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已出第一部书京东当当有售

无论出于研究还是分享的目的,地图都是展现“地缘”这一概念最好的平台。在网帖中,数百张自己制作的地图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然而具体到出版的环节,这些地图却成了最大的障碍,这个障碍并非来源于技术,而是来源于意识。大多数编辑并没有意识到,地图本身所承载的信息量要高于甚至远高于文字。很显然,在这种认知之下,你不可能要求合作者能够完整展现你的观点。同时,愈来愈趋紧的地图审核制度,也是很多出版社对含地图书稿,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
当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的编辑联系我,希望我加入他们筹划了几年的“地图会说话”系列丛书时,我们双方都发现,原来在这几年当中,其实彼此都在往一个方向上做着探索,接下来的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在整个市场上鲜见附地图书籍的情况下,本书能够有近60张地图过关,着实是要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图书部编辑们的努力。
当然,地图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地缘”才我真正想表达的视角。无奈这个视角与“政治”捆绑的太紧,而这次出的部分也的确关乎地缘政治理论,关乎大国博弈,因此Z审又成了必须过的另一关。好在这书稿在WJ部呆的时间,虽然几乎成了一个纪录,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有关部门只是对文字做了点技术性的修正,并没有对观点做出任何要求。比如大家在讨论南海时,习惯使用“九段线”一词,正确的用法应是“南海断续线” 。
没有时间是会被浪费掉的,《地缘看世界》一贴这些年来经历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大历史也好,地缘视角也罢,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至于说7年多前写的东西,有多少已经验证了,又有多少可能在将来得到验证,相信都能够在这本层层审核的书中找到答案。
温骏轩
前一篇:【转】地二百一十九节中南半岛
后一篇:【转】第二百二十五节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