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克拉姆斯柯依:《月夜》赏析   撰稿:袁野

(2011-07-12 23:57:32)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术欣赏专栏
http://s9/middle/7fdf4fc9he8ecda11aa18&690  撰稿:袁野" TITLE="克拉姆斯柯依:《月夜》赏析   撰稿:袁野" />

http://s13/middle/7fdf4fc9he8ecda11aa1c&690  撰稿:袁野" TITLE="克拉姆斯柯依:《月夜》赏析   撰稿:袁野" />

克拉姆斯柯依(Иван Николаевич Крамской)是 巡回展览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其艺术见解在当时俄罗斯画家中有颇大影响。

1837年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出生在俄国中部伏龙涅什省奥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个贫寒的市民家里。童年当过听差和乡里的记事员,1853年随一流动照相师修理底板,因一偶然的机会来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克拉姆斯柯依的画誉逐渐响誉全国,生活得到了该善,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为了富足,整天不停的画,以至未到50岁就已衰老多病。1887年,在给一个叫拉乌赫普斯的医生画肖像时,倒在画前,离开了人世。

克拉姆斯柯依的肖像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革,正如评论家所言:可以构成一个展示十月革命前夕从事民主进步事业的杰出艺术家和卓越的活动家的画廊,这不仅仅是克拉姆斯柯依的光荣,也是肖像画的光荣

克拉姆斯柯依他是肖像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创作了一个俄国作家、画家和社会活动家画像的画廊:托尔斯泰、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希施金等。他善于描绘人的内心情感和复杂心境。

他的名画《在荒野中的基督》、《列夫·托尔斯泰》等都以深沉的目光和真切的面部表情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作为肖像画家的克拉姆斯柯依,始终注意对人的外貌、人的头部和面孔,特别是眼神的刻画,他所画的肖像,目光总是盯着观众,这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克拉姆斯柯依不仅是画家,还是杰出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他的创作中,非常注重艺术的民族风格、独创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对俄国画坛和青年画家影响很大。

《月夜》这是一幅被人誉为爱情诗的油画,它继承了俄罗斯艺术的民族性与文学性,叙述了一个美丽的故事。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这样的时刻,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少女,独坐池塘边的长椅上,她面前的池塘中漂浮着睡莲和菖蒲。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向往,使人陶醉。

1871年,克拉姆斯柯依在首届"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画展上,展出了他的一幅题为《五月之夜》的油画。描写了一个在农奴制摧残下溺水自尽的姑娘的幽灵,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显现于湖边。那是一个极为哀伤的形象,色彩与构图都富于魅力。由于那次成功,十年之后,克拉姆斯柯依又画了一幅富有诗意的油画,这就是我们要欣赏的这一幅《月夜》。

  《月夜》它有着俄罗斯民族性和文学性,与画家九年前完成的那幅《五月之夜》,可称为姐妹篇。在《月夜》中,画家用银灰色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这里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作背景,它象神话一般,蔷薇花丛的幽香沁人心脾。一个穿白色衣裙的美丽姑娘,独坐在池塘边的长椅上。池中漂浮着洁白的睡莲和墨绿色的菖蒲,周围的色彩与姑娘的情绪配合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园林,恍若仙境,使人向往,又使人陶醉。画上的主人公对眼前的事物无动于衷,她已沉入回忆之中,脸上略带忧伤。此情此景,使人们想到屠格涅夫在小说《僻静的乡村》中所描写的情景,不过它决不是小说的注脚。

  克拉姆斯柯依的画誉很快传遍全俄国。他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有了一间条件优越的画室,在乡间还盖起了豪华的别墅,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人们用高价订购他的油画,显贵们以上宾待他。为了富足,他整天不停地画,精神疲惫不堪。还未及50岁,就已衰老多病。1887年,他正在给一位叫拉乌赫甫斯的医生画肖像,突然倒在画前,离开了人世。画家的晚期虽减弱了他先前的革命锐气,但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绘画不能忘怀于他。

  《月夜》是一首恬静美丽的人生诗篇。画家运用银灰色调来渲染月光笼罩下的夏夜:林木丛丛,万籁无声,参天的菩提树伸向夜幕,蔷薇花散发出迷人的幽香,草虫在低声吟唱,池边有阵阵蛙鸣,在这寂寞的长椅上,斜靠着一位身着白色衣裙的少女,正陷入沉思遐想。路边杂草丛生,如镜的池塘里漂浮着洁白的睡莲,它与墨绿色的菖蒲相映成趣。迷朦的月光洒在大地上,透过林木空隙又散落在美丽姑娘的身上,使她显得格外皎洁明亮,这诗一般的境界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月夜》画家用黑托白之手法,通过对夜晚大面积的深色渲染,来反衬所要表达的主题画面,画面上那位坐在月光下的白衣少女,在夜晚深色背景的衬托下更显突出。使人们的目光视线不由自主地聚焦于这位迷人的少女身上,既平添了少女楚楚动人的魅力,又渲染了宁静月夜的静谧。在处理画面时,画家并未简单的以黑白对比了事,而是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柔和、统一的色调,去描绘画中的人物和花草树本,使寂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与周围的草木、少女的情绪配合得自然和谐。

    虽然作品名曰:《月夜》,但画面并没有出现明月,画家只是借少女那一袭白色长裙及绿地花木上所投下的月光,便营造出了充满温馨、朦胧、迷人、引人遐想的、静谧的月夜气息。这种独具匠心的绘画构思,更张显了画家对绘画艺术的独到之处。亦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