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左步村

标签:
左步村古村游中山南朗 |
分类: 中山行 |
左步村位于中山南朗镇,建于明永乐年间。三姓鼎立名人辈出。左步村是孙中山的祖居地,也是著名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和革命家欧初的家乡,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名人文物和珍贵的特色建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她,是中山古村落之一,秀丽、恬静、古朴。今天,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
像大多数中山的村落一样,进村的路口都有一个村落牌坊,村口石碑“临左步”。村口的指示牌则明确地告诉你来村中可以看到什么。
左步村牌坊。
“左步村委会”,后面是“左步人文历史馆”。
五一独自一人去了左步村,此时我正趴在围栏上拍照,过来了两位村民阿姨,她们得知我来左步村参观,很高兴地的为我打开了展馆大门。
左步人文历史展馆由南朗镇政府于辛亥革命百年时兴建。孙中山的祖居地、清末特色建筑、古旧街巷众多,名人辈出,左步村很有故事。
展览馆内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介绍村史、名人故事等。村里有人口一千二百多人,三百九十多户,主要为欧、孙、阮三大家族。左步古称“左溪”。左步村有三大姓,村西是欧姓族人的聚居地、村中是孙姓人家、村东多阮姓。该村三姓鼎立,多姓共处。关于左步村姓氏的构成,村名歌《东乡歌》有唱:"左步头阮氏,欧家与姓孙,杂姓人家多,烟户并相连",而村里的许多景致,也与"三"有关,如三寺庙、三故居、三姓大祠堂。
民国时期孙中山返乡时曾到此。明代孙姓在此定居作为左步村的大姓之一,孙姓始祖于明代洪武初叶,自东莞上沙来此定居,因地制宜,辟荒滩为良田,开河道贩运缸瓦陶瓷,克勤克俭,置宅置庄,迄今已600余年历史,子孙繁衍二十余代。
左步孙、欧、方三姓堪称中国工矿业近代化先驱。方举赞与孙英德合办的发昌机器厂为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欧庚祥曾任粤汉铁路总理。
左步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
看毕展览,顺道进村。村中古树低头吟唱着故事,带我们走进古街旧巷,走进村庙,走进这片历史的遗珠。
左步村村口是欧氏宗祠,宗祠前面是一个小广场。祠堂前面的广场是村民休憩、运动的地方。
三姓大祠堂之一“欧氏大宗祠”。村子主要有三姓:欧、孙、阮,各有宗祠,而又各出了些人物。
解放前最有名的是打游击的欧初,其解放后做到了广州市委书记。
欧氏大宗祠为村中比较大的一个宗祠,这祠堂最早建设于清代,2001年进行了重修,镶嵌在墙上的碑铭里说:"欧氏大宗祠,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宣扬革命的场所"。原来,广州出生的村人欧初,在18岁回到老家参加抗日,沦陷期间,欧初曾带上他的战友,经常摸黑抄小路从五桂山根据地来到欧氏大宗祠,乡亲们从家里搬来小木凳坐在祠堂后座,有的就坐在天井周围的石级,有的战士们与席地而坐的乡亲促膝谈心,倾听村民反映日伪在南朗一带的动静。
欧氏大宗祠现为左步村老人娱乐中心。
那正是:一姓一祠堂间间有风云,祠堂依然古韵悠悠。
原是左步的海边闸门,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常在此间出入。1894年,孙中山把他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命名为“兴中会”。
双壮孙公祠,左步村孙姓祠堂。大漫画家方成(原名姓孙)的祖籍就在这里。双壮孙公祠,建于清末民初年间。这里是孙氏家族祭拜祖先、举行庆典的地方,。该祠堂自20世纪60年代起改作他用。
“孙文谒祖门”。孙中山的祖居在这里,孙中山的故居在几公里外的南朗翠亨村。孙中山1912年曾回此探望宗亲。1993年左步孙氏修建新祠堂,设立“孙文谒祖门”。当年孙中山先生祭祖并留影的宗祠,在上世纪50代被拆。建起的一座砖瓦结构的旧学校,如今旧校舍也被废弃。1992年初,孙氏族亲为了纪念先祖和孙中山,发起重建。海内外乡亲自愿乐捐,在村中的一块空地上动土。二年后建成一座有天井、前后堂、凉亭和庭院,款式有别于古祠的新纪念祠。1993年1月3日竣工,命名为"孙文谒祖祠"。可惜门未开,未能进去参观。
孙文谒祖门,孙中山的祖居在这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祭祖而建的瞻祖亭。原来孙中山的父亲是左步人。1912年5月28日孙中山偕夫人卢氏等30多人回左步谒祖,是日,孙中山从轿里走出来,在欢乐的八音鼓乐声中摘下白草帽向周围的群众挥手致意。继而,孙中山一行踏着村内黄泥沙石路,经过建在孙家人口最集中地段的两座相距3丈6尺的中兴里闸门而进入孙氏宗祠参加谒祖仪式。
再过来就是三大祠堂之一的阮氏大宗祠,阮氏大宗祠建于清代,1988年重修,保留了当地清代祠堂的建筑风格。该祠现为左步村老人娱乐中心,村民多在此办酒席,举办喜事活动。
“阮氏大宗祠”——左步村阮姓的祠堂,看起来最为古旧。阮姓是左步村的一个大姓,村中保存有阮氏宗祠。阮氏宗祠没有孙氏、欧氏的祠堂那么大气,看起来略显陈旧,据说阮玲玉在上海声名鹊起时,阮家祠堂也曾香火鼎盛。
武帝庙影壁墙,上有《安居乐颂》,描绘的是一幅左步村现状图:"山环水抱左溪居,童稚欢娱叟烁然。白鹤舞停高处宿,青松劲似老来坚。百年路政思尽瘁,一座宗祠仰大贤。去国乡愁情更怯,归家几度梦犹牵。"
不知这里是否阮玲玉祖屋,问了几个村民,也没打听清楚。在这里已经很难寻访到阮玲玉曾经留下的印记,若想寻访佳人之片羽,只有漫行于老巷里、水井边和榕树下,于想象里寻踪。
孙文谒祖门旁边是座小小的天后宫,处于村中间的位置,面积最小,但香火却很旺。据说左步村华侨很多,孙姓几乎每户都有人在国外,现在村里人也很多外出打工,外面的游子成了村里人最大的牵挂。乡亲们用红纸寄托心愿,祈福亲人"出门平安"、"海外顺利"。
村子尽头的武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武帝庙的砖雕、泥塑、木雕、彩画堪称民间工艺精品。
武帝庙在村尾,风水林下,有一道侧门通往山上。
村子最后一道闸门——启明门。“启明门”是关帝庙的山门,同时又是通往左步后门山的门,门外既是风水林。从门外往村里看,可以看到旁边的武帝庙。
与关帝庙呼应的是村西的北极殿(北帝庙)。北极殿占地面积最大,历史最为久远。这个寺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光绪年间重修。
地基是大麻石。正门的对联是"道握天枢静,灵昭地轴新",门楣处是"竹林七贤图",画里的嵇康、阮籍一帮人正在野外下棋饮酒好不欢乐。走进殿内,是一座石刻屏风门,穿过屏风,才见正殿供奉的玄天上帝。
建于1965年的左步小学,如今已经荒废,墙上的五星和数字浮雕留下了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印记。
屋檐下有红五星和“人民万岁”的字样,莫非这里是当年解放军或党组织办公的地方?
古朴风貌透着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