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盘点女儿的三次意外

(2011-12-16 00:09:04)
标签:

育儿

giada的点滴

感悟

分类: giada的点滴

盘点女儿的三次意外

 

    女儿马上11个月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劲力保护女儿不让她受到任何的意外或者疼痛,可是仍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三次让我极为后怕的事情,虽然是意外但是也和我的大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女儿四个月鱼肝油胶囊掉入嘴里

    女儿自出生一直在吃鱼肝油(维生素D),还小的时候是滴剂,所以每次滴到小勺里灌下去,快四个月的时候,医生改为了胶囊,我于是处于省事,每次直接咬破小口挤到女儿的嘴里。一天晚上,和平时一样在女儿睡前,依照惯例洗漱更衣,然后服维他命D,也像往常一样,由老公抱着她,那晚她哭闹不止,于是老公只能按着她,让她仰头看灯,我咬开胶囊,将液体挤到她的嘴中,不知怎的胶囊竟一下掉入她的嘴中,我和老公对望了一下,老公急忙将她调转过来头朝下,我拼命地捶打着她的后背,老公疾呼着:apri bocca,apri bocca(张开嘴),我也同时高喊我妈求救,大约三四秒钟的时间,胶囊被拍了出来。老公急了一头汗,而我却一时望着老公苦笑,我想当时自己变傻了,也不知道该是什么样的表情了,只是觉得欲哭无泪,事后妈妈说当时我的脸一阵黄一阵白。即使现在回想起来都让我不寒而栗。

    女儿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以为是在给她开玩笑,所以看着我们一直笑,高兴的不得了。随后我抱着不知所以然的女儿来到卧室,抚摸着她的头,泪水不自觉的涌了出来......心里也不停的自责:我的女儿,你要是有点什么事妈妈该怎么办呀,你就是妈妈的生命,妈妈的一切,妈妈应该用生命爱你,保护你,可是今天...这件事给我狠狠的敲响了醒钟:当妈的在带孩子的时候千万不可图省事。自那天后我也再也不敢如此的大胆了,还是乖乖的挤到勺子里喂她。

 

盘点女儿的三次意外
二,女儿五个月第一次摔下床

    五个月初女儿刚刚学会翻身,还不能连翻,早上看女儿睡的还香,我就先起来了,心想女儿即使醒了也没关系,这么大的床她翻一个身也不会掉在地上的,扔下她我走出去和妈妈聊了没几句,就听到扑通一声,接着传来女儿的哭声,我冲到房间后发现女儿头朝下蜷缩在地上,我抱起女儿自己也开始哇哇大哭,担心她摔坏了。查看一番后发现女儿没有摔到任何的地方,只是那一天精神有些紧张,把她吓坏了,也不笑也不哭非常的安静,好在后来又慢慢的恢复了。那次又是自己过于麻痹了,精神上太放松了,我分析是女儿翻过身后不停的挪动,才慢慢的掉在地上的。正好天热了,我就索性打了地铺,只要女儿醒来了就马上把她放在地上,再也不敢把她单独的扔在床上了。

    孩子到了翻身的阶段,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能把孩子单独放在床上,因为我们无法判断孩子是不是会在下一秒钟学会了某种技巧,所以孩子还是在安全的地方在我们眼底下最放心。

 

盘点女儿的三次意外
三,女儿八个月在我的眼皮下掉下床

    自从有了女儿摔床的记录后,我一直好好的看守,尽量让她在地上玩耍,在床上陪她到醒来。可是八个月的时候,却又发生了一件让我后悔莫及的事情。早上女儿很早就起来了,而我还正处在萎靡的状态中,由于很久以来自己晚上都不能睡一个好觉,所以早上总是会迷迷糊糊的,这时我的眼睛一睁一闭的打瞌睡,不过却下意识的用手拽住她的脚,让她不逃离我所能接触的范围,只在一霎那间,我忽然听到咣当一声,半闭着的眼马上睁开了,第一个反应是:坏了,女儿掉下去了!这次女儿的头上摔了个大包,我打开灯抱着女儿虽然没有和前两次一样痛哭,可是心里却极为的难过:我感到我也就是闭了一秒钟的眼,谁知却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才想到之前曾看到有关的文章说:宝宝摔床的的时间一般是在早上9点钟以前,因为这时候父母由于疲劳睡意正浓,所以在疏忽的状态下很容易导致宝宝掉下床。那一天我着重处理女儿头上的包,先是马上用冰冻的小勺放在大包上冷敷,然后24小时后改热敷,第二天就好的差不多了。

    看来带孩子自己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也是不行的。后来我立即让老公安上了小床,早上如果女儿醒的早而我还想再躺一会时,我会把女儿放到小床里让她自己先玩一会,我趁机可以再伸个懒腰,不用担心再发生以上的事件了。

 

盘点女儿的三次意外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女儿让我担心的事还有很多,不过我都及时的做了弥补所以没有造成很大的遗憾,只有这三次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不能忘记,也时刻提醒自己:育儿的路上多波折,但是自己必须要小心再小心,把能想到的预防在前头,千万不可存有丝毫的侥幸心里,疏忽大意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