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大学语文
(2012-05-22 15:23: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篇章 |
别了,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课程,乃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功课。在这一年的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间得着很多。大学语文,讲的就是文学,就是在这个世界上面的学问,讲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各样的道德问题,还有的就是人他们自己理想生活的追求,自己对于人生的反思,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这个国家社会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的一种思考和反省。所以,她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她的覆盖面是非常的广大的,她的各样的观点是五花八门的,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学习的过程中间,沈老师,带领着我们领略了中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寥寥数语,却是讲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带着我们看了现代文散文中间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色;使我们看见了诗歌中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情;在祭文中间我们怀念了我们已故的亲人,或者往昔的好友;在应用文中间,晓得严谨作风的重要所在!
在这个临近期末,临近和大学语文说离别的时刻里面,在深切的诉说:“别了,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看似简单,但是有时不简单,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在现在世界里面的每一种成型的语言中间,不可少的就是关于本国语言的的一门课程,这不仅仅是包含语法,还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每一种的语言中间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是其他的语言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就像,我们中文的文言文以及我们文字的简练程度是其他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在联合国的下发的公文中间,用各国的文字一对比,最薄的永远是我们汉语所写的文件!
中华语言中间的博大精深,乃是无法一一列举。而在我们的学习中间,沈老师带领我们领略了语言文字中间波澜壮阔,更是让我们领略这篇文章,这篇诗章背后的故事情节,或是凄美爱情,或是亲情不断,或者是作者的本人事略,更是让我们看见这些文章背后的隐藏的事情,而不会管中窥豹。
原来是我想要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间学习的是对于,文学的分析,文字之间的关系,还有文本间的关系,还有自己在写作上面能够长进,但是似乎沈老师很少讲这个方面。
其实我对于沈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起初是有新鲜感的,渐渐的觉得这个不是我想要的学习的内容。其实,我起初对于语文的学习乃是想要学习的内容乃是对于文章的词句分析,文法分析,对于自己以后写这样的文章,应该要怎么样去写。但是,老师几乎不讲这些内容,倒是讲了很多我觉得有点像是花边新闻的东西。渐渐的失去了很多的兴趣。但是,在后面我才猛然发现,原来沈老师不是为了讲文学而讲文学,而是讲人文,而不是那些在技巧上面的知识。很多的文豪、大师,他们在技巧上面登峰造极。但是他们的为人却是让人很不耻。我们在学习语文的目的不是去为了学习人的学问而去学学问。目的乃是在于怎么样在人的学问里面看到上帝的学问。因为人的学问是不能解决人生的问题,是无法满足人类的终极问题。
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里面我们看到了古圣先贤们在这个人生的旅途中间的寻求。但是,他们却无法寻找这样的真理。因为这个真理不是人自己找到的,乃是上帝赐下的。所以,在大学语文的课程中间,我最终还是明白了沈老师这样的上课的一个目的所在的。而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的肤浅的就对文学的分析。
所以,在这门中间,在这个回顾的时候,回想所上过的课程,现在的回顾在于这样的几个方面。
首先就是要对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认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的诸子百家,都要有一定的认识。这个认识乃是指正确的认识,而不是扭曲的认识。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乃是源远流长的。故此,需要在自己原来的传统文化上面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状况。这样我们就会对很多的问题进入深切的思考,而不是肤浅的认识。
其次,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要有正确的认识。死亡是一个非常刺眼的字眼。这个刺眼的字眼促使我们不去考虑这样的事情。但是,死亡是我们必走的路的。这个条路是无人可以避免的。我们很多的时候是在思考人生观。但是,我们需要更加的深入考虑的一种观念乃是人死观。因为有的人死轻如鸿毛,但是也有人死的重于泰山!这个其中的区别乃是在于我们对于死亡的一个认识。
再者,我们要正确认识历史,正确的认识历史上面的名人,并且对自己进行发丝,他的行为对我有什么借鉴的作用。怎么样认识历史上面争议非常多的人呢?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去认识历史上面几乎是一片批评或者一片赞美的历史人物。这个是非常重要。
我们也要有正确的婚姻和爱情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婚姻的成败决定了我们这个人生能走怎么样的程度。这个老师还没讲述,期待中间。
生活中间需要有严谨的态度。这个是很必要的。不严谨,那么就会在很多大额事情上面出问题。虽然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更是在人际交往中间要谨慎。这个要谨记!
大学语文的学习不是就这样的一年,乃是一生的事情。因为,沈老师教导乃是一种方法,而不是灌输的知识,就像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开篇讲述的,让我们的大脑成为一个燃烧的火把,而不是一个填充的容器。让我们在告别大学语文之后,我们的思维还是那样的在燃烧!真的成为一个不断新思维涌现的泉源。
别了,大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