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养生“服食法”精选
(2014-02-28 09:42:16)
标签:
健康 |
《本草纲目》养生“服食法”精选
一,白石英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心腹邪气,女人心腹痛,镇心,胃中冷气,益毛发,悦颜色,治惊悸,安魂定魄,壮阳道,下乳。
1.石煮猪肉法∶白石英一两,袋盛,水三斗,煮四升;猪肉一斤,同葱、椒、盐、豉煮,以汁作羹食。
2.石蒸羊肉法∶白石英三两,打作小块,精羊肉一斤包之,荷叶裹之,于一石米饭中蒸熟,取出去石,切肉,和葱、椒作小馄饨,煮熟。每旦空腹冷浆水吞一百个,后以冷饭压之。百无所忌,永不发动。
3.石煮牛乳法∶白石英五两,捣碎密绢盛,以牛乳三升,酒三升,同煎至四升,去石,以瓶收之。每食前暖服三合。
注意事项:凡服石并忌芥菜、蔓菁、芜荑、葵菜、荠 ,宜食冬瓜、龙葵,压石气。
【参考】颂曰∶古人服食,惟白石英为重。紫石英但入五石饮。其黄、赤、青、黑四种,本草虽有名,而方家都不见用者。
二,钟乳石
【气味】甘,温,
【主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本经》)。益气,
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久服延年益寿,好颜色,不老,令人有子。不炼服
之,令人淋(《别录》)。
【参考】时珍曰∶按∶范成大《桂海志》所说甚详明。云桂林接宜、融山洞穴中,钟乳甚多。仰视石脉涌起处,即有乳床,白如玉雪,石液融结成者。乳床下垂,如倒数峰小山,峰端渐锐,且长如冰柱,柱端轻薄中空如鹅翎。乳水滴沥不已,且滴且凝,此乳之最精者,以竹管仰承取之。炼治家又以鹅管之端,尤轻明如云母爪甲者为胜。
三,黄精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别录》)。补五劳七伤,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曝食之,驻颜断谷(大明)。
4.以黄精细切一石,用水二石五斗煮之,自旦至夕,候冷,以手 碎,布袋榨取汁煎之。渣焙干为末,同入釜中,煎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日三服。绝粮轻身,除百病。渴则饮水。《神隐书》
【参考】时珍曰∶黄精受戊己之淳气,故为补黄宫之胜品。土者万物之母,母得其养,
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神仙芝草经》云∶黄精宽中益气,使
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四,葳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女萎∶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 ,好颜色
润泽,轻身不老(《本经》)。
服食法∶二月、九月采葳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之,从旦至夕,以手 烂,布囊榨取汁,熬稠。其渣晒为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日三服。导气脉,强筋骨,治中风湿毒,去面皱颜色,久服延年。(《神隐书》)
【参考】昔华佗入山见仙人所服,以告樊阿,服之寿百岁也。
陈寿《魏志·樊阿传》云∶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葳蕤,极似偏精。本功外,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和漆叶为散服,主五脏益精,去三虫,轻身不老,变白,润肌肤,暖腰脚惟有热不可服。
五,苍术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本经》)。苍术膏∶除风湿,【服食功效】乌髭发,驻颜色,壮筋骨,明耳目,除风气,润肌肤,久服令人轻健。
1.服食法:苍术不计多少,米泔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取出刮去黑皮,切片曝干,慢火炒黄,细捣为末。每一斤,用蒸过白茯苓末半斤,炼蜜和丸梧子大,空心卧时热水下十五丸。别用术末六两,甘草末一两,拌和作汤点之,吞丸尤妙。忌桃、李、雀、蛤,及三白、诸血。(《经验方》)
2. 少阳丹∶苍术(米泔浸半日,刮皮,晒干为末)一斤,地骨皮(温水洗净,去心晒研)一斤,熟桑椹二十斤(入瓷盆揉烂,绢袋压汁)。和末如糊,倾入盘内,日晒夜露,采日精月华,待干,研末,炼蜜和丸赤小豆大。每服二十丸,无灰酒下,日三服。一年辫发返黑,三年面如童子。(刘松石《保寿堂方》)
【参考】葛洪《抱朴子·内篇》云∶南阳文氏,汉末逃难壶山中,饥困欲死。有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十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故术一名山精,《神农药经》所谓必欲长生,常服山精,是也。
时珍曰∶按∶《吐纳经》云∶紫微夫人术序云∶吾察草木之胜速益于己者,并不及术之多验也。可以长生久视,远而更灵。山林隐逸,得服术者,五岳比肩。又《神仙传》云∶陈 子皇得饵术要方,其妻姜氏得疲病,服之自愈,颜色气力如二十时也。时珍谨按∶以上诸说,皆似苍术,不独白术。今服食家亦呼苍术为仙术,故皆列于苍术之后。
六,芍药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
服食法∶服炼芍药法∶芍药有二种∶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其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凡采得,净洗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净黄土,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匕,日三。服满三百日,可以登岭绝谷不饥。(《图经本草》)
七,菊花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
延年(《本经》)。
2.孟诜云∶正月采叶,五月五日采茎,九月九日采花。服食白菊∶《太清灵宝方》引∶九月九日白菊花二斤,茯苓一斤。并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日三服。或以炼过松脂和丸鸡子大,每服一丸。主头眩,久服令人好颜色不老。
【参考】时珍曰∶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黄者入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皆可入药,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宜乎前贤比之君子,神农列之上品,隐士采入酒 ,骚人餐其落英。费长房言∶九日饮菊酒,可以辟不祥。《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荆州记》言∶胡广久病风羸,
饮菊潭水多寿。菊之贵重如此,是岂群芳可伍哉?钟会《菊有五美赞》云∶圆花高悬,准天
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
食也。
八,蒺藜子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本经》)。
【参考】颂曰∶古方皆用有刺者,治风明目最良。神仙方亦有单服蒺藜法,云不问黑白,
但取坚实者,舂去刺用。
亦不甚相远也。刺蒺藜炒黄去刺,磨面作饼,或蒸食,可以救荒。
九,菟丝子
【气味】辛、甘,平,无毒。
【主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本经》)。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
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寒血为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精益髓,去腰疼膝冷,消渴热中。久服去面 ,悦颜色(甄权)。
《抱朴子》仙方单服法∶取实一斗,酒一斗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乃止,捣筛。每酒服二钱,日二服。此药治腰膝去风,兼能明目。久服令人光泽,老变为少。十日外,饮啖如汤沃雪也。
【参考】菟丝子禀中和凝正阳气,一茎从树感枝而成,从中春上阳结实,故偏补人卫气,助人筋脉。
十,菖蒲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窃,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
疮,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本经》)。
1.服食法∶甲子日,取菖蒲一寸九节者,阴干百日,为末。每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久服耳 健忘益智∶七月七日,取菖蒲为末,酒服方寸匕,饮酒不醉,好事者服而验之。久服聪明 三十六风有不治者,服之悉效。菖蒲(薄切日干)三斤,盛以绢袋,玄水一斛,即清酒也,悬浸之,密封一百日,视之如菜绿色,以一斗熟黍米纳中,封十四日,取出日饮。(夏禹《神仙经》)
2.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其法采紧小似鱼鳞者一斤,以水及米泔浸各一宿,刮去皮切,曝干捣筛,以糯米粥和匀,更入熟蜜搜和,丸如梧子大,稀葛袋盛,置当风处令干。每旦酒、饮任下三十丸,临卧更服三十丸。服至一月,消食;二月,痰除;服至五年,骨髓充,颜色泽,白发黑,落齿更生。《道藏经·菖蒲传》
【参考】葛洪《抱朴子》云∶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冬袒不寒,日记万言。商丘
子不娶,惟食菖蒲根,不饥不老,不知所终。《神仙传》云∶咸阳王典食菖蒲得长生。安期
生采一寸九节菖蒲服,仙去。又按∶ 仙《神隐书》云∶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
则收烟无害目之患。或置星露之下,至旦取叶尖露水洗目,大能明视,久则白昼见星。端午
日以酒服,尤妙。苏东坡云∶凡草生石上,必须微土以附其根。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
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节叶坚瘦,根须联系,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其延年轻身
之功,既非昌阳可比;至于忍寒淡泊,不待泥土而生,又岂昌阳所能仿佛哉?
十一,胡麻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经》)。
1.服食胡麻∶《抱朴子》云∶用上党胡麻三斗,淘净甑蒸,令气遍,日干,以水淘去沫再蒸,如此九度,以汤脱去皮,簸净,炒香为末,白蜜或枣膏丸弹子大。每温酒化下一丸,日三服。忌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若欲下之,饮葵菜汁。
2.孙真人云∶用胡麻三升,去黄褐者,蒸三十遍,微炒香为末。入白蜜三升,杵三百下,丸梧桐子大。每旦服五十丸。人过四十以上,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也。
3. 服食巨胜,治五脏虚损,益气力,坚筋骨。用巨胜,九蒸九曝,收贮。每服二合,汤浸布去皮再研,水滤汁煎饮,和粳米煮粥食之。
【参考】时珍曰∶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胡地者尤妙。取其黑色入通于肾,而能润燥也。……《五符经》有巨胜丸,云∶即胡麻,本生大宛,五谷之长也。服之不息,可以知万物,通神明,与世常存。《参同契》亦云∶巨胜可延年,还丹入口中。古以胡麻为仙药,而近世罕用,或者未必有此神验,但久服有益而已耶?刘、阮入天台,遇仙女,食胡麻饭。亦以胡麻同米作饭,为仙家食品焉尔。
弘景曰∶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虽易得,而学人未能常服,况余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
时以合汤丸尔。
十二,大豆
【气味】甘,平,无毒。
【参考】时珍曰∶按∶《养老书》云∶李守愚每晨水吞黑豆二七枚,谓之五脏谷,到老不衰。夫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为肾之谷,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制风热而活血解毒,所谓同气相求也。
小七十余口,更不食别物。若不如斯,臣一家甘受刑戮。其方∶用大豆五斗淘净,蒸三遍,
去皮。用大麻子三斗浸一宿,亦蒸三遍,令口开取仁。各捣为末,和捣作团如拳大。入甑内
蒸,从戌至子时止,寅时出甑,午时晒干为末。干服之,以饱为度。不得食一切物。第一顿
得七日不饥,第二顿得四十九日不饥,第三顿三百日不饥,第四顿得二千四百日不饥,更不
必服,永不饥也。不问老少,但依法服食,令人强壮,容貌红白,永不憔悴。口渴,即研大
麻子汤饮之,转更滋润脏腑。若要重吃物,用葵子三合研末,煎汤冷服,取下药如金色,任吃诸物,并无所损。
十三,冬瓜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本经》)。
服食法∶取冬瓜仁七升,以绢袋盛,投三沸汤中,须臾取曝干,如此三度,又与清苦酒渍之一宿,曝干为末,日服方寸匕。令人肥悦明目,延年不老。又法∶取子三五升,去皮为丸,空心日服三十丸。令人白净如玉。(孟诜《食疗》)。
十四,胡桃
【气味】甘,平、温,无毒。
【主治】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
【参考】时珍曰:胡桃仁颇类其状,而外皮水汁皆青黑。故能入北方,通命门,利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夫命门气与肾通,藏精血而恶燥。若肾、命不燥,精气内充,则饮食自健,肌肤光泽,肠腑润而血脉通。此胡桃佐补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也。
十五,柏子仁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惊悸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
身延年(《本经》)。
2.用柏子仁二斤(为末,酒浸为膏),枣肉三斤,白蜜、白术末、地黄末各一斤,捣匀,丸弹子大。每嚼一丸,一日三服。百日,百病愈;久服,延年壮神。《奇效方》
3. 神仙服饵∶五月五日,采五方侧柏叶三斤,远志(去心)二斤,白茯苓(去皮)一斤,为末,炼蜜和丸梧桐 子大。每以仙灵脾酒下三十丸,日再服。并无所忌。勿示非人。
【参考】时珍曰∶柏子仁性平而不寒不燥,味甘而补,辛而能润,其气清香,能透心肾,益脾盖仙家上品药也,宜乎滋养之剂用之。《列仙传》云∶赤松子食柏实,齿落更生,行及奔马。谅非虚语也。
十六,松脂
【气味】苦、甘,温,无毒。
【主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本经》)。
1.用松脂十斤,以桑薪灰汁一石,煮五七沸,漉出,冷水中凝,复煮之,凡十遍乃白,细研为散。每服一、二钱,粥饮调下,日三服。服至十两以上,不饥,饥再服之。一年以后,夜视目明。久服,延年益寿。又法∶百炼松脂治下筛,蜜和纳筒中,勿见风日。每服一团,一日三服。服至百日,耐寒暑;二百日,五脏补益;五年,即见西王母。《千金方》
3.四圣不老丹∶用明松脂一斤,以无灰酒沙锅内桑柴火煮数沸,竹枝搅稠,乃住火,倾入水内结块,复以酒煮九遍,其脂如玉,不苦不涩乃止,为细末。用十二两,入白茯苓末半斤,黄菊花末半斤,柏子仁(去油取霜)半斤,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空心好酒送下七十二丸。须择吉日修合。
4.松梅丸∶用松脂以长流水桑柴煮拔三次,再以桑灰滴汁煮七次扯拔,更以好酒煮二次,仍以长流水煮二次,色白不苦为度。每一斤,入九蒸地黄末十两,乌梅末六两,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米汤下。健阳补中,强筋润肌,大能益人。(《方外奇方》)
【参考】时珍曰∶松叶、松实,服饵所须;松节、松心,耐久不朽。松脂则又树之津液精华也。在土不朽;流脂日久,变为琥珀,宜其可以辟谷延龄。葛洪《抱朴子》云∶上党赵瞿病癞历年,垂死,其家弃之,送置山穴中。瞿怨泣经月,有仙人见而哀之,以一囊药与之。瞿服百余日,其疮都愈,颜色丰悦,肌肤玉泽。仙人再过之,瞿谢活命之恩,乞求其方。仙人曰∶此是松脂,山中便多。此物汝炼服之,可以长生不死。瞿乃归家长服,身体转轻,气力百倍,登危涉险,终日不困。年百余岁,齿不坠,发不白。夜卧忽见屋间有光,大如镜,久而一室尽明如昼。又见面上有采女一人,戏于口鼻之间。后入抱犊山成地仙。于时人闻瞿服此脂,皆竞服之,车运驴负,积之盈室。不过一月,未觉大益,皆辄止焉。志之不坚如此。
十七,松柏叶
【气味】苦,微温,无毒
服松柏法∶孙真人《枕中记》云∶尝以三月、四月采新生松叶,长三、四寸许,并花蕊
阴干;又于深山岩谷中,采当年新生柏叶,长二、三寸者,阴干,为末,白蜜丸如小豆大。常以日未出时,烧香东向,手持八十一丸,以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得长肌肉,加大麻、巨胜;欲心力壮健者,加茯苓、人参。此药除百病,益元气,滋五脏六腑,清明耳目,强壮不衰老,延年益寿,神验。用七月七日露水丸之,更佳。服时仍祝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服药入腹,天地同年。祝毕服药。断诸杂肉、五辛。神仙服饵。
【参考】时珍曰∶柏性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以之浸酒辟邪,皆有取于此。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证验矣。毛女者,秦王宫人。关东贼至,惊走入山,饥无所食。有一老公教吃松柏叶,初时苦涩,久乃相宜,遂不复饥,冬不寒,夏不热。至汉成帝时,猎者于终南山见一人,无衣服,身生黑毛,跳坑越涧如飞,乃密围获之,去秦时二百余载矣。事出葛洪《抱朴子》书中。
十八,蜀椒
【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头不白,轻身增年
(《本经》)。
【参考】时珍曰∶椒纯阳之物,乃手足太阴、右肾命门气分之药。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
禀南方之阳,受西方之阴。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
右肾补火,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证。……吴猛真人《服椒诀》云∶椒禀五行之气而生,叶青、皮红、花黄、膜白、子黑。其气馨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热下达,不致上薰,芳草之中,功皆不及(其方见下)。时珍窃谓椒红丸虽云补肾,不分水火,未免误人。大抵此方惟脾胃及命门虚寒有湿郁者相宜。若肺胃素热者,大宜远之。
十九,槐子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别录》)。
扁鹊明目使发不落法∶十月上巳日,取槐子去皮,纳新瓶中,封口二七日。初服一枚,再服二枚,日加一枚。至十日,又从一枚起,终而复始。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大良。
【参考】时珍曰∶按∶《太清草木方》云∶槐者虚星之精。十月上巳日采子服之,去百病,长生通神。《梁书》言∶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发鬓皆黑,目看细字,亦其验也。古方以子入冬月牛胆中渍之,阴干百日,每食后吞一枚。云久服明目通神,白发还黑。有痔及下血者,尤宜服之。
二十,鹿血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时珍)。
斑龙宴∶用驯养牡鹿一二只,每日以人参一两煎水与饮,将滓拌土产草料米豆,以时喂之,勿杂他水草。百日之外,露筋可用矣。宴法∶夜前减食,次早空心低尾昂。令有力者抱定前足,有角者执定角,无角者以木囊头拘之,使头不动。用三棱针刺其眼之大 前毛孔,名天池穴。以银管长三寸许插向鼻梁,坐定,咂其血,饮药酒数杯。再咂再饮,以醉为度。鼻中流出者,亦可接和酒饮。饮毕避风,行升降工夫,为一宴也。用生肌药敷鹿穴,养之。月可一度,一鹿可用六七年。不拘男女老少,服之终身无疾而寿,乃仙家服食丹方二十四品之一也。药酒以八珍散加沉香、木香煮之。
【参考】颂曰∶近世有服鹿血酒者。云得于射生者,因采捕入山失道,数日饥渴将委顿。
惟获一生鹿,刺血数升饮之,饥渴顿除。及归,遂觉血气充盛异人。有效而服之者,刺鹿头
角间血,酒和饮之更佳。
二十一,天门冬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不饥(《本经》)。
【参考】∶《抱朴子》言∶入山便可以天门冬蒸煮,啖之,取足以断谷。若有力可饵之,
或作散、酒服,或捣汁作液、膏服。至百日丁壮兼倍,快于术及黄精也。二百日强筋髓,驻
颜色。与炼成松脂同蜜丸服,尤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