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妈妈已和我们生活近一年了。当初只是接妈妈来旅游和小住,谁知妈妈刚来没几天,我便发现有孕在身了。计划不如变化快,妈妈也只能打起长住的谱,开始是照顾有身孕的我,现在是照看可爱的小外孙女。
自此也就开始了中国丈母娘和洋女婿生活在一起的日子。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两个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两个不同思维的人,更甚的是两个不同语言的人,却为了他们心中所爱的人生活在了一起,想一想也确实有些了得。
语言不通是最大的难题。遇到我不在场的时候,可就苦了这俩人。妈妈刚来头几天,一天晚饭时,这俩正在吃意大利面,忽然我听到妈妈连连叫:“(俺)够了够了”,我忙跑去只见妈妈的盘里又堆出了一座“小山”,原来,洋女婿要给中国丈母娘添饭,而中国丈母娘却说够了,即为吃饱了,女婿却听成ancora(发音与俺够了相似,但是意思却相反是还要的意思),于是丈母娘一直喊,洋女婿一直添。我对两人解释后,他俩哈哈大笑。勤俭节约的妈妈不肯浪费粮食,于是又都吃了进去,那晚我真替她的胃担心。当然,现在的丈母娘已经懂得说:basta(够了)!
都说肢体语言是世界通用语,可是也有行不通的时候。怀孕初期,我身体极为不适,一日为了肚中的宝宝买来小沙丁鱼,因为看到报道:怀孕时应多吃小鱼尤其是小鱼头既补钙又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于是妈妈闷在厨房里煎了一下午,而我因惧怕油烟躲在自己的房间。晚饭时,只有丈母娘和洋女婿,丈母娘用手指了指鱼头,做掰断的手势,然后一只手指着洋女婿,一只手放在嘴边摇摆,最后嘴里说:“啊毛来”(amore,亲爱的,这是我和老公之间的称呼语),洋女婿虽不明其意,但也连连点头,于是把平日根本不吃的鱼头勉强咽下,然后跑来告诉我:我不知道你妈妈是什么意思,可能是让我把鱼头也吃了,我只好勉为其难了!我喷笑出来:傻瓜,那是我妈让你把鱼头掰下来留给我吃。瞧,看来手势也有不中用的时候。
说起饮食,那更是一绝!孕期赶上我不能做饭,这下可苦了他俩人,一日丈母娘准备了炒肉丝做面酱,为了拌面里面放了很多酱油,虽然颜色较深些但是味道还不错,洋女婿一看大惊,生气道:“这是什么,你们什么时候挖的虫子,你们怎么能让我吃虫子,我不吃虫子”。原来他把细细的肉丝当成了不知名的虫子,而后又想到联在中国我津津有味地吃蚕蛹的事情,于是害怕的大叫,当然那晚他也只能吃白面了。现在想想当时他委屈气愤的模样也着实好笑。可是现在的洋女婿却也渐渐吃上了饺子,包子,烙馅饼,丈母娘得意的打电话到处宣扬:洋女婿这就快变中国女婿了!
说起洋女婿也还算不错。陪着丈母娘旅游充当司机,携丈母娘一同验血吃早餐(这俩人血脂都高,要定期化验,也可谓是病友啦),带着丈母娘去意大利的“栗杭公社”捡栗子,哄得丈母娘只喊:长这么大还第一次亲手捡栗子,感觉真好。母亲节,陪丈母娘一同摘槐花,当然回来后丈母娘烙了槐花鸡蛋饼犒劳洋女婿,虽然第一次吃,但是表现还不错.....
周末去湖边午餐,中国丈母娘与洋女婿的合影
母亲节中国丈母娘和洋女婿摘槐花
这不,前些日子,丈母娘要学种地,洋女婿立马收拾荒废了多年的菜园子,翻地,刨地俩人忙的不亦乐乎,可是一会问题出现了:洋女婿拿起地上的种子随手就要撒,丈母娘大喊:不不不,接着抢了过来,嘴里还在叽里咕噜的说着,洋女婿以为他拿错了,顺手就又拿起一包,接着丈母娘冲过来又抢下,搞得洋女婿丈二和尚摸不到头只好嘟嘟囔囔扫兴而归,很是不解和气愤。原来,丈母娘是不让他把种子全撒到地上,这样太浪费,要一个坑一个种的埋。看来俩人还是有待沟通的。
话又说回来生活中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giada刚出生时,这俩人互相看不惯对方:丈母娘哄孩子洋女婿嘟囔;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洋女婿抱孩子丈母娘看不惯:孩子这样被他抱着不舒服。弄得我只好说:你们谁也别说谁,孩子由我自己看。当然,慢慢地丈母娘学会了“让位”,只要洋女婿在家绝不抢孩子,织衣服,浇花,弄草,锄地自得其乐,甚是悠闲;渐渐地洋女婿也懂得了“享受”,其实有了母娘他就能安心的吃饭,不必担心孩子哭闹而影响了食欲,何乐而不为?
giada开始认人了,自然认得姥姥比爸爸要多些,于是俩人又免不了一番较量。洋女婿抱着女儿,女儿哇哇哭,丈母娘马上接过来,giada破涕为笑,让洋女婿甚感丢脸,于是再抱,故事又再重新上演;洋女婿伤心难过不服输,丈母娘暗自捂嘴偷偷乐!现在对于giada爸爸姥姥一个不能少,只是到了晚上只能找妈妈。
就在几天前又发生了一件事。下午我们开始做giada游泳前的准备工作,泳池放在露台上,可是水并没有晒热,于是只能舀出冷水再添热水,丈母娘怕水浪费一边舀一边浇花,可是一个不下心水溅到了地上,洋女婿看到后,边擦边数落起来:“这是怎么弄得,还没开始游就已经搞得乱七八糟...”弄得丈母娘也很是委屈与生气,
我看着自己的妈心里也不是滋味:我妈年纪也一把了,从没有当过家庭主妇的她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鬼地方,说白了还不是为了我,为了孩子,再白点也是让你这个洋女婿没有太多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呀,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人,可是今天却遭到这样的待遇,越想越是不舒服。于是我也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嚷道:“够了吧,就这么点小事,你还没完了,要是看我们娘几个不顺眼我们立马走人。”被我一喊,洋女婿愣了一下解释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到处是水,如果一会进屋肯定会把地弄脏的。”我知道,老公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人,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无恶意,说过也就过去了,可是刚才真的让我也控制不住了,毕竟那是我妈是长辈还是他的丈母娘呀!我接着转身去劝生气回屋的妈妈:“别多想了,他并不是有意针对你的,要不我让他给你赔不是?”妈妈连声说:“不用不用,过去就过去了,算了吧!”话虽这样说,但是还是有些想不开。
罢了,我也不知道该再怎么做了,一边是老公孩子的爸,一边是妈妈,他们都是我最亲的人,如果他们之间发生了矛盾,我该如何是好呀,这就像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让我无从下笔。还好,晚上当大家出去吃饭时,看到俩人乐呵呵的样子,想必刚才的不快也已经烟消云散了,全家又恢复了往常的和睦!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巨头,越是亲来越是吵。由此可见,中国丈母娘和洋女婿越来越像一家人,本来吗,相处得越久,亲情也就越浓厚,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走到一起就是一家人!家人间偶尔的争吵也是再合理不过的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