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需要新泰勒主义
(2012-06-23 21:53:11)
标签:
财经 |
分类: 精益管理 |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
...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最需花功夫,也是最艰巨的作,是“锤炼管理工序,苦练基本功。
纪律、规范、制度、程序等与现代化相对应的理念,远没有深入人心!
近些年来,很多企业掀起了学习和实践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热潮,核心竞争力、业务流程重组、战略联盟以及资源外取等等新潮的管理名词和管理思想源源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所熟知,并且很快在一些企业得以推行。但是,鲜有企业取得成功或者达到期望的结果,换言之,这些先进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在中国出现了“水土不服”,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从优秀企业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我们的管理基础与这些优秀企业的管理基础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即我们实行这些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条件并不成熟,例如,基础管理的完善程度、员工的职业化水平、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等。另一方面,任何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引入,对企业而言无疑都是一场变革,需要企业的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采取“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无疑只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
实际上,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到今天,绝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有着明确而清晰的理论发展脉络,我们梳理一下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就可以明白我们的差距所在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调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定量化,强调对工人的培训和训练。尽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最初受到了大量的质疑和批判,甚至今天还有人批评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忽略了人性的因素,但是,科学管理理论确确实实对当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为企业的管理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泰勒同一时期,法约尔、韦伯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当然侧重点各有不同。泰勒侧重的是通过标准化、定量化和对工人的培训直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法约尔侧重的是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韦博侧重的是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安排保证企业运营的精确性、稳定性和纪律性。
二战之后,管理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将战争时期的一些管理方法(如运筹学)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希望利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从提高效率的角度来看,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理论一脉相承,都是设法找到最优的工作方法,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理论更强调系统思想,充分吸收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最新成就,也更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过分强调劳动分工和局部最优化的局限性日渐显现,而业务流程重组强调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设计工作流程,追求和保持流程简化,让多项作业活动整合为一体,让工作在最适当的地方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西方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效率问题已经不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惟一要素了,企业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196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发展,早期的战略管理理论是强调通过战略规划的方法系统规划企业的竞争行动;到198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关注具体的竞争战略,波特提出了企业可以采用的一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和差异化),并利用价值链的分析工具对如何实施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1990年代开始,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关注企业内部独特的资源与能力状况,认为企业之间资源与能力的差异是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强调企业应该积蓄具有顾客价值性的、稀缺性和独特性的资源,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随着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因素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企业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才、如何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性假设理论、激励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因此产生。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不仅有明确的主题,还有清晰的脉络。效率、效果和人是管理理论与实践领域长期研究的三大主题,效率与效果是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而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必然要借助人来实现。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勾勒出西方管理理论的三大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下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如下表1所示。
按照上面所描述的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接受的西方管理理论都是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理论观点,换言之,中国企业没有接受过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洗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在接受管理理论上可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问题是,真的能够跨越吗?
表1: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20世纪20至40年代 |
20世纪50至70年代 |
20世纪 80年代 |
20世纪 90年代 |
新世纪 |
|
效率 |
科学管理 |
|
管理科学 |
|
业务流程 重组 |
电子化企业 |
|
效果 |
|
|
战略规划 |
波特竞争战略理论 |
资源与能力理论 |
动态能力、创新与创业 |
|
人 |
|
|
行为科学 |
企业文化理论 |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智力资本 战略HRM |
既然我们中国企业要补上“科学管理”这一课,那么就要思考怎么补的问题,对此,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部就班地补,重走一遍西方企业的发展历程;另一种就是将当代先进管理方法与科学管理理论融合在一起,实现“后来居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