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分享:华英教育数学竞赛启蒙----二年级

(2012-06-01 23:36:50)
标签:

等式

数字游戏

代入

个数

西瓜

杂谈

分类: 家有小儿初成长
感谢丫丫网天天晴朗分享资料
数字游戏(一)
在下面的式子中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36-12-10=34         (2)7×5-3=14
思路导航:(1)36-12-10=34,等号左边都是减号,而且等号左边最大是36,如果36-3就正好等于34,把12-10添上括号,恰好是36-2。
(2)7×5-3=14等号右边是14,等号左边有7,如果能找到2,7×2=14就恰好。通过观察,左边有5和3而且5和3中间是减号,这样把5-3添上括号就可以了。
36-(12-10)=34      7×(5-3)=14
 
数字游戏(二)
在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5-20-8=33
2.8×6-4=16
3.15+36-4÷4=23
4.20-5÷5+8=11
 
数字游戏(三)
在合适的地方填“+”或“-”使等式成立。
     6=1
思路导航:这题等号左边的数字比较多,而等号右边的数字是1,可以考虑在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字6前面添“-”号;再考虑1     5=7,可考虑在5前面添“+”号;按这样的方法,只要让1    4=2则只需1+2+3-4=2。列式如下:
1+2+3-4+5-6=1
 
数字游戏(四)
从+、-、×、÷、(   )中挑选合适的符号,填入适当的位置,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1.4    4=1
2.4    4=5
3.9    2=0
4.9    2=2
5.1     5=10
 
数字游戏(五)
在合适的地方填写“+”或“-”,使等式成立。
     6=2
思路导航: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试加减,发现无论如何也得不到2,于是想到是否其中一个两位数,而两位数只能是12,再试就能够成功。
12-3+4-5-6=2

思路导航: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试加减,发现无论如何也得不到2,于是想到是否其中一个两位数,而两位数只能是12,再试就能够成功。
12-3+4-5-6=2

数字游戏(六)
在合适的地方插入“+”或“-”,使等式成立。
1.           9=81
2.           9=48
3.           9=99
4.        6=76
 
数字游戏(七)
在下列各式中填上适当的符号,使等式成立。
(1)     6=36      (2)     5=2
思路导航:(1)如果考虑“+”“-”是得不到36的,因此还需要考虑“×”“÷”,经过计算可以得到6×6+6-6=36,6×(6÷6)×6=36等。
(2)如果填“+”“-”同样得不到2,因此也需要考虑“×”“÷”,经过计算可以得到(5+5)÷5+5-5=2。
(1) 6×6+6-6=36     (2) (5+5)÷5+5-5=2
 
数字游戏(八)
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1) 2(   )2(   )2(   )2=1
(2) 2(   )2(   )2(   )2=2
(3) 2(   )2(   )2(   )2=3
(4) 2(   )2(   )2(   )2=4
 
数字游戏(九)
给下面每组4个数字之间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其结果等于24。(数字顺序可调换)
(1)    6=24
(2)    2=24
(3)   10  5=24
解:(1) 6÷(4-2)×8=24或(8÷4+2)×6=24
(2) 3×6+4+2=24或3×(6-2+4)=24
(3)(10÷5+2)×6=24或6×2×(10÷5)=24
 
数字游戏(十)
把“+”“-”“×”“÷”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
      7○2○4=10○2○5
思路导航:从7○2和10○2入手,这两个方框可能填“×”或“÷”。
经过试算:7×2=14,14-4=10;10÷2=5,5+5=10,左边等于右边。
       7×2-4=10÷2+5


数字游戏(十一)
“+”“-”“×”“÷”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
(1)2○8○4=12○4○9
(2)12○6○2=4○2○4
解:(1)2×8-4=12÷4+9
    (2)12÷6+2=4×2-4
 
同样多问题(一)
甲筐比乙筐多8个西瓜,甲筐给了乙筐6个西瓜,哪筐西瓜多?多几个?
思路导航:根据“甲筐给了乙筐6个西瓜”,可知甲筐与乙筐相差2×6=12(个),与“甲筐比乙筐多8个西瓜”相比,乙筐反而比甲筐多,多出12-8=4(个)西瓜。列式如下:
2×6-8=4(个)
答:乙筐西瓜多,多4个。
 
同样多问题(二)
哥哥比弟弟多5张画片,哥哥给弟弟了3张后,两人谁多?多几张?
解:3×2-5=1(张) 弟弟多,多1张。
 
同样多问题(三)
小林和小珊有一些邮票,小林比小珊多8张,小林给小珊4张,两人邮票谁多?多几张?
解:4×2-8=0(张)两人一样多。
 
同样多问题(四)
小明有两个书架,第一个书架比第二个书架多20本书,第二个书架给第一个书架10本书后,两个书架谁的书多?多多少本?
解:10×2=20(本) 20+20=40(本)第一个书架的书多,多40本。
 
同样多问题(六)
小明和小芳各有30块积木,小明给小芳几块后,小芳就比小明多8块,小明现在有多少块?
解:8÷2=4(块)      30-4=26(块)
 
同样多问题(八)
大篮子和小篮子中共有鸡蛋30个,从大篮子里拿6个放入小篮子里,两篮鸡蛋个数就同样多,原来小篮子里有几个鸡蛋?
思路导航:两篮鸡蛋同样多,每篮都装有30÷2=15(个)鸡蛋,而小篮里的15个鸡蛋有6个是从大篮里拿过来的,所以,原来的小篮中只有15-6=9(个)鸡蛋。列式如下:
78-38=40(粒)
40÷2÷5=4(次)
答:取4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等量代换法(一)
 
已知:△+○=24,
  ○=△+△+△,
  求△=?○=?
  解:将两个等式编号:
  △+○=24 (1)
  ○=△+△+△ (2)
  将(1)式中的○用(2)式中的3个△代替
  得△+△+△+△+=24
  ∴△=24÷4=6,
  又○=6+6+6=18.
 
等量代换法(四)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活动铅笔价钱的5倍.问买30支活动铅笔的钱能买几支钢笔?
  解:方法1:列出下列等式:
  1支钢笔=5支铅笔 (1)
  改写30支铅笔=6×5支铅笔 (2)
  把(1)式代入(2)式得:
  30支铅笔=6×1支钢笔=6支钢笔.
  方法2:用字母x代表1支钢笔的价钱,
  用字母y代表1支铅笔的价钱,
  依题意可列出等式:
  x=5y
  因为30y=6×5y
  用x代替5y
  得30y=6x.
  说明:x=1×x省略了1和“×”号,即表示1个x;5y=5×y,省略了“×”号,即表示5个y.
 
等量代换法(五)
 
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解:由题意列等式:
  13李=2苹+1桃 (1)
  4李+1苹=1桃 (2)
  把(2)式代入(1)式得:
  13李=2苹+4李+1苹
  即 9李=3苹;
  即 3李=1苹 (3)
  把(3)式代入(2)式得
  4李+3李=1桃
  即 7李=1桃
  即 7个李子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等量代换法(六)
 
如果鱼尾重4公斤,鱼头重量等于鱼尾加上鱼身一半的重量,而鱼身重量等于鱼头加鱼尾的重量.问这条鱼有多少公斤重?
  解:依题意列出下列等式:
  尾=4 (1)
  头=尾+身÷2 (2)
  身=头+尾 (3)
  由于等式左右两边同乘以一个数,结果仍相等所以把(2)式两边同乘以2得:
  2头=2尾+身 (4)
  把(3)式代入(4)式得:
  2头=2尾+头+尾
  即:头=3尾=3×4=12(公斤)
  身=头+尾=12+4=16(公斤)
  全鱼=头+身+尾=12+16+4=32(公斤).
 
等量代换法(八)
 
桔子和苹果共有360个,其中桔子数是苹果数的2倍,求桔子和苹果各有多少个?
解法1:桔子个数=2×苹果个数 (1)
  桔子个数+苹果个数=360 (2)
  把(1)代入(2)得:
  2×苹果个数+苹果个数=360
  即 3×苹果个数=360
  ∴ 苹果个数=360÷3=120个
  而桔子个数=2×120=240个.
  解法2:设桔子为x个,苹果为y个,由题意列等式:
  x=2y (1)
  x+y=360 (2)
  把(1)代入(2)式得:2y+y=360即 3y=360
  得 y=360÷3=120(个)(苹果)
  而x=2y=2×120=240(个)(桔子).
 
等量代换法(九)
 
小红去文具店买了6支铅笔和5个笔记本,共花了1元3角5分钱.已知3支铅笔的价钱与2个笔记本的价钱相等.求1支铅笔和1个笔记本各要多少钱?
解:因为3支铅笔的价钱=2个笔记本的价钱 (1)
  那么6支铅笔的价钱=4个笔记本的价钱 (2)
  又因为6支铅笔的价钱+5个笔记本的价钱=135(分)
  把(2)式代入得:
  4个笔记本的价钱+5个笔记本的价钱=135(分)
  即9个笔记本=135(分)
  ∴ 1个笔记本=135÷9=15(分)
  把1个笔记本的价钱代入(1)式得
  3支铅笔=2×15
  1支铅笔=2×15÷3=10(分).
 
等量代换法(十)
 
在生物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种花生比白薯多105棵,又知花生棵数是白薯的16倍,求花生、白薯各多少棵?
解法1:依题意列出下列等式:
  花生-白薯=105 (1)
  花生=16×白薯 (2)
  把(2)式代入(1)式,得:
  16×白薯-白薯=105(棵)
  即 15×白薯=105(棵)
  所以 白薯=105÷15=7(棵)
  因而 花生=16×7=112(棵).
  解法2:设种花生x棵,种白薯y棵.
  
  将(2)代入(1)式得:
  16y-y=105
  15y=105
  y=7(棵)(白薯)
  再将y值代入(2)式得:
  x=16y=16×7=112(棵)(花生)
 
等量代换法(十一)
 
假若20只兔子可换2只羊,9只羊可换3头猪,8头猪可换2头牛,那么用5头牛可换多少只兔子?
解:依题意列出下列等式:
  
  欲求5头牛=?只兔
  由(3)式可知:1头牛=4头猪,
  由(2)式可知:1头猪=3只羊,
  由(1)式可知:1只羊=10只兔,
  下面依次进行等量代换:
  可得:1头牛=4头猪=4×3只羊=12只羊
  =12×10只兔=120只兔
  5头牛=600只兔
  注意:上面由20只兔=2只羊把等式两边分别除以2;得到10只兔=1只羊
  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后结果仍相等.
 
等量代换法(十二)
 
商店运来两桶油.大桶有油120斤,小桶有油90斤.两桶油卖出同样多后,大桶剩的油刚好是小桶剩的油的4倍,问两桶各剩油多少斤?
解:画下图:
  因为两桶卖出去的油一样多.所以
  大桶剩油-小桶剩油=120-90=30(斤)
  又知 大桶剩油=4×小桶剩油
  所以 4×小桶剩油-小桶剩油= 30(斤)即3×小桶剩油=30(斤)
  即小桶剩油=10(斤)
  因而 大桶剩油=10×4=40(斤).
 
等量代换法(十三)
 
兄弟俩各有书若干本.只知兄的书为弟的书的3倍;但若兄给弟10本书,则弟的书将为兄的书的3倍.问兄弟二人原有书各多少?
解法1:依题意列等式
  
  由(2)得:3×兄书-3×10=弟书+10
  把(1)式代入上式,得
  3×(3×弟书)-30=弟书+10
  8弟书=40
  即 弟书=40÷8=5(本)
  而 兄书=3×弟书=3×5=15(本).
解法2:设兄有书x本,弟有书y本.
  则依题意有下列等式:
    
  将(1)代入(2):
  3(3y-10)=y+10
  9y-30=y+10
  8y=40
  则y=5(本)(弟书)
  x=3×5=15(本)(兄书).
 
有趣的应用(一)
红星小学一年级有两个班,一班42人,二班38人。开学后又转来了10人,请问该如何分配这10人才能使两班的人数同样多?
分析与解答:
方法一:原来二班比一班少4人,所以二班再添上4人,两个班的人数就相等了。那么从转来的10人中去掉4人加给二班,两个班的人数都有42人。剩下的6人只要平均分给两个班就可以了。所以最后一班转来3人,二班转来7人。列式是42-38=4(人),11-4=6(人),6÷2=3(人),4+3=7(人)。
方法二:要想使两个班最后的人数同样多,只要把所有的人数平均分成两份,与原一、二班相比,一班多出的就是一班又转来的人数;二班多出的就是二班又转来的人数。列式为:42+38+10=90(人),90÷2=45(人),45-42=3(人),45-38=7(人)。
 
有趣的应用(二)
一家三口,儿子重20千克,妈妈的重量等于儿子的重量加上爸爸重量的一半,而爸爸的重量等于儿子和妈妈重量的和,请问儿子、妈妈、爸爸共重多少千克?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写出下面三个算式:
(1) 儿子=20千克
(2) 妈妈=儿子+爸爸÷2
(3) 爸爸=儿子+妈妈
将(1)式代入(2)、(3)式可得:妈妈=20+爸爸÷2(4),爸爸=20+妈妈(5)。由(5)可知,妈妈=爸爸-20,又看(4)式,所以20+爸爸÷2=爸爸-20。从右向左看,经变化得:爸爸=20+爸爸÷2+20=40+爸爸÷2,如果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可得,爸爸×2=80+爸爸,所以爸爸的重量应为爸爸×2-爸爸=80,爸爸=80(千克)。将爸爸的重量代入(3)式,可知妈妈=60(千克)。所以三人的重量和应为:20+60+80=160(千克)。
 
有趣的应用(三)
小雨有一些故事书,小萍借走了一半加一半,剩下的书,小冬借走了一半加两本,再剩下的书,小明借走了一半加三本,最后,小雨还有两本书。请算一算,小雨原来有几本课外书?
分析与解答:由于我们知道小雨最后剩两本书,我们可以从后往前推。小明借走了一半加三本,那么加的这三本应是另一半中的,所以另一半包括这三本和最后剩下的两本,也就是5本。由此可知,小明没借时有(3+2)×2=10(本)。小冬借走了一半加加两本,可知这时的一半应有10+2=12(本),所以小冬没借时应有12×2=24(本)。小萍借走了一半加一本,可知这时的一半有24+1=25(本),所以小萍没借时应有25×2=50(本),这些书就是小雨原来有书的数量。
 
有趣的应用(四)
王新去商店买笔。售货员阿姨告诉他,3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一共52元,而4支圆珠笔和3支钢笔一共是46元。你能帮他算一算一支圆珠笔多少元?一支钢笔多少元吗?
分析与解答:我们对应看一下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3支圆珠笔和4支钢笔是52元
4支圆珠笔和3支钢笔是46元
由此可知:7支圆珠笔和7支钢笔是98元。
 
有趣的应用(五)
礼堂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演讲比赛,礼堂每排都有50个座位,来看比赛的王新坐在9排30号,用座号除以排号商和余数都是3。请你想一想,在这一排中,还有哪些座位号除以排号商和余数都相同?
分析与解答:除数为9时,余数应在0~9这个范围内。要想商和余数相同,有以下几种情况:
  )÷9=1……1           )÷9=5……5
  )÷9=2……2           )÷9=6……6
  )÷9=3……3           )÷9=7……7
  )÷9=4……4           )÷9=8……8
因为每排有50个座位,而商6余6,被除数=9×6+6=60,不符合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商7余7,商8余8同样不符合条件,所以座位号可以是:
9×1+1=10,                     9×2+2=20,
9×3+3=30,                     9×4+4=40,
9×5+5=50,
 
有趣的应用(六)
弟弟、妹妹和姐姐三人的年龄之和是31岁。弟弟比妹妹小4岁,姐姐比妹妹大2岁。请问他们三个人各几岁?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观察上图,我们很快想到,如果三人的年龄相同,把年龄和平均分成三份就可以了。怎样才能让三人的年龄相同呢?观察图:
由于弟弟和姐姐都和妹妹比较,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弟弟和姐姐的年龄使三人年龄相同。弟弟年龄需要加上4岁,姐姐年龄需要减去2岁。这样他们的总年龄就发生了变化,变为31+4-2=33(岁),这时我们就可以除以3求出妹妹的年龄了,即:33÷3=11(岁)
弟弟的年龄:11-4=7(岁)
姐姐的年龄:11+2=13(岁)
 
加1与减1的妙用
两旁共摆多少盆花
在一条长20米的走廊两旁摆花盆,每隔4米摆1盆花,两旁共需摆多少盆花?(两头都要摆)
思路分析:先求出走廊一旁该摆多少盆花,可以这样思考:20米里面有多少个4米,就需要摆几盆花,算式是20÷4=5 (盆)
题目要求两头都要摆,走廊一旁应摆的盆数是5+1=6 (盆),两旁共需摆2个6盆,即6×2=12 (盆)。
解:20÷4=5 (盆)   5+1=6 (盆)   6×2=12 (盆)
答:两旁共需摆12盆花。
加1与减1的妙用(二)
跨多少级楼梯
小红家住在三楼,每层楼梯有16级,小红每天中午放学回家,要跨上多少级楼梯?
思路分析:小红家每层楼梯有16级,从一楼到二楼有16级,从二楼到三楼又有一个16级,这样,小红放学回家时,从一楼直走上三楼要跨过2个16级楼梯,即16+16=32 (级)楼梯。
解:3-1=2  16+16=32 (级)
答:要跨上32级楼梯。
 
加1与减1的妙用(三)
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3小时做1次记录。做第9次记录时,挂名的时针恰好指向9 (上午9时),问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
解:第一次记录到第九次记录相隔8次,共用了3×8=24 (小时),24÷12=2 (圈),所以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9 (前一天)。
 
加1与减1的妙用(四)
一个圆形花坛周长27米,沿花坛周围月季每隔3米摆一盆月季花,每两盆月季花之间摆1盆红玫瑰。花坛周围月季花和红玫瑰各摆了多少盆?
解:27÷3=9 (盆),即花坛周围月季花和红玫瑰各摆了9盆。
 
加1与减1的妙用(五)
育才小学有40人参加运动会入场式,他们每5人为一行,前后每行间隔2米。这个队伍全长多少米?
解:40÷5=8 (行),共有8-1=7 (个)间隔,所以这个队伍全长2×7=14 (米)。


余数说了算(一)
再过30天是星期几
今天是星期二,再这30天是星期几?
思路分析:一个星期有7天,每过7天就循环一次,说明循环周期是7。30天里面有多少7天就是几个星期。30÷7=4 (星期)……2 (天),这就是说,30天里面有4个星期零2天。从星期二算起,再过7×4=28 (天)后仍然是星期二,现在只要从星期二往后推算2天 (余数),即第1天是星期三,第二天是星期四。所以再过30天是星期四。
解:30÷7=4 (星期)……2 (天)
答:再过30天是星期四。
 
余数说了算(二)
第71个数是几
一列数,按385161613851616138516161……这样规律排列,问第71个数是几?
思路分析:我们先来仔细观察这一列数:
385161613851616138516161……
发现这一列数是按38516161,38516161,38516161,……这样的规律排列的,“38516161”这8个数为一个周期。要求第71个数是几,先看71个数里有几个8个数,即71÷8=8……7。要确定第71个数是几,只要考虑余数就可以了,余数是7,就把“38516161”从左往右数到第7个,即第71个数是“6”。
解:71÷8=8……7
答:从左往右数38516161,第7个数是“6”。
余数说了算(三)
重的西瓜是几千克
4个西瓜共重27千克,每一个西瓜的重量都是敕整先千克数,其中一个重一点,其余3个一样重,重的一个西瓜是几千克?
思路分析:可以这样想,27÷4=6 (千克)……3 (千克),这就是说,每个西瓜重6千克,还余3千克。题目告诉我们,只有一个西瓜重一点,其余3个一样重。由此可见,这个重西瓜就是6千克+3千克=9千克。
解:27÷4=6 (千克)……3 (千克)   3+6=9 (千克)
答:重的一个西瓜是9千克。
 
余数说了算(四)
2002年元旦是星期二
(1)再过7天是星期几?
(2)2002年2月1日是星期几?
(3)2002年1月20日正好放寒假,放寒假这一天是星期几?
解:48÷5=9 (棵)……3 (棵),只要一个班植树9+3=12(棵),其余的4个班植树就一样多,这4个班每班平均植树9棵。
 
余数说了算(五)
有一本《儿童故事》,每2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也就是说3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假如这本书有48页,而第一页是插图,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解:这本儿童故事书是按“文字、插图、插图、插图;文字、插图、插图、插图;文字、……排列的,实际上是一页文字、三页插图交替排列着。我们把“一文三图”当作一个周期,整本书有48÷4=12个这样周期。每一周期有3页插图,所以共有插图3×12=36页。”
 
巧分物品(一)
水果店连续3小时分别卖出西瓜6个、10个、14个,平均每小时卖出多少个?若每人买的西瓜个数一样多,这些西瓜可能有多少人买?(一道除法算式表示一种卖法)
解:(6+10+14)÷3=10 (个)
10÷1=10 (人)    10÷2=5 (人)   10÷5=2 (人)
10÷10=1 (人)
答:平均每小时卖出10个,这些西瓜平均每小时可能有10人,5人,2人,1人买。
 
巧分物品(二)
学校有24个足球和18个篮球,把足球和篮球都平均借给各班,每班借得几个足球?几个篮球?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借法?
解:有4种不同的借法。
班数
借得足球数
借得篮球数
1
24÷1=24 (个)
18÷1=18 (个)
2
24÷2=12 (个)
18÷2=9 (个)
3
24÷3=8 (个)
18÷3=6 (个)
6
24÷6=4 (个)
18÷6=3 (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