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赏析 撰稿:杨慧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术欣赏专栏 |
对安德鲁*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赏评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描绘的是身患小儿麻痹症而致残的少女克里斯蒂娜,她穿着粉红色的连衣裙在荒芜人际、杂草丛生的在草地上艰难地爬行的情景。这是一幅创作于1984年,长121.4CM,宽82厘米的油画作品,画中的人物是现实中的原型,据说克里斯蒂娜是怀斯远房的一个亲戚,因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而致残,但是,身残志不残,她的性格坚强、隐忍,从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她和弟弟阿尔,居住在离海岸不远的一座破旧的木屋里,姐弟两人很少与外界交往,怀斯的住所离她们的小木屋很近,所以画家经常会看到她的日常生活场景,她对生活充满着憧憬和热爱,经常在庭院里种一些花草,画家偶尔会看到她拖着残疾的身体为这些花草除草、施肥、浇水,这让画家非常佩服克里斯蒂娜的精神。有一天,她去木屋后面的山坡去拜望父母的墓碑,画家正好从自己家的窗口看到她的艰难的爬行过程,这令画家非常激动,激起创作的灵感。画家把残疾姑娘置身于苍茫的、寂静的凄冷草原环境中。风吹乱了她的头发,蔓草扎痛了她的手掌,她扬起满是汗水的头,拖着一双不听使唤的双腿,用瘦小脆弱的胳膊支撑着行动不便的身体,顽强地向前爬行。她看起来那么的无助,苍白的匍匐在草地上,看着就在不远处的家,流露出一种就要到家了的欣喜和渴望。整个画面画家用了全画的五分之四的空间去描绘荒芜的草原,远处的破旧木屋和近处的干枯草莽,是那么的清晰,使观赏者看后不经生出一种怜悯和凄凉的感受,这孤寂和空旷,隐藏的忧思深深的震撼着每一个人,包括画家本人,让人不禁心声恻隐,让人感伤。
创作此画的作者,是在1971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哈子福德的安德鲁*怀斯,有“乡情写实主义”画家之称,深受人们的喜爱。怀斯一家三代都是画家,父亲是著名的插图画家,儿子海姆斯后来也被培养成画家,兄弟姐妹中有三个也是画家,所以,怀斯从小就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尝试水彩画,直至逐渐全面掌握绘画的技巧。除了父亲的影响,怀斯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绘画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绘画界迅速的显现出卓尔不凡的艺术创作才华。
怀斯生活在现代的美国社会环境中,却不为现代物质文明所动,他热爱自己的故乡,一生都居住在故乡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郊外的查兹弗德村没出过远门;他始终不离开农村环境的描绘,毕生的创作激情都给了自己的故乡;他偏爱乡土诗情,终生都在尽情的表现田园的优美风光,自然的宁静优美。而和现代的许多画家相比,他比较传统,仍然使用亲手制造的几百年前先人用的蛋彩作画,执着地追求远离现代写实主义,不使用现代材料手段以逼真的造型再现他所感悟的人生和自然环境,因而可将其称之为美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是美国当今画坛中最典型意义的人物。他画中的一切形象都牵动着人们对往日的回忆,触发人们久已忘怀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性情。他的画对于生活在高度现代物质文明的美国人们看来就是一片诱人的世外桃源,满足了人们渴求重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使人从物质世界中重新找到了“原我”。 如此精确的造型和逼真的写实,可谓是写实画家,可他常常自称是抽象画家,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抽象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抽象主义都为了挣脱被描绘对象的束缚而采取了抽象方法。他的作品给人以形体的具象,而意境是抽象的:即在绘画中巧妙的运用写实主义与抽象格调相结合,表达那种孤寂和消逝的失落感。 因而有人称这位独特的现代派画家为“魔幻现实主义者”。
从他的代表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就能清楚的看到怀斯清新明晰的绘画风格,将写实造型与抽象格调的充分结合,保持了作品的纯洁性,又不失应有的娴熟的绘画技巧和轻柔的色调所表现出的应有的韵味和质感。就是这样一幅作品,你就能读出画家对人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层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生命的短暂易逝和脆弱无助的悲叹;就是这样一幅作品,不仅构图独具匠心,而且能让观者在惊叹画面的诗情画意后产生莫名的忧伤和怜悯。就是这样一幅作品,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人生坎坷经历的解读,一种似梦非梦的现实,一种现实的残酷写照,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这幅作品成为怀斯作为一个真正没过画风的著名画家的标志。
怀斯的这种绘画风格后来被成为“怀斯风”,是受了以爱德华•霍伯(Edward Hopper)为代表的美国地方主义绘画传统的影响,后来启发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的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绘画,他的这种宗教徒式的描绘美国乡间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房屋,每一处孤寂的画风,曾经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巨大的反响,无论他成功与否,总之,他的绘画风格从未被现代新潮所淹没,他仅仅是表现了独特的题材,在艺术的领域中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独树一帜,并没有违背现代艺术的发展规律,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也就是文革后,被介绍到中国,许多画家,突出的代表是具有抒情现实主义的油画家何多苓,被怀斯作品中流露出的人情味、人道主义和写实形式和抽象理念相结合的理念所打动,启发他创作了他的处女作《春风已经苏醒》,同样的草原,同样的一个孤单的少女,却表达了不一样的情怀。怀斯的绘画看后让人倍添乡愁,而何多苓的画却表达了文革时期的生活经历,顺应了当时的一种艺术思潮“伤痕文学”,相同的是让人看后图添伤感和引发深入思考,那种孤寂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