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起伏于深夜——一位孤独的波浪修行者的自述

标签:
艾略特波浪理论波浪理论 |
分类: 金银贵金属 |
当他找到我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孤独的波浪修行和交易者。他们是商业银行,而今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机构。因为对金融证券业的热爱,孜孜不倦的深刻的修行,银行并不负责培训各种高阶的交易技巧更不会探讨波浪理论。当他找到我的那一刻,让我感觉他一直在寻访的是同一物种的同伴。经过某一时间,上个礼拜,我看了他写的对波浪理论认识的开场白,讲出了很多波浪爱好者的心声,而现在确实是该好好的去谈一下的时候了。
这里我冒昧的先将这段内容转述,
波浪理论研习的经历是不畏艰难的前行。个中滋味,说起来与做其他学问也并没什么不同,究其根底无非是一些“天人合一”之类的大道理。讲起来寥寥数言即可,洋洋洒洒也罢,恐怕研习者不经历些痛彻心扉的摸爬滚打,波浪理论也就是一纸空谈而已,波浪之道,独而不孤,所谓“独”,一路上的同学很少;而所谓“不孤”,是指大家经历的过程都差不多。笔者归纳出以下三个阶段,供大家探讨:
第一阶段:拷问
初认波浪理论,便能感受到自然运行法则的强大魅力,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技术分析的奥妙之处。当初学者遍读经典之后,往往磨拳擦掌、信心满满的杀入市场,结果大多撞个头破血流,铩羽而归。然后便是在“否定、修正、试探”之间来回的往复,大部分研习者就此“阵亡”在这一阶段。期间,还有小部分“较真”的同学会尝试去证伪波浪理论,借助统计学和概率论试图否定他,于是另一部分研习者也止步于此。剩下的一小部分就如同星星之火起伏于深夜之中,等待着某一刻的顿悟和被点燃,或是在漫长的黑暗里渐渐熄灭。
第二阶段:通理
这是一个洞悉理论基础的过程,研习者不仅将波浪理论视为公理和法则,而且试着去探寻其背后的市场逻辑。市场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市场参与者的成交意愿是左右市场价格的根本因素,无论是基本面还是技术面来看,皆是如此。于是,研究市场逻辑实质上就是研究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参与者成交意愿的影响作用,以此为出发点来逐条解释波浪理论法则,将有助于研习者突破“见自己”的阶段。而一旦研习者用全新的视角来把握波浪理论,就不会太纠结于一些具体的法则,做出非黑即白的痛苦选择。正所谓“剑道在剑外,无招胜有招”,忘掉招式,把握实质,才是用好学好波浪理论的不二法门。
第三阶段:入胜
一旦用好了波浪理论,研习者会很快发现,初级阶段的困顿和茫然顿时消失,做交易也从容淡定。至此距离“入胜”的阶段已经很近了,如果要再次完美跨越,只需要继续忘掉一件事情就可以了,那就是波浪理论的“工具属性”。最后,他会像一位挚友一般,不论是优点抑或缺点我们都坦然地面对和接受。
研究波浪理论及其周期律的目的在于帮助与教育投资人或交易员,如何去理解那些自然存在的图表异动,他让人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而不至于一头雾水,事实上的确是实事求是的自然法则,是众多纷繁芜杂的金融逻辑与交易心理折射在图表上的描述。
可以说,这三个阶段讲述了众多波浪爱好者和交易者的心路历程。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通常而言需要5-10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才能累积一定的自信去把握结构和独立绘图。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这方面没有人能独树一帜,不过这个领域曾经出过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成就与研究成果深深的鼓励了我们进一步的从事相关的研究与探索。
当然世界上没有100%的事情,犹如人们第一次发现黑天鹅一样,他早已存在,只是我们的认知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我们也经常提到当推动浪(动力浪)的时候,投资人和交易者把握方向与时机的概率会比较高,高于60%,因其具备更多的独特性,而市场不可能始终运行在推动浪(动力浪),而有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时间运行在修正浪内,修正浪是复杂多变,随心所欲的,能真实把握的40%都不到。
http://s6/mw690/002l6yf9ty6YZ9tOwL345&690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和规律是渐进发展的,大致可以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而这两者都在波浪理论的表述范畴内,就像推动浪和修正浪一样,一时间偏向于演绎,一时间偏向于归纳。当然波浪理论在实盘分析、绘制结构的时候,也经常会提出明确的方向与时机,通过结构来达成的正确交易也比比皆是。
波浪理论不论是用作“战略准备”还是“战术考量”都有极高的价值,当然我们越是深入,看到的越是全面,做到的可能也就越精准,最后,波浪理论让我们深刻的理解到了真正的金融世界是如何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