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左步村

(2014-05-06 18:06:39)
标签:

左步村

古村游

中山南朗

分类: 中山行

左步村位于中山南朗镇,建于明永乐年间。三姓鼎立名人辈出。左步村是孙中山的祖居地,也是著名影星阮玲玉、漫画家方成和革命家欧初的家乡,至今仍保存有大量名人文物和珍贵的特色建筑。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她,是中山古村落之一,秀丽、恬静、古朴。今天,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

走近左步村
像大多数中山的村落一样,进村的路口都有一个村落牌坊,村口石碑“临左步”。村口的指示牌则明确地告诉你来村中可以看到什么。
走近左步村
左步村牌坊。

走近左步村
“左步村委会”,后面是“左步人文历史馆”。

 

走近左步村
五一独自一人去了左步村,此时我正趴在围栏上拍照,过来了两位村民阿姨,她们得知我来左步村参观,很高兴地的为我打开了展馆大门。
走近左步村
左步人文历史展馆由南朗镇政府于辛亥革命百年时兴建。孙中山的祖居地、清末特色建筑、古旧街巷众多,名人辈出,左步村很有故事。

走近左步村
与奶奶合影。

 

走近左步村
展览馆内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介绍村史、名人故事等。村里有人口一千二百多人,三百九十多户,主要为欧、孙、阮三大家族。左步古称“左溪”。左步村有三大姓,村西是欧姓族人的聚居地、村中是孙姓人家、村东多阮姓。该村三姓鼎立,多姓共处。关于左步村姓氏的构成,村名歌《东乡歌》有唱:"左步头阮氏,欧家与姓孙,杂姓人家多,烟户并相连",而村里的许多景致,也与"三"有关,如三寺庙、三故居、三姓大祠堂。
走近左步村
民国时期孙中山返乡时曾到此。明代孙姓在此定居作为左步村的大姓之一,孙姓始祖于明代洪武初叶,自东莞上沙来此定居,因地制宜,辟荒滩为良田,开河道贩运缸瓦陶瓷,克勤克俭,置宅置庄,迄今已600余年历史,子孙繁衍二十余代。

走近左步村
左步孙、欧、方三姓堪称中国工矿业近代化先驱。方举赞与孙英德合办的发昌机器厂为中国的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欧庚祥曾任粤汉铁路总理。
走近左步村
左步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丰富。

走近左步村
在参观记录上留名。

 

走近左步村
看毕展览,顺道进村。村中古树低头吟唱着故事,带我们走进古街旧巷,走进村庙,走进这片历史的遗珠。走近左步村

左步村村口是欧氏宗祠,宗祠前面是一个小广场。祠堂前面的广场是村民休憩、运动的地方。
走近左步村
三姓大祠堂之一“欧氏大宗祠”。村子主要有三姓:欧、孙、阮,各有宗祠,而又各出了些人物。
解放前最有名的是打游击的欧初,其解放后做到了广州市委书记。 "欧氏大宗祠"在村口位置,名称为欧初题写,是二开间二进的布局,青砖石柱大木梁,古朴而气派。

走近左步村
欧氏大宗祠为村中比较大的一个宗祠,这祠堂最早建设于清代,2001年进行了重修,镶嵌在墙上的碑铭里说:"欧氏大宗祠,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宣扬革命的场所"。原来,广州出生的村人欧初,在18岁回到老家参加抗日,沦陷期间,欧初曾带上他的战友,经常摸黑抄小路从五桂山根据地来到欧氏大宗祠,乡亲们从家里搬来小木凳坐在祠堂后座,有的就坐在天井周围的石级,有的战士们与席地而坐的乡亲促膝谈心,倾听村民反映日伪在南朗一带的动静。

欧氏大宗祠现为左步村老人娱乐中心。走近左步村
那正是:一姓一祠堂间间有风云,祠堂依然古韵悠悠。

 

走近左步村
树荫环抱,古榕参天。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祠堂左边现在为欧姓家族聚居地。


走近左步村
村中的老宅,古朴陈旧。


走近左步村
那时候留下的字迹“国富民强”仍清晰可见。


走近左步村
“气象维新”。

走近左步村
“左步侨联会”。

 

走近左步村
曾经被左步人炫耀过的9座闸门中仅存的中兴里闸门。

 

走近左步村
原是左步的海边闸门,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常在此间出入。1894年,孙中山把他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命名为“兴中会”。

走近左步村
双壮孙公祠,左步村孙姓祠堂。大漫画家方成(原名姓孙)的祖籍就在这里。双壮孙公祠,建于清末民初年间。这里是孙氏家族祭拜祖先、举行庆典的地方,。该祠堂自20世纪60年代起改作他用。

走近左步村
“孙文谒祖门”。孙中山的祖居在这里,孙中山的故居在几公里外的南朗翠亨村。孙中山1912年曾回此探望宗亲。1993年左步孙氏修建新祠堂,设立“孙文谒祖门”。当年孙中山先生祭祖并留影的宗祠,在上世纪50代被拆。建起的一座砖瓦结构的旧学校,如今旧校舍也被废弃。1992年初,孙氏族亲为了纪念先祖和孙中山,发起重建。海内外乡亲自愿乐捐,在村中的一块空地上动土。二年后建成一座有天井、前后堂、凉亭和庭院,款式有别于古祠的新纪念祠。1993年1月3日竣工,命名为"孙文谒祖祠"。可惜门未开,未能进去参观。

走近左步村
孙文谒祖门,孙中山的祖居在这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祭祖而建的瞻祖亭。原来孙中山的父亲是左步人。1912年5月28日孙中山偕夫人卢氏等30多人回左步谒祖,是日,孙中山从轿里走出来,在欢乐的八音鼓乐声中摘下白草帽向周围的群众挥手致意。继而,孙中山一行踏着村内黄泥沙石路,经过建在孙家人口最集中地段的两座相距3丈6尺的中兴里闸门而进入孙氏宗祠参加谒祖仪式。

走近左步村
“南福里”。


走近左步村
再过来就是三大祠堂之一的阮氏大宗祠,阮氏大宗祠建于清代,1988年重修,保留了当地清代祠堂的建筑风格。该祠现为左步村老人娱乐中心,村民多在此办酒席,举办喜事活动。

走近左步村
“阮氏大宗祠”——左步村阮姓的祠堂,看起来最为古旧。阮姓是左步村的一个大姓,村中保存有阮氏宗祠。阮氏宗祠没有孙氏、欧氏的祠堂那么大气,看起来略显陈旧,据说阮玲玉在上海声名鹊起时,阮家祠堂也曾香火鼎盛。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阮氏大宗祠”前地。

 

走近左步村
武帝庙影壁墙,上有《安居乐颂》,描绘的是一幅左步村现状图:"山环水抱左溪居,童稚欢娱叟烁然。白鹤舞停高处宿,青松劲似老来坚。百年路政思尽瘁,一座宗祠仰大贤。去国乡愁情更怯,归家几度梦犹牵。"

走近左步村

不知这里是否阮玲玉祖屋,问了几个村民,也没打听清楚。在这里已经很难寻访到阮玲玉曾经留下的印记,若想寻访佳人之片羽,只有漫行于老巷里、水井边和榕树下,于想象里寻踪。

走近左步村
孙文谒祖门旁边是座小小的天后宫,处于村中间的位置,面积最小,但香火却很旺。据说左步村华侨很多,孙姓几乎每户都有人在国外,现在村里人也很多外出打工,外面的游子成了村里人最大的牵挂。乡亲们用红纸寄托心愿,祈福亲人"出门平安"、"海外顺利"。
走近左步村
村子尽头的武帝庙(关帝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武帝庙的砖雕、泥塑、木雕、彩画堪称民间工艺精品。

走近左步村
武帝庙在村尾,风水林下,有一道侧门通往山上。

走近左步村
村子最后一道闸门——启明门。“启明门”是关帝庙的山门,同时又是通往左步后门山的门,门外既是风水林。从门外往村里看,可以看到旁边的武帝庙。
走近左步村
与关帝庙呼应的是村西的北极殿(北帝庙)。北极殿占地面积最大,历史最为久远。这个寺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光绪年间重修。走近左步村
地基是大麻石。正门的对联是"道握天枢静,灵昭地轴新",门楣处是"竹林七贤图",画里的嵇康、阮籍一帮人正在野外下棋饮酒好不欢乐。走进殿内,是一座石刻屏风门,穿过屏风,才见正殿供奉的玄天上帝。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村尾古树。


走近左步村
“六角亭”。

走近左步村
“水塘”。

走近左步村
到处是古榕树。

 

走近左步村
这房子上有“X峰针织厂”字样,不知原来是干么用的。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里面空空如也。

 

走近左步村
建于1965年的左步小学,如今已经荒废,墙上的五星和数字浮雕留下了上个世纪那个年代的印记。

 

走近左步村
原来的教室吧。

 

走近左步村
“欧初祖居”——中共左步村支部活动旧址。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福寿”、“康宁”。

 

走近左步村
“和平世界”。


走近左步村
在村里见到的唯一一座碉楼。


走近左步村
屋檐下有红五星和“人民万岁”的字样,莫非这里是当年解放军或党组织办公的地方?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在村里漫无目的的乱窜,随见随拍。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石板路。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古朴风貌透着历史沧桑。


走近左步村
像这样的空屋很多。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村景。

走近左步村
老人与狗。

 

走近左步村
烟囱。

走近左步村
小径。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屋顶、喵咪。

走近左步村
这是什么?

走近左步村
长腿仙人掌。。

走近左步村
大娘、猫咪。


走近左步村
“立马千山小,迎春万木荣”。

 

走近左步村
归来的路上。

 
走近左步村
田园风光。

 

走近左步村



走近左步村
公交路线:珠海下栅坐中山公交12路到南朗镇下,步行2、3公里即到。或者打摩的进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