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招教你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2018-12-15 14:20:50)
标签:

幸福的智慧

如一老师

分类: 生活

父母总希望将最好的东西给到孩子;同时,又害怕这种爱会演变成溺爱,让孩子变得索求无度,奢侈浪费。于是,在这种挣扎之下,很多父母都会在满足孩子物质要求的同时,一边灌输金钱来之不易的观念。

 

但你知道这种做法,非但不能让孩子理解你的用心,反而会对孩子未来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吗?在《幸福的智慧》课堂里,如一老师曾指出过,“这种做法非常有害,母这样做传递给孩子的并不真的是感恩、惜物的观念,而是一种负面的匮乏感,这种匮乏感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一、不把孩子养成富裕的“穷人”

我们常常看见身边有这样一类人:生活上非常节俭,他们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终于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赚了不少钱。本以为条件改善了,他们花钱可以大胆一些,善待自己一点。然而,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抠门”,宁愿把赚来的钱存进银行,或者去购置房产、做其他投资,就是舍不得给自己、给亲人花。

 

最初之时,我们总以为是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才逼迫他们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他们成长的环境在当时还算得上是小康家庭,但是由于父母从小就给他们灌输“赚钱很辛苦”的观念,导致他们对金钱有恐惧感和匮乏感,所以即便是在成年事业成功了之后依然不敢花钱,有钱时也会在脑袋里勾画出未来某一天没钱的贫困生活的画面,他们只有不断的存钱或者投资让钱生钱才有安全感。

对未来生活未雨绸缪也没什么不好,可如果一味的存钱、赚钱而不花钱,哪里还有生活质量可言?亲情、友情、爱情靠什么来维系?在经济社会,尽管所有情并不是全靠金钱来维系,可少了金钱,所有情也只能是天方夜谭。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幸福指数也跟着一路下降,不少人调侃这类人“穷的只剩下钱了!”。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

 

二、科学的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

享得乐中乐,定成人上人。父母想要满足孩子的物质条件,首先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赚钱是很快乐的。给孩子花钱的同时让孩子知道其背后的价值,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才能能超越大部分人,比大部分人富足。具体操作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购买东西时应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而不是其主观愿望。
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家长可以选择只在节日或孩子过生日时为其购买礼物,其他一切东西均由孩子自己购买。


因为生活中,相当多家长认为,书(在合理的范围内)是一项必需品,与孩子是否想要无关。同样,孩子每个季节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衣物。而这完全忽略了“想要”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只有慢慢培养孩子的生活常识,确定什么时候可以把‘想要’转化为‘需要’。才能让孩子意识到哪些部分是必要的,进而逐步培养孩子的正确消费观。

2.
将零花钱用作一项教育工具。
一旦你为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零花钱或许可以成为你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的工具。给多少零花钱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家庭经济条件和你们家对“需要”和“想要”所下的定义。

如果你的孩子想用他的钱购买一件在你看来毫无用处的东西,你是否能做到听之任之?“你这时可以问孩子,‘你真的想买这件东西吗?’但如果孩子非常看重这件东西,你就不要发表意见,让他们累积这些无用之物。”


孩子不可能在几周或几月内就转变为理财专家,但通过给予他们自我决策的权力,并让他们运用这种权力,孩子们的理财能力将随之改善。“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中使用手中的真金白银,是再好不过的理财课了。”

3.
判断你的孩子是善于花钱,还是善于存钱。
仔细观察你的孩子:她是否天生就是一位极具自律性的存钱者?如果是的话,你需要问她一些问题,了解她存钱的目的。这样你就可以确定你对她想买的东西没有意见,也可以通过这种交谈,向她传授一些简单的研究和计算方法——这件东西多少钱?你是否能够在其他地方找到更便宜的东西?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花钱,你就需要调整一下你的反应。你不应该唠叨个没完,而应该带孩子去了解他的玩具库,看看那些玩具已经被他抛弃,而曾经也为他付出过极多不必要的金钱,让孩子意识到这其实就是一种浪费。


4.
消解玩伴压力
特别小的孩子经常能够感受到拥有许多东西的玩伴带来的压力。如果你的孩子因另一个孩子有一件他没有的东西而万分沮丧,不妨提醒他注意他可以做其他孩子无法做的事情。

比如,他可以随同旅行足球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出外旅行;他可以去参观爸爸或妈妈非常酷的工作场所;你们一家人正打算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一次特殊的旅行;抑或,孩子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有独门绝招,能够为他造出某种特殊的玩具。

 

三、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你按照上述要求满足了孩子的物质要求,其实对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已经成了一半,因为在孩子的意识里已经建立起一套“需要”与“不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就应该做细节着手了。

 

1.要带孩子去超市,培养孩子对钱的基本认识

在超市挑选物品的时候,不妨带着孩子体验整个购物过程。妈妈可以随便指几件物品告诉孩子这些价格都不一样,给阿姨结账的时候我们要掏合适的钱,不然阿姨可是要生气的。父母挑选完之后,交到孩子的手里让他自己和收银员交流。带孩子去超市他心里会有个印象,原来拿了人家的东西,我们也要平等的付出一些。不一样的物品,不能给一样的钱。

 

 

2.玩货币游戏,让孩子意识到钱的等同价值

妈妈可以找出各个面值的钱币摆在孩子的面前,问他发现了什么没有。妈妈这个时候可以指引这孩子,告诉他颜色是不是不一样?大小是不是不一样?告诉绿色小的是一元、绿色大的是五十、黄色是二十、红色的则是一白。如果孩子还是没有概念的话,妈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拿和同等价位的钱币对应一下。告诉他,这个玩具这个钱能买到,那个玩具那张钱才能买到。在和孩子玩游戏的同时,他对金钱的大小也会有个模糊的印象了。

 

3.给孩子买个存钱罐

孩子大一些了,妈妈就可以给孩子自由理财的小小权益,比如说你的压岁钱或者零花钱自己保存吧,你想买东西可以使用自己的钱了。孩子有钱了就会把它放到存钱罐里,想买吃的就从里面掏钱,他心里想要花自己的钱买去东西,肯定就会有点犹豫不舍得了。爸爸妈妈这样做也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品德。

 

4.不要欺骗孩子

就像前面提到的,不要一味的以没钱来搪塞孩子,宝爸妈要实事求是的告诉他。如果遇到孩子想买的物品,妈妈不想给他买,不要说“宝宝,妈妈没有钱,我们不能买”而应该直接告诉孩子原因“这个玩具你已经有一个了,我不能给你买。”“在这个商场里买这个玩具很贵,我觉得不值得。”妈妈越真实的给孩子介绍金钱的价值,孩子就越早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注意:培养孩子金钱观的时候,家长不可以胡乱买卖,造成孩子的虚荣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