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前接到卫生所的来信,通知6月28日早9点半到11点半打预防针,这是giada第二次打针。
三个月前giada第一次打针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早上我们来到诊所,拿号,填表,排队,因为那时天气还有些冷,加之流感又在流行,所以我把女儿和姥姥留在车上,自己进来出去看号码。终于把giada放到了诊断床上,她好奇的打量着房间,还对所有的人报以微笑,就在兴奋的时候,忽然哇的一声尖叫哭了出来,原来第一针已经扎了进去,随着针头的拔出,哭声也稍有减弱;在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的时候,第二针又结结实实地跺在腿上,哭声立即变得惊天动地,看得我也是双眼含满了泪水。想来这是giada自出生以来第一次受到这么大的委屈,以至于在吃奶的时候仍然看着我撇着嘴抽泣,在之后的一星期中,也时常会在睡梦中惊醒,想必还是给她留下了些许影子。
随后我又顺便带女儿去了一趟超市。傍晚十分,giada开始发烧,到了8点半左右,烧到了近39度,马上按医嘱服用了18滴达克毗邻滴剂,同时感觉到她的手脚冰凉(宝宝发高烧前的预兆),于是用小被抱住她,她乖乖的依偎在我的怀里,不哭也不闹,还时时给我一个婉约的微笑。我开始自责:真的不该打完针后带她逛超市,不会是又受凉了吧,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当妈的实在是太不该了。4个小时后体温一直没降,不过好在也没再升高,继续服药,整晚我就像搂着一个小火炉。早上体温下来了,可是中午又高了上去,就这样时高时低的持续了两天,我也自责了两天,终于在第三天giada有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不知道这一次giada又会怎么样?不过在接到通知之后,我便开始注意不让giada感冒。
28日早上,我收拾完毕后,10点多钟从床上抱起还在熟睡的giada,洗脸更衣一番折腾后出门。卫生所离家很近,开车只有5分钟的时间。镇子小就有这样的好处,近便,看儿科,妇科,抽血,预约都放便,而且不用排太长时间的队。虽然如此,不过到了卫生所,过道两边也已经坐满了孩子和家长。而且清一色的女孩子,这几年意大利女孩子出生率也超过了男孩子,门口贴的几乎也都是粉红色的花。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熟练的拿号,填表格后,抱着女儿坐在椅子上等待。
等待时,giada左顾右盼,很兴奋。

轮到giada了,我真为她捏把汗。男护士接过疫苗注册证,熟练地拿出针剂,把上面的条码撕下贴在注册证上,这时的giada左看看右看看,小脑袋不停地转来转去。准备就绪,我把giada放在诊床上,一位年轻的女护士按着她的腿,我则按住她的双手,在我还没有来得及安抚女儿的情况下,一针已经进去,可想而知的结果,哭声顿起,紧接着左腿又来了一针,两针打完了,giada的哭声也基本没有了,当我把她抱起来后,本来已经要破涕为笑的她,看到了正在录像的姥姥,这下又不知触动了人那根神经,于是又是一阵哭诉。
走出诊室giada连声高叫,甚是刺耳,意为:我要吃奶!过完奶瘾后冲着我笑,刚才的事看来已经忘记了,真是长大了,皮糙肉更厚了,只一会工夫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了,害得我事先一直在担心如何安慰疼痛难忍的她。15分钟的观察时间一到,接受了上次教训的我马上抱着女儿赶回家。
吃完奶,立刻神采飞扬!

姥姥抱着giada准备离开。
下午giada一切正常。
5点多钟,她自己开始感到不舒服,赖在我身上懒懒的样子,有时还会哭闹。
6点多钟我开始做饭,姥姥给她试表,37.5度,身体开始发热。
7点多钟小脸通红,坐在餐椅上一声不吭的看我们吃饭,可怜的模样。

8点多钟我把她抱到床上,她自己趴在床上难受的闭上眼睛,像只小猫咪。

9点,小睡了片刻后自己醒来,洗脸换衣,体温38.2度,开始升高。换过衣服等妈妈。

看来还是有些耐受,所以开始烦躁。

9点半喝奶睡觉,心跳加快感觉有些呼吸困难,嘴里一直不停地哼哼,像个病痛中呻吟的大人,我和她爸起初很担心,不过慢慢地她倒也睡着了。
10点半测体温,38.7度,我赶快准备了24滴达可毗邻滴剂(体重1公斤用3滴),她爸把她叫醒,迷迷糊糊的喝了进去,没有一丝反抗,看来是没有了力气,然后又喝了几勺子水,躺下继续睡。
12点半,试表37.8度,还好没有再升。整晚除了喝奶睡得都还安稳,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早上5点半体温37.2度,仍有低烧。
7点半37.7度,继续升高。
10点半38.2度,及早用药喝水,以防升的过高,然后睡觉。
孩子毕竟是孩子从来不装病,稍好一点就开始活蹦乱跳。不过一会后,就又睡着了,看来是恢复期的养精蓄锐时间,这一觉睡了足足两个半小时。睡醒后大病痊愈恢复正常。

醒后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哎,总算熬过去了,如果能研制出打后不会发烧的疫苗,使宝宝不用多受罪,那该多好呀!
每个宝宝的体制不一样,所以反应轻重也不同。不过在这也为所有的新妈妈提个醒,以供参考:
1,因为多数疾病的潜伏期为2个星期,所以在打针前两个星期,一定注意卫生不要让孩子感冒着凉,影响注射。以免在注射后因为发烧和其他病症混淆。
2,打完针后,不要进行剧烈活动,应立即回家静养。
3,发烧时正确使用退烧药。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度,一般不需要用退烧药物,但应该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超过38.5度为防止发生热痉挛,在医生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治疗,或采用物理降温,如用75%的酒精或温水擦腋下、腹股沟、手心、脚心等血流量丰富的部位,也可以帮助退烧,而且效果很好,但必须注意要边擦边注意给患儿随时盖好,以免受凉。
4,发烧时要减衣服,不应采取捂汗的办法降体温,因汗水流失过多会使患儿感到疲惫无力。中医认为损失大量津液,反而对患儿恢复的利。
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通风,室温不要过高,同时,不要让过堂风和空调直吹宝宝。
6,超过两天宝宝发烧不缓解,要配合医生,做好其他各项检查,早日找出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对症治疗。
7,要让宝宝多喝水,母乳喂养的妈妈更应多喝水,因为此时宝宝体内急需水分,妈妈多喝水,宝宝只喝母乳也是可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