一石狮,这对石狮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游中山詹园(上)
石雕鱼缸。据说大户人家及士大夫阶层在庭院之中摆放此物,以昭示富贵吉祥和调节风水。又鱼缸放在院内还有承接雨水的作用,有接受上天赐福的意思。这个鱼缸的内沿上部雕刻有一篇楷书短文:“水之为物也静------鱼之为物也动------”。游中山詹园(上)
砖雕“天官赐福”。

游中山詹园(上)
吉祥的景致前先小影一张。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全景导游图。整个詹园景区以北溪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是北面的两倍,我将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来叙述,南面景区两篇,北面景区一篇。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美景多,拍片时总担心相机不够电,所以之前子弹要准备够。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虽属新建,但里面有好多园主搜集来的旧物,石梁砖瓦,处处布满了历史的沧桑。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窗雕。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前院一角。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詹园第一进院落主建筑“颐德堂”——“舜帝宝殿”,是全园中体型最高大的建筑。

舜帝宝殿:前排对联:日月星灿光华圣启  天地人和德自舜明。

后排对联:山清水秀春常在  人寿年丰福无边。

游中山詹园(上)

殿内居中供奉的是身穿衮服、头戴冕旒的“舜帝”坐像。

匾额: 百善孝为先。对联:大德垂千古  舜恩泽四方。
游中山詹园(上)

“颐德堂”大殿两旁的牌匾。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福、禄、寿”。


游中山詹园(上)
通往“暖春阁”的走廊。


游中山詹园(上)
第一进院落的西厢房“暖春阁”。此处是园主接待客人聊天之处。

前排对联:暖风入阁瑞祥日 ,飞燕来庭如意春。

后排对联为:铁笔能书千家号,刀工可琢万户名。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暖春阁内展示有数幅书法作品。

游中山詹园(上)
颐德堂左前方的“行运吉祥树”和'沙狮"。

据说以顺时针方向绕幸运树走一圈,可走出一个好运来。
游中山詹园(上)
暖春阁旁紫薇树,树龄在500年以上,是詹园的“行运吉祥树”。此树的花期达白日之久,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红”。在它的周围有一圈小石狮,守卫着幸运树。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园内石雕。


游中山詹园(上)
石雕指示牌。
游中山詹园(上)
红砂石缸。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天人合一(会心门)

 

游中山詹园(上)
据说从廊、亭之间向“会心门”望去,会有一个立体的“合”字展现在眼前,正是“天人合一”。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小雅阁”。此处是仿过去小姐居住的“绣楼”而建,故名“小雅”。此处也是小姐们抛绣球挑选白马王子的场所。

游中山詹园(上)
小雅阁南面。 

 

游中山詹园(上)

从小雅阁往下看到的风景。

 

游中山詹园(上)
“姻缘桥”,它与前面的“小雅阁”相呼应,站在小木桥上可以看到小姐绣楼上的花窗。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小雅阁的下层为穿堂门,门额曰:“别有天”。

游中山詹园(上)
浮刻砖雕“凤凰起舞”。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小雅阁一层的漏窗,是园主从民间收集。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十二生肖石雕塑像。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十二生肖塑像西门外为紫薇岛,其内种植有数十株古紫薇树,树龄在300年以上。
游中山詹园(上)紫薇岛共种植有108棵紫薇,紫薇花期长,可长达百日之久,故又名“百日红”。每当盛开花期,可以看到“花从树上纷纷落,人从花底双双来”的香艳场面。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财路”,是沿河修建的一条走廊。这种走廊称为“半廊”、“倚水廊”。

游中山詹园(上)“财路”的南面靠墙,墙寓意着靠山,墙上的窗户全是石雕的金钱形镂花窗,也称福寿双全窗;走廊北面倚水,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财”,水边栽着钱串柳,又称“摇钱树”,意为用摇钱树将墙上的钱串起来,故此廊名为“财路”。

游中山詹园(上)
“福寿双全”窗。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一角亭”。一根石雕盘龙柱支撑着角亭,柱下有水池,使建筑的死角有了生气。

游中山詹园(上)
整个园区建有六亭,从一角到六角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游中山詹园(上)
石雕盘龙柱。一角亭下藏一龙柱(石雕)叫藏龙。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过“姻缘桥”,前面便是“孝道馆”。游中山詹园(上)
孝道馆”为詹园五大建筑之一馆内四壁悬挂的是园主人请当地画匠绘制的二十四孝图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门联:千秋青史传孝道  寸草丹心报春晖。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内紫薇树。因展室没有开放,未能进内一看。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游中山詹园(上)
石雕屋顶

游中山詹园(上)

“孝道馆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山墙顶部是徽派建筑中可以阻挡火势蔓延又能美化形象的封火墙。因其形状酷似马头,又称马头墙,封火墙层层迭起,也称步步高升墙”。游中山詹园(上)
孝道馆屋顶。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游中山詹园(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2v1yr.html

 

游中山詹园(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2v239.html

 

 

 

 附:黄远新与他的“詹园情结"

 

       从没有学过专业设计,但黄远新却完成了中山詹园的设计工程。

       2005年1月,在中央电视台节目中,中山詹园击败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众多强劲对手,与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北京颐和园一道走入了“世界第一导游”———美国前纽约旅游局局长蒂姆赛国的视野。黄远新与他的詹园,都令人印象深刻。

      1998年,黄远新在中山的北台村为父母建了一座别院,想让二老颐养天年。这座园后来成为詹园的一部分。当时因为园建得好,来参观的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架一座桥到对岸吧,可以成为一个景点。本想退休归养的黄远新,因为这一席话,开始了他十年的园林梦。

       2000年,没有学过园林专业设计、从小在城市长大且不爱园林、中学也没毕业的黄远新,拉着几十名从苏州聘请来的园林建筑师傅,凭借着自己心中自然的丘壑,开始了对新园一砖一瓦的垒砌。
     “三年时间里我几乎都泡在这个园子里。”黄远新回想起三年建园的经验,仍记忆犹新。园林设计以苏州园林为基础,古雅的青砖、白墙、石路配上绿树繁花。黄远新建园,打破旧有框架,采用先植古树后建瓦房的原则,顺天势地势树势建园内建筑,使景与园浑然天成,仿佛百年老园的模样。
     “我与苏州来的师傅们,几乎每天都不断有创造的火花碰撞出来。”没有学过园林设计的黄远新,自然没有条条陈规的束缚,在园子里他设计了从一角到六角的多款亭台楼阁。这些打破常规、奇思妙想的设计,也几乎只有自称“喜欢特别的东西”的黄远新才敢想、敢做。
       除了设计园子、建园子,老黄还跑到湖南、江西、海南、三峡库区的地北天南之地,到处采购古树、古物。现在,建好的詹园内,建筑物多取材于民间古旧材料,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我能把园子建得这么好,只凭‘认真’二字。”黄远新欣赏一句话,“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也正是这种认真执著的精神,使得他从无到有,从小到宏大,在中山建起了一座媲美苏州古园的新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五桂山穿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