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网友自称晓菲,今年29岁,女儿刚一岁,以前有份不错的工作,现在是家庭主妇。她说,她和婆婆住在一个楼栋里,婆婆是个时尚小资的女人,50多岁内退后,一直在外“补差”工资待遇很不错。刚结婚时,所有的同学朋友都羡慕她有个年轻开朗时髦的婆婆,那会她也沾沾自喜,觉得婆婆没有一点架子,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聊天,告诉她穿衣的秘诀,甚至和她一起逛街购物,婆媳间相处的很融洽。
两年后她怀孕了,婆婆很高兴,煞有介事的说,等孩子生下来,她也不上班了,在家好好享受子孙福。言外之意是她会帮着带孩子,谁知事实并非如此。
月子里婆婆帮她请了全天月嫂,自打女儿出生后,婆婆只请了两天假,白天是她娘家妈和月嫂忙活,晚上婆婆下班后在旁边象征性的搭把手也就早早睡觉了。那时因为身子虚弱,加上初为人母的兴奋,她也没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孩子三个多月的时候,她患了乳腺炎,乳房疼痛难忍,月嫂也已经不干了,她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只好让婆婆请假帮忙照顾。本来说好请假一星期,哪知两天后,婆婆就喊:不行,这看孩子的事她干不来,与其让她帮着带孩子不如让她出去多赚点钱,并表现出一副腰酸背痛的样子,还说这几天皮肤都变粗糙了。第三天一早说啥也不在家,蹬上高跟鞋出门上班了。没办法她只能自己咬牙坚持,那时她心想:人家老人都愿意在家看孩子,为什么自己婆婆就不能安安稳稳的帮帮她呢?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对婆婆开始有了意见。
眼看六个月的产假就要结束了,由谁看孩子的事还没着落,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天晚上,她婆婆“语重心长”的和她做了一次长谈。意思是,她补差的这份工作很好,每月挣的也很多,她想在身体还健康的时候,再多赚点,给孙女存得更多些;而且婆婆还一再表示,女人不能闲在家里,否则就会老得很快,她想一直年轻下去,而晓菲虽然现在有工作,可是还要上夜班,再辛苦每月还挣不到她的一半,加上她现在还小,等过几年,她干不动了,再换她带孩子晓菲上班,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劝晓菲辞职在家带孩子,每月她还可以贴补她不少,肯定让她衣食无忧。
虽然网友晓菲咋听到这话心里很不舒服,年纪轻轻呆在家里,不是很快就会变成黄脸婆了吗,这个道理她婆婆很明白,为什么还要让她辞职呢,她感到婆婆真的是太自私了!她不动声色的暗地里托人找保姆,可是却一直没有合适的。没法晓菲又认真的思考了婆婆的建议,觉得婆婆说的也有些道理,本来要上班也有为了让家庭开支更充裕的原因,毕竟养个孩子花费是巨大的,而且哪个妈妈不想亲眼见证孩子长大呀,于是递交了辞职信,开始了“全职太太”的生活。
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婆婆给她第一笔钱时告诉她,以后两家合在一起过,由她做饭,反正她在家闲着除了带孩子也没什么事。从此每天她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还是最后一个吃饭的,她娘家妈看不下去,有时不上班休息的时候就过去帮忙,腾出时间让女儿睡会觉。
一天中午,孩子睡着后,她和娘家妈刚想坐下吃口清静饭,谁知门忽然打开了,一向中午不回家的婆婆站在门口,看到她娘俩后脸色很僵硬,象征性的打了招呼,开口道:亲家来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然后瞥了一眼饭桌,有些吃味的说:闺女就是不一样,自己妈妈来了,做了一桌子美味,还是生闺女好呀!听了这话,晓菲的妈妈坐立不安,饭也没心吃,连忙告辞了。
晓菲心里那个难受呀,气也不打一处来,对婆婆辩解,她妈怕她辛苦,特意过来帮帮她!不说这个还好,一提这话,她婆婆火冒三丈的质问:你在家不工作,伸手吃闲饭,每月拿着钱,还觉得辛苦,那我们这些整日奔波在外,挣钱养家的人不辛苦吗?我挣钱是给你和孙女花的,不是让你孝敬外人的......
就这样婆媳关系再次僵化,矛盾日益加深,在婆婆眼里晓菲成了“寄生虫”,她每月挣钱给晓菲花心里非常的不平衡,就给晓菲增加了工作量,晓菲实实在在的变成了两家的“保姆”,非但如此,还对晓菲横挑鼻子竖挑眼,看她干什么都不顺眼。这样的日子能幸福吗?
晓菲提出工作,孩子由保姆照看,费用她自己承担,可是话一出口,立即遭到全家人反对,一来,孩子和她习惯了,除了她谁也不找,到时肯定会哭的很伤心,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二来,现在的保姆没有责任心,到时有个差错怎么办?
想来想去,晓菲最终打消了工作的念头,为了孩子能快乐的在妈妈的怀里长大,她只能选择继续忍气吞声的过日子。末了,她不无感慨的说:真希望自己的婆婆是个踏踏实实的工人或者乡下人,能安安分分的享受祖孙乐,让她能重归职场,做个独立的女性,全职主妇的生活真的是过够了,看别人脸色的日子真的是窝心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婆媳关系永远是个头疼的话题。晓菲希望自己有个普通的婆婆,没钱不要紧,关键是可以帮着看孩子,省去她一大块心事;而有的儿媳却不希望找个农村婆婆,觉得生活习惯相差太远,更不愿让老人看孩子,这还真是每个人的想法千差万别呀!
作为全职主妇,我很理解晓菲的心情,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是个琐碎的又不为人理解的工作,每天操劳却被人误认为不用上班多好呀,那是在享福!在家呆久了,心中总会生出怨言,这时真的是希望有人能帮帮自己,让自己喘口气,于是晓菲才会想到,如果婆婆很平凡,自己就不用憋在家里了!
做儿媳的肯定希望老人在生活上能帮一把,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甚至也是人之常情。如果遇到婆婆没有这样的意思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呢?就像晓菲,如果她婆婆没有退休,如果她婆婆从未表示过帮她看孩子,那么她的期望和失望是不是会小些呢?那她辞职做全职是不是就不会觉得憋屈了呢?老人也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家庭和睦还是尊重他们的选择比较好。
不难看出,晓菲和婆婆最大的矛盾来源于经济的混淆。虽然婆婆曾经承诺过,可是婆婆毕竟不是妈,当妈的愿意为孩子劳苦,可是婆婆不一样,时间久了,她感觉自己赚钱给媳妇花实在不公平,当然会对媳妇挑三拣四。加上亲家“出入自如”,试想,哪个婆婆愿意被亲家看成“虐待狂”呀?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你确实沾了婆婆的,所以面对人家的冷嘲热讽,只能忍气吞声了。由此可见,婆媳之间无论什么时候一定不要扯上“金钱”的关系,在钱上还是分的清楚些的好,这样面对无理的要求,你才能理直气壮。我建议,晓菲还是搬出来自己过,不要再接受婆婆的“工资”。
婆媳关系真的很难说清楚,不过我觉得对待婆婆,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千万不要期望太高,就因为期望太高,失望才会太大,和婆婆相处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