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朗南塘村

(2014-09-02 14:06:06)
标签:

古村游

南朗南塘村

分类: 中山行

喜欢古村游,喜欢看老房子、老建筑、喜欢那种古朴、自然、沧桑的感觉。今天去南朗南塘村。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村口的南塘候车处,这里有公车站呢。

南朗南塘村
从珠海去往南塘村的公车路线:先从珠海市区坐10路至下栅检查站,然后换乘中山12路,再到榄边村乘坐中山023路即到南塘村。
南朗南塘村
下了公车就是进村大道。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的进村路叫南塘路,村民称之为“继泽大道”。

 

南朗南塘村
路口候车亭内有碑记:“继泽”二字取自于其捐建人简继泽。南塘旅美华侨简继泽先生于1986年慷慨捐资港币10万元,兴建进村的水泥大道、石基、抽水渠、候车室等系列工程,以便于村民往返村内外。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有人口600多人,八成姓简,而从该村走出去的华侨及其后代,已经超过1000人。简氏在村里是大姓,关于简姓,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明末年间村人简墨出言成章。朝廷重臣何阁老要招聘名师教导儿子,于是用自己的姓氏“何”字出了一句上联:“人口添丁(何字),天下生成何阁老”。许多读书人都对不上,空望侯门兴叹,简墨得知,想出了下联:“竹门入日(简字),太阳拱照简先生”。这样,简墨就成为何阁老的家庭老师了。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至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最早为北宋年间简氏古峰公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而来。简氏宗祠有对联说“世系溯南雄,家风开赵宋”。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位于南朗东北部,前临丰阜湖,其他三面环山,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南塘村是弯月形,三面有山,前面是田野,村里的房子排成三行,命之曰上街、中街和下街。为了防盗抢,南塘人曾经用青砖砌起一道围墙,由南面横过东北面,将村落包围起来。”老幼勤耕种,历代出科举。”是南塘村的真实写照。
南朗南塘村
通过“南塘”牌坊,是一个农村小公园。

 

南朗南塘村
公园里这棵古榕树令人眼前一亮。村民阿姨介绍说,这棵榕树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南朗南塘村


南朗南塘村
公园里有两座亭子,一为“祥和亭”。

 

南朗南塘村
亭联为:“休憩步凉亭妙言论古,安闲临雅座笑语谈金”。

南朗南塘村
二是“怀乡亭“。


南朗南塘村
亭联是:”十里家园添锦绣,一亭花木注深情“。


南朗南塘村
这个小公园名”武侯公园“,公园门上书:”建设园亭辉梓思,装潢公苑纪乡侯“。


南朗南塘村
公园门的另一侧,上写”功勋留西蜀,花木俏南塘“。

 

南朗南塘村
村头的仁和亭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亭。据载,仁和亭始建于光绪十年,距今已800多年,是南塘村当时的“金山客”返乡捐资兴建。这古亭已经是村里“凉亭”的代言。虽然经过几番修葺,但仁和亭的支柱依然是当时的石柱,寓意鱼米丰收、人丁和谐的对联依然在石柱上清晰可见。仁和亭自建成后就成为村民聚首聊天、游客停踪之地。1992年修葺时,在凉亭内增加了石桌椅。南朗南塘村
亭内刻有诗词,其中一首是:“南塘无处不春风,四周山水连贯通,前临丰阜湖广阔,背靠烟管气势雄。左借白米为屏障,右有丹山护村庄。祖籍相传八百载,居旅内外乐融融”。

南朗南塘村
在这里和村民聊起了天,一村民问到:“靓女,从哪里来“?我说:”珠海“。"喔!是讲普通话的啊!(南塘村)靓不靓啊“?我说”靓!靓”!确实是这样,南塘村的确很靓!
南朗南塘村
如诗描述,南塘村背靠烟管山,左揽石船头,右倚丹头山。有说丹头山在南塘村的地位,就类似于五桂山之于中山的意义,人们常用“桂山岐水”来指代中山,南塘人则把丹头山写入了祠堂,简氏大宗祠(另述)大门对联即是“经传漆壁,秀毓丹山”。

南朗南塘村
村头还有一个小公园,村民在这里聊天、玩牌。

 

南朗南塘村
公园名为“锦荣公园”。


南朗南塘村

 

南朗南塘村

南朗南塘村
后得知,南塘村还有一处历史遗迹,位于村口山坡上的南塘学校,建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当年旅美华侨简文成号召海外南塘乡亲、侨民共同捐资兴建。南朗南塘村南塘学校正门两旁镂空雕刻着“国家基础”“则在教育”。1921年,随孙中山革命的简崇光回乡创办该校并任校长,孙中山题“朴诚勇毅”。1934年旅美华侨简永成捐资并寄回图纸建成该校。这次因为不知道错过,以后找时间再去拜访。
南朗南塘村
 南塘村是珠三角古村落的缩影,古朴和现代并存。

 

 

 

 

相关链接: 寻访古村落:南塘村简氏大宗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f18ca50102v0ba.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乡古鹤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