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石溪公园

标签:
珠海游记石溪公园 |
分类: 珠海掠影 |
珠海市石溪公园位于梅华路北面、古元美术馆西侧,内有“石溪摩崖石刻”,及亦兰亭、惜字社等古遗址及“坐对川流”等石溪八景。2011年1月份正式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 08:00~18:00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梅华路北古元美术馆西侧石溪公园(梅华东路北,美元古术馆西侧)
交通方式:可乘13、16、17、99路车到古元美术馆站下车。
香山(珠海)的亦兰亭,大约是1835年左右之所为,距今时间短,且有大量实物遗迹保存,最为珍贵的是它处在一个自然的山水之中,一条山涧溪流顺山势而下,郁葱茂密丛林中有着地壳运动退海之后竖立的一块块花岗岩石。2010年9月珠海香洲区政府对石溪公园进行第一期工程建设,充分利用石溪的独特自然条件和资源,在“溪”和“水”上作文章,使改造后的石溪成为清澈、流动、自然和富有诗情画意的胜景。
在古元美术馆的旁边,有一条石阶路通往山顶,沿途风光无限。
石溪摩崖石刻有30多处题刻,大到1米,小至1寸,行、楷、草、隶俱全,字体规范、功力深厚,其诗体为古绝、唐律,诗体规整,意境高超,因其主题是“亦兰亭”,故被誉为“广东的兰亭”。
重修石溪亦兰亭记位于景区正门左侧的墙壁上,详细地介绍了石溪摩崖石刻群的历史来源、石溪摩崖石刻发现过程、以及重修石溪摩崖石刻群的过程。
石溪所在的山坡地带叫白沙岭,白沙岭至今仍保持着繁茂的树林、竹林,且有多种竹子,郁郁葱葱。
石溪公园主要以石头和溪水为特色
长年不断的山涧溪流,为书朋诗友的修禊流觞提供了绝佳尽情的环境;环绕山坳的块块壁石,为书朋诗友的诗兴豪墨提供了绝佳表现的条件。
掩映在石溪丛林中的山岩,因石的大小高低方圆长短都布满了不同字体不同诗意的书法作品。石溪因三十多块诗石而成了古香山最为壮观的摩崖石刻群。
石溪摩崖石刻群分布于石溪及周围的嶙峋怪石上,已发现的有32处。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阴刻,以行书为主,也见楷书和隶书,大者如“石溪”、“鹅”等近米大,小则几厘米见方。
碑的背面是有关
“石溪摩崖石刻群”
順石阶拾级而上,半山之中,泉水缓缓流过,两块巨石耸立在溪流的两侧,如同打开的山门。“石溪”两字首先撞入眼帘,摩崖石刻群由此向山上的峡谷延伸。
石溪摩崖石刻的核心人物是在岭南颇有影响的清代著名书法家、诗人鲍俊。
“石溪”两字由鲍俊所书
“闲来蹑屐”诗:闲来蹑屐陟层巅,尽日扳藤兴邈然。似我行藏怀水石,几人觞咏契鱼鸢。北连凤岭云归岫,东望狸洲浪拍天。矫首游观多胜概,山光月色接廉泉。(壬寅八月让泉郑明礼)。
“曲径通幽洞”诗:曲径通幽洞,山花引我来。香从山外得,花向洞中开。怪石撑红树,飞泉罥绿苔。仙乡何处觅,即此是蓬莱。(南海邓芝田)
石溪八景之“蕉石鸣琴”。
“旷观”即极目远望,顺石溪旷观远眺,奇景美不胜收。
石溪摩崖群石刻大多取意于环境,石貌,“茂林修竹”,是竹木蓊郁的写照。
亦兰亭遗址前一块石壁上的“鹅”字最大、最显眼,有近米见方,出于鲍俊手笔。此“鹅”堪称鲍俊书法的代表作,在书法界有很高评价,称“一笔鹅”。在“鹅”字的右边有一首五言绝句:“名署亦兰亭,谁作兰亭记。敢说溪鹅书,止(只)学古鹅字。(道光庚戌春三月鲍俊题)”这应是鲍俊极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也是石溪摩崖石刻文化的主题。
“鹅”字
这块石头上面的“古壁石”三字,是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题刻的,他远道而来,用草书刻在石上,并落了款,因而使石溪扬名。

1、悬崖古洞朔何年?不到罗浮骨亦仙。看去好山如读画,印来明月是流川。天成此地楼台影,我悟今生水石缘。小注吟身行恕尽,白云高处倚琴眠。新会陈国光题。
2、兰亭遇右军,风流及泉石。福地待人开,信乎今犹昔。若谷林谨题。
3、松参石洞窈而深,流水潺湲自古今。千百年来无隐者,山灵久秘待知音。(道出吴元善)
4、万古此灵窟,仙人秘不开。名山今有主,辟作小蓬莱。(庚戌三月春珊侯植芳题)
“泉眼无秋冬”五言绝句:泉眼无秋冬,滴沥自来去,欲究水之源,岩高不知处。落款为“鲍梁”显然是两人即景吟咏之作。
经过百年风雨惜字社早已坍塌,现在只能见到残存的石柱,上面的楹联还清晰可见。书法家鲍俊在此建起了惜字社,即诗书文化活动中心,当地的文人学者经常在此组织文化交流活动。


石溪八景之“溪池映月”。


在这潭水中有一块石刻半埋淤泥中,露出“激湍”两字,“激湍”出自《兰亭序》,即急流之意。


石溪八景之“兰亭觞咏”——亦兰亭的遗址。亭子是后来重修的。
经过百年风雨惜字社早已坍塌,现在只能见到残存的石柱,上面的楹联还清晰可见。
一联为:触境便生思泉石宽闲未了人生志愿,即情能见性山川动静默参自己胸怀。
二联为:到处有天机流水高山随俯仰;山间无俗客方巾野服即神仙。
三联为:昔之人娱情水曲寄兴亭阴因觞咏自畅天怀岂同浪迹。此为上联,下联不存。落款:集禊字题亦兰亭。

石溪八景之“凤凰云台”。
有人说石溪是古香山书法艺术的代名词。想展示书法的去石溪,想学书法的去石溪,想欣赏书法的去石溪。我即不懂诗,也不通书法,今日到此一游,能欣赏到如此珍贵的石刻、古迹、诗字,风景如画的石、溪、山、水就足矣!
诗两首:“亭绕清溪”诗:亭绕清溪树绕山,罗浮宛在即离间。尘心正是随流水,坐对东泻月一弯。落款不清。
“才到清溪”诗:才到清溪礼,飘然意显仙。果松千岁鹤,呼我伴云眠。(吴汝俊题)
石溪风景区到此就算告一段落,下一个节目就是登山了。第一次来,不知去到山顶三号亭,二号亭还有多远。不过既到此不上去看看还是有些于心不甘,于是顺石阶路径直走了上去。可这段路看地图不远,走起来挺长,天气热,我又走得急,到山顶时把我累得要死,喘了半天气。辛苦辛苦!
上山的路。
三号亭。
路边告示。
到山顶了——瞭望亭(二号亭)。
在山顶看到的景观。远处是板障山。
这边是香洲,远处是大海。
大镜山水库。
下山的路。


这个取水点要远一点。


石溪公园山清水秀,有溪有石,是观景、游玩、休闲、取水好去处,真心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