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和平的小围脖
和平的小围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07
  • 关注人气:1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乡桥头村

(2014-09-29 11:52:51)
标签:

古村游

三乡桥头村

小琅环

分类: 中山行

”喜欢访古寻幽的,三乡无疑是胜地“——网友说。
三乡桥头村
确实,走进三乡古村落,会感受到浓浓的明清气息,很多古建筑都带着明清时代的印记。

 

三乡桥头村
村中的祠堂、庙宇、古树、闸门,承载着纯朴的乡风习俗和浓厚的乡土文化,让人感受到古老而沧桑的久远年代。

三乡桥头村
桥头村示意图(村委会门口拍到)。来三乡游古村,圩仔、乌头村、桥头村三处可以一起扫,如果体力好,再把小琅环公园也干掉。
三乡桥头村
桥头村口大榕树。


三乡桥头村
桥头村虽然不大,却有一间目前三乡现存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岭南祠堂代表——桥西郑公祠。
村委会旁边并排矗立着几座祠堂,前地相当开阔。

三乡桥头村
祠堂前面有一池塘。据说古代村落选址,要考虑“倚山、环水、面屏”几个要素,桥头村也是。

三乡桥头村
桥西郑公祠是最古老的祠堂,据说这间祠堂的主人,是三乡郑姓的老祖宗,三乡镇中90%以上的人都是他的后裔。
三乡桥头村
据说祠堂于明清时代修建。祠堂的墙上记载了郑姓人家是如何迁入桥头村的,现在还有完整的族谱可查。但大门紧锁,没能进去。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桥西郑公祠的两旁,还各有一间祠堂与之连成一体,成为较为壮观的建筑群。

三乡桥头村
右边这座是岚桥郑公祠,现为桥头村老年活动中心。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岚桥郑公祠的一面墙身用蚝壳砌成,虽经岁月风雨,现今依然保存完好。


三乡桥头村
惊叹那“蚝壳墙”的神奇:古时,蚝壳墙多半出现在众人景仰的祠堂或有钱人家的宅院里,不仅具有防盗、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
三乡桥头村
穿过这条巷(上巷),那边还有一座祠堂。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位于上巷的“双池郑公祠”。

三乡桥头村
“人瑞里”闸门是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人瑞里街”的意思,是说这条街的人很长寿。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转了一圈过来,岚桥郑公祠——桥头村老年活动中心的门开了,进去看了看。这里还有个“乐雅曲艺社”。问阿叔“什么时候演出”?阿叔说“晚上才演“,啊!啊!那就看不成洛!

三乡桥头村
很专业认真的赶脚啊!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看“三乡故事”节目介绍,当年大批三乡人到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务工,用今天难以想象的艰辛,书写了一段五味俱全的华侨史。在今天的三乡,这段历史的影响依旧可见:华侨投资的工厂以及捐资修建的公路、医院、学校随处可见,而在村落深处、小巷尽头,一座座韶华不再的空屋碉楼,无声地诉说著那些远去的往事。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村里有公共自行车,你可以租辆车在村中转悠或沿绿道骑行。

 

三乡桥头村
不时可看到从村中穿行而过的骑行者。

三乡桥头村
村头池塘。

 

三乡桥头村
位于麦园下街的”武庙“。

三乡桥头村
村口的土地庙。

三乡桥头村

沿这条路前行,著名的桥头学校就在前方。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再往前,穿过麦园下街,一座新修的桥头祖庙展现在眼前。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曾经的桥头祖庙留下的石碑石柱。


三乡桥头村

三乡桥头村
再过去就是小琅环公园了 (相关介绍请看链接)。


三乡桥头村
桥头村交通:中山607、611、603路至三乡市场下。

 



相关链接 :

 

中山行:青青小琅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1gpwf.html

 

寻访古村落:三乡乌石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2v1fy.html

 

寻访古村落:三乡圩仔正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2v1e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乡乌石村
后一篇:白莲洞公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