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脑背山——看大风车!

标签:
珠海横琴脑背山户外 |
分类: 爬山记 |
户外的人气很旺,今天去横琴脑背山的依然有六十多人。这次穿越的主要风光就是立于山脊的数十座大风车。还有下山点选择在三叠泉,这点也很吸引我。三叠泉公园已于去年关闭,我今年6月份的时候偷跑进去,上到景区石阶路尽头就下来了。在往上,风景怎么样,很想一看究竟。今天有机会走,当然果断报名。
横琴岛是珠海市第一大岛,面积相当于6个澳门,与澳门三岛隔河相望,最近处相距200米,是珠三角核心地区最后一块“处女地”,是养蚝、吃蚝的好地方。
横琴岛由两岛组成,面积有47平方公里,三百年前已有居民居住。大、小横琴岛.两岛之间原为淤泥滩涂,1969-1972年围垦造田,筑成大堤,将两岛连为一体.岛上的脑背山为珠海第三高峰。
大概的一个穿越路线图,从横琴巴士总站出发——过营房——三叠泉主峰——小溪——下山。
具体行程:早10点到横琴巴士站——开始登山——12点山顶——中午山上午餐,休息——1点从三叠泉开始下山——2点30分到山底——5点左右到达横琴坐车。
横琴巴士总站。(早几个月拍的片,借用一下,那天去晚了,没来得及拍。从拱北到横琴巴士总站坐公车至少半个小时还有多)。
时间:2013-10-6;登山等级:3级。
开始爬山+钻树林子+徒步土路。
横琴岛拥有丰富的自然风能资源,在脑背山上装有二十几风力发电机,所以也被珠海的驴友称为“风车山”。在脑背山山顶还可以远眺珠海与澳门全景。
天气晴朗,拍照光线不错,但人晒得够惨(澳门近在眼前)。。
脑背山,驴友叫它风车山。
远眺珠海澳门。
横琴岛北面。
我们没走大路,而是走的小路,因为户外人“不走寻常路”。
到达“小溪”,泉水由此淙淙流下,我们也将顺溪而下到达三叠泉。
这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脱队,队友们还想继续泡水,多玩一会儿,我却想早点走,因为今天家里有事,于是一个人当起了“独驴”(而走在前面的队友已经离开有一段路了)。
我不懂下山小路怎么走,心想只要溯溪而下就能到达山底,于是顺着山涧开始爬涉。
因为之前来过三叠泉!这一段就感觉没太多新奇。
当然还是很漂亮的。
这一片正在开发中。
附:户外活动需知
(本帖转自70后莫问的帖子,虽然比较长,建议大家有时间仔细看一看。虽然我们是业余爱好者,远远达不到那么正规的水平,但起码我们有努力的方向)
队员篇
在您打算参加穿越活动前,请先自问以下问题——
1、
2、
3、
4、
5、
注:你可能对线路感兴趣,可能是对领队比较信任,也可能仅仅是想通过穿越的方式出去散散心。无论你的出行原动力是什么,首先确定召集者的出行目的跟自己有没有出入,一帮人计划自虐,一帮人打算腐败,这样的队伍一同行进的话八成会在过程中出现大的分歧。而一旦决定参加一次活动后,你就有必要对这次活动的行程、计划、所需要的装备等方面做全方面的基本了解,并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参与到活动的前期准备中来,甚至对召集人或领队做的计划提出中肯的完善建议。对穿越路线做基本的熟悉、装备准备的恰到好处,熟悉整个活动会有助于你更轻松的完成穿越,并在一旦出现危险的时候,保证有更好的自救及救助队友的能力。没有任何一座山是可以小看的,请您敬重自然。也许你有许多想法与领队有差异,那么首先试着沟通,如果难成共识,或者离队,或者服从。
6、
注:一旦选择了一支队伍,就应该试图去维护这支队伍的团结。信任领队、信任大家的共同力量,不要经常独自活动、不要在队内再搞小团体,主动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A那份自己的付出。对于人数较多的大队伍,活动组织者会将队员分成若干小组,这时你需要做的是维护自己所在小组的完整性,并协助组长与全队保持良好的联系。请相信,你的每一份付出,都会被驴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大家对你的信任也就是在这一点一点的付出中慢慢积攒出来的。
领队篇
首先,我想说的是:AA是一种活动方式,这两个字母代表的,不只是费用,还有责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生的费用是采用的AA制,我们的责任也是AA制的。属于自己该花的钱自己付,属于自己该负的责任也自己担。领队,只代表他是这次活动队长,他也许考虑的比队员多,比如路线,比如行程,比如安全……但是不代表这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当然,也不代表他可以一言堂。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出行,首先每个人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角度,真实地告知大家特别是领队,自己的真实情况,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强度,难度,以及危险度的活动。每个人的安全要学会自己负责,不要把所有未知因素都交由领队来考虑应付。
在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集体意识,不要擅自离队独立行动,特别是路线不熟,地形不了解的情况下(我们去的地方,通常都是不太熟悉的地方),更不能一个人单独行动,万一发生什么意外,会让所有人都不安甚至带来更多的问题。
领队不是收费的俱乐部,不是旅行社,领队要做的是统筹安排好各组人事关系,比如均衡队伍中的体力强弱,比如安排谁负责通讯,比如安排谁负责伙食,比如安排谁负责基本的医药保障,最重要的是:告诉所有队友,每天的行程计划,提醒大家自己所能考虑到的所有安全问题。
但是,这不代表领队就是队员的保姆,因为我们的领队都是自觉的,无偿的,领队并不比其他队员具有更多的权利。从法律角度讲,没有权利出现,也就不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义务。
但是,通常我们会发现,一旦真的有问题发生,领队仍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再做AA领队。
作为领队,我们无法预计到所有的困难与危险,但是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的将我们所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先提出来并设计好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出现的可能。
以登太白为例,领队应当做的几件事:
1 首先要与所有队员了解户外的一些常识,包括一些观念。(切末谎报户外经验,今年太白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
2 警示所有队员,不得擅自离队单独行动,要有强烈的集体意识。
3 出行前提醒大家要带好必备药品,领队更是必不可少地要带一些应付意外发生的药品,户外急救的时候这些东西很可能就可以救命。
4
5 出行前,至少队伍里确保有2~3人学过一些急救常识,这样才不会在发生意外时手忙脚乱,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6 发生意外情况时,我们要以大部分人的安全为主,我们不是在拍《拯救大兵》,我们是在真实地面对危险,集体的安全大过个人。
7 每一次出行都小心对待,考虑好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撤退。
8 AA 不仅仅是费用均摊,一切工作,烦琐的事情和体力劳动,风险。都是均摊的。你没可能袖手旁观。
9 你不是来旅游的,你和你的同伴是一个团队。你需要他们的协作与帮助,而你也付出你的。
10
永远保持对你同伴的忠诚,无论饥恶,疾病,痛苦,寒冷。不要轻易放弃你的同伴。
你必须信赖你的同伴和你的领队。团队的秩序依靠所有人来维系,这一切活动安全的基本准则。如果你质疑你的团队或者领队,请选择离开
当然,领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什么都考虑在内,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虚心听取队员们的意见想法,AA活动中,会思考的不只有领队,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其重要性都是一样的,领队要做的,是要把大家的想法集中分析,并尽力分析考虑得出最有利于大家的方式方法。
原则篇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把领队这个词引入到AA制户外。在这里领队决定的线路的制定、车辆的联系、人员的召集以及遇到危险情况时的事情处置。但是如果我们把商业户外和AA户外真正定义的话,那么喜马拉雅式登山和阿尔卑斯式登山将是最好的诠释。在喜式登山中领队就是保姆:车辆、线路、吃、住一切的一切都在他们的考虑之中,你只管走,背不动了会有背夫帮你背,走不动了甚至可以帮你架上顶,当然你必须要有足够的金钱。而阿式登山的精髓是什么:不依赖他人,不靠外界的补给,完全或主要靠登山者自身力量从事攀登各种山峰的登山活动。没有背夫来帮着背装备,没有后勤的补给支持……阿式登山强调的是在登山过程中对“独立与公平”精神的体验,同样这也是AA户外的内涵,当然还要再加一条:环保。
讲给队员的话
当前户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象我朋友说的:是人穿件冲锋衣就认为自己是驴了。但是又有多少人或他的家庭充分认识到了户外的危险和无情。许多把户外当作休闲和旅游的人,是无法面对和承受扑面而来的山难……
1、户外第一原则:永远把自己照顾好!
AA户外许多人理解成费用AA,这是当前AA户外最大的误区,其实不仅仅是费用AA,责任和风险同样AA,因此户外出行时,不是只有队员面临危险(南宁和北京灵山事件),领队也同样面临户外的危险(这次太白和新疆事件)。看过垂直极限和冰峰168小时的都知道,当有人处于绝境并且危及到其它队员生命时,割绳可能是唯一选择。这就是登山的法则,我不是说不救助,团结和互助是登山精神中最宝贵的财富,但是为什么又要把这个场景展现在大家面前,因为现实是残酷的,你必须明白,如果你想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必须去勇敢面对有一天或你本人或你的伙伴会割去你头顶的绳子。明白这个才能明白2007珠峰攀登时,为什么霍尔濒临死亡时没人去救。一些朋友进入户外时(对不起还不能把你们叫驴)总是或多或少在寻找一种依靠,这样才出现了这个领队照顾人不细致、老驴看不起我们新驴的抱怨。从1786年到1865年间,国外几乎所有海拔3000~4000公尺以上的山头都被一一的踏足,后来世界登山界称这段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一些阿式登山的法则早已形成,在阿式登山里,不要想着别人的会帮助我,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独立地面对着大山。别人帮助你那是别人的事,但是自己要明白:我必须依靠我自己!!!
2、时刻关注着伙伴的安危
行进中,同一绳子相连的伙伴,如果其中一个发生滑坠,其他人是否会面临同样的危险?穿越途中,如果一名队友崴了脚或无法前行,全队将面临多大的困难?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每个队员的失误都会为整个队伍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保护好你的队友也是在保护自己,这与第一条不矛盾:永远把自己照顾好是你能生存下来的法则;保护好你的队友这是实现你们目标的保证。特别是一些技术性登山中,许多路线需要轮流交替保护,如果你一个人或带着一个受伤的队友,你是否能想象将面临多大的困难。
3、不要参加与实力与自己差别太大的AA队
许多新驴抱怨一些老驴不带他们出去,一些领队为能多带上一些MM为荣。如果FB线路到没什么,但是如果ZN或技术性线路,那么你必须问自己,我有能力参加这样的线路吗?一个实力差别太大的AA队,势必会出现信息和经验的不对称:选线路、选营地、出行装备的选择以及未知困难的处理,有些东西别人可能会细心的提醒,有些东西别人也许没有意识到,进山你的装备是否能防寒防水,鞋子是否能适应多种变化的线路,有没有多带一双,袜子有没有多带几双。一些很小的细节如果没有注意到,这时你将面临比你队友更多的危险和困难。特别是一些MM,出行时总想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领队或一些男队员身上,这也是前两次山难事件为什么是两位女孩。户外是危险的,当大家都进入极限状态时,想得最多的是让自己活下来,因此大家必须明白,有时危险来临时,事故往往会从队里最弱的队员开始。如果你想参加阿式登山,请先提高自身实力!!!
4、永远不要用到自己的极限
朋友,如果你走的是商业队,请尽情发挥你的体力,因为当你力竭时,会有协作照顾把你安全送回营地;如果你为荣誉而战,也尽情发挥你的体力,因为实现目标才是你最终选择。但是在阿式登山中,请保留一份体力去面对后面的困难,山还在那里,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只要你还活着,机会永远还在。
5、突出自己的特长
阿式登山和AA制登山我是不提倡“保姆式”领队这个概念的。其实大家出行时,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特长,人员联系和交通、导航、救护、后勤、技术等,也许会有个所谓的领队,但他仅仅是团队的沟通和仲裁者,并不能是每件事的操作者。如果你真想在登山圈中有自己一席之地,请至少学习一项自己的特长。
讲给AA领队的
1、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当发生意想不到的的情况时,要敢于“舍得”,这里不仅仅是指全队,有时是针对某一个个人。许多情况下队员没有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危险,但是领队如果发现时,必须提出和制止,也许是身体状况不好,也许是装备不齐,别存在侥幸心理,当然这个决定是痛苦的,但是有“舍”才有“得”,领队必须明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2、必须决断
一个团队,领队往往是全队经验最丰富的驴,是全队的灵魂,也许在没有危险时,你什么也不是,甚至有人还不鸟你,但是当出现危险时,大家的目光都会聚集在你周围。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决断,登山的行进过程,就是一连串的决定:我们该在哪里扎营?我们要走哪一条路?应该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要用绳索上山?这些决定本身并不难,但是必须及时做出。面临困难时,时间往往是很宝贵的:队员受伤后的处理、全队迷路时的选择。有时一个果敢的决定将把你的自信感染给你的队员。
3、随时听取队员的合理化建议
领队不是万能的,很多情况下领队也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一方面队员随时要向领队提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领队也要虚心接受,不要装懂、不要炫耀;诚实面对自己的能力极限。
4、队员的两不带
A、没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队员不带:这样的队员往往是强驴,迟到、自私、独特立行,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或理念或有颗自私的心理,对领队一些决定存在着抵触情绪,许多时候自行其事,有时甚至会形成一个小圈子,这样队员对整个团队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因此领队管不住的队员千万不能带。
B、实力差别太大的队员不能带(针对ZN和技术性线路):如果实力差别太大,不仅仅是拖全队的后腿,由次还可能产生队员之间的不团结,有时一句:“人家还是新驴嘛,你就不会照顾一下。”会把你晕倒。这样的队员不管是美女还是什么还是把拒绝吧,这样对她对全队都好。
也许有人会说,出行招集队员时是无法了解队员的身体和性格状况的,这引出我的第五条原则:尽量和熟悉的人一起出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