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种植活动观察案例
(2018-12-20 08:54:57)| 分类: 课题案例 |
溧阳市新区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燕河湾园区
小班种植旅程
案例一:松土施肥
10月13日(星期五),阳光甚好。孩子们吃完午餐要准备散步时,我问:“今天小朋友想去哪里散步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去看小房子吧!”(小房子在种植长廊里,在此之前去看过,还在房子里呆了一会儿,对小房子很感兴趣)我说:“好吧!”当我们走进长廊时,扑鼻而来的臭味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好臭!”幼儿A:“什么味道这么臭啊?”幼儿B:“是狗屎味!”幼儿C:“是大便的味道!”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一边说还一边捏着鼻子。到底是什么臭呢?小朋友们都不懂,老师也是种植“业余户”,这时候,我们请来A的奶奶给孩子们普及知识:原来在种植之前,需要松土,给土施肥,这样才有利于种子的存活。这不,A的奶奶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拿起工具,到种植长廊里松土。
教师解说:
对于散步这个话题,小朋友有各自的想法。今天到绿屋,明天到小山坡,后天去熊出没农场……当孩子们走到种植长廊闻到臭味时,个个捏着鼻子“好臭哦!什么东西这么臭?”幼儿能用鼻子闻出气味,表明嗅觉能力发展的好。小班幼儿喜欢大自然,并对周围新奇的事物、有趣的事物或现象感兴趣。带着问题“到底是什么臭呢?”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当最后得知答案“鸡屎”,带着好奇的表情顿时大变---恶心状。小班孩子天真无邪,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他人语言的“冷”和“热”随时会转换心情,说下雨就下雨。因此,教师要追随孩子的脚步,学会“等待”,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静静地欣赏每一道风景吧!
案例二:调查种什么
10月16日(星期一),孩子们所有的工作已经就绪,接下来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了---种种子。种什么好呢?孩子们想种什么呢?肯定又是吃的水果:苹果、草莓、番茄等等。不如我们坐下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小朋友,我们已经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了,接下来我们要开始种东西了,你想种什么呢?”A说:“老师,我要种草莓,因为我妈妈带我去采过草莓了,那里面有好多草莓哦。”B说:“老师,我要种西瓜,我要和西瓜汁。”C也说:“老师,我要吃蔬菜,菜可好吃了,吃了长的高。”D说:“老师,我还要种上次吃的甘蔗,很甜,我最喜欢吃。”……这么多好吃的,听了都想流口水。
教师解说
每次问孩子们关于种什么的问题,都会成为孩子们的焦点话题。专家说“要追随孩子的脚步”,那我们就选择了种生菜。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美味的食物里都有生菜,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吃。
案例三:种种子
10月19日(星期四)教师里迎来了新客人。小朋友们欣喜地观察着它们,白色小小的颗粒,这是什么呀?原来这是生菜的种子!“生菜种子种到哪里去呢?”有的小朋友说:“熊出没农场。”哦,那里有我们小3班的种植长廊。要怎么种生菜呢?幼儿A说:“要用小铲子把它放到土里去。”幼儿B说:“放在土上面。”于是,小朋友们每个人拿了几颗生菜种子,奔向种植长廊。
第一次播种,小朋友都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请来了C的奶奶一起帮忙,来到种植区,奶奶先拿来一把铲子,轻轻拨开层土,问小朋友们:“你觉得要放几颗种子进去呢?”有的说一颗,有的说要放两颗,我事先了解到只有在土的表面洒一把种子, C的奶奶给小朋友们示范了种植方法,大家都跃跃欲试。把手里的几颗种子放了进去,幼儿D问:“老师,种子放进去了,好了吗?”“种子露在外面了怎么办呢?”“哦,那我再挖一些土,盖在种子上面吧。”幼儿E:“种子放下去了要给它浇浇水。”小朋友们立马跟着老师去取了一些水来。接下就是耐心等待生菜发芽的时间了。
教师解说:
种植生菜这个活动,是由小朋友们共同商讨出的结果。前期大家去松土、施肥,做好了准备工作。现在种子拿来了,孩子们没有过种植经验,因此老师先通过讨论、示范讲解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播种生菜。再通过实践,让孩子亲身尝试种植生菜。
小班幼儿处于模仿的阶段,能够接触新鲜事物并产生兴趣。为了使种植顺利进行,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引导幼儿自己去播种。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与幼儿讨论,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很快顺利完成了播种。
孩子亲手种下的生菜,每天都想着去看一看,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让我们静待种子的成长。
案例四:种子发芽了
10月30日(星期一)玉米种子的播种已经有段时间了,一次散步,幼儿A惊喜地发现,轮胎里的生菜发芽了!“在哪里呀?”其他孩子纷纷凑了过来,兴奋地喊我去看。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一个轮胎里出现了好几种不同形状的叶子,这可让我犯了愁,这么多种“草”,到底哪一个是发芽的生菜呢?如果要动员小朋友们为生菜除草,该把哪些草拔掉呢?
想来小朋友们是肯定不知道生菜叶子是什么样的,于是我上网搜查了资料,在我们班的种植槽里找到了生菜叶,拍了下来。接下来就是让小朋友们认识生菜叶子了,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片,发现了生菜发芽后,叶子是小小的椭圆的,我把杂草的照片与之相对比,问小朋友们:“这些是生菜叶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A:“杂草是长长细细的。”幼儿B:“它们的下面有黄黄的。”孩子们能分辨什么是杂草了,“杂草会吸收土里面的营养,把生菜的营养都吃光了,害的生菜长不大,我们要怎么帮帮它?”小朋友们都很热情的要帮生菜除杂草。接下来我们就去农场里帮忙拔掉杂草了。
教师解说:
种植生菜这个活动,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一件很新奇有趣的事情,但是后期的照料却很繁琐。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很强,很快目光捕捉到了种植槽里面的杂草,很多人误以为是生菜都发芽了,只有老师明白,需要帮它除杂草了。
小班幼儿能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不同之处。为了使除草顺利进行,老师提供了种植槽里出现的几种不同的叶子,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发现生菜叶子和杂草的不同之处。
照料生菜的过程还很漫长,孩子是活动的主人,因此让孩子亲力亲为,感受每一份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生菜长大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情况,我们希望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让幼儿在探索中实践,实践中收获!
案例五:长不大的种子
12月5日(星期二)生菜已经种下去将近两个月,但是不见长。小朋友们都跑来问我:“生菜什么时候长出来?生菜宝宝都去哪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不敢妄下定论的,于是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课,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生菜没有长出来,并思考解决的办法。通过查找资料,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先去实地考察,想想发现上次除草还剩下很多杂草没有除干净,A发现轮胎里的泥土太干了……回到教室后,我们一起归纳了生菜长不大的原因:气温还没有升高、浇水次数太少、杂草太多吸收了生菜种子的营养。“小朋友们能不能帮生菜宝宝想想办法,快快长大?”B提出可以再给生菜施肥、孩子们都说每天要去给它浇水。根据小朋友提出的意见,我们买来了几株生菜苗进行补种,并增加肥料与水分。
教师解说:
生菜播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并没有长出很多,这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与担心,通过查找资料我们知道气温逐渐转冷,生菜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与肥料,这些孩子们一定是没有考虑到的。因此我们把问题抛给孩子去讨论,让孩子们先通过实地考察去发现问题,提出想法。虽然孩子们不能立即想到最适合的措施,但经过他们自己发表看法,体会了种植的不易,培养其自理能力,也能萌生照顾别人的愿望。
最终我们开展了补种活动,重新开始照顾生菜,有了之前出现过的问题,孩子们更加细心的投入到生菜宝宝在种植活动中去了。
现在我们的生菜叶子越长越高,孩子们会选择在晨间活动活在午间散步时为生菜浇水,保证玉米的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