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八十四回(3)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标签:
派出末将死战得脱破蜀之计大举进攻浑然不觉 |
分类: 闲评《三国》 |
却说陆逊见蜀兵懈怠,不复提防,升帐聚大小将士听令曰:“吾自受命以来,未尝出战。今观蜀兵,足知动静,故欲先取江南岸一营。谁敢去取?”(时机成熟,可以出兵了。)
言未毕,韩当、周泰、凌统等应声而出曰:“某等愿往。”(这些将领早就憋着一股子劲儿要打。)逊教皆退不用,独唤阶下末将淳于丹曰:“吾与汝五千军,去取江南第四营:蜀将傅彤所守。今晚就要成功。吾自提兵接应。”(为什么有猛将不用,反倒看中一个末等角色?)淳于丹引兵去了,(大帅看中咱,咱就得好好露一手。)又唤徐盛、丁奉曰:“汝等各领兵三千,屯于寨外五里,如淳于丹败回,有兵赶来,当出救之,却不可追去。”(派猛将充当救援。——刀尖放在背后,刀背向前,什么意思?还不让追,又是什么意思?)二将自引军去了。
却说淳于丹于黄昏时分,领兵前进,到蜀寨时,已三更之后。丹令众军鼓噪而入。(喊着“冲呀!”“杀呀”以壮胆!)蜀营内傅彤引军杀出,挺枪直取淳于丹;(原来人家早有准备。)丹敌不住,拨马便回。(到底是末将,武艺不行。)忽然喊声大震,一彪军拦住去路:为首大将赵融。(营内有伏兵,营外有拦截,蜀军好厉害啊!)丹夺路而走,折兵大半,正走之间,山后一彪蛮兵拦住:为首番将沙摩柯。(还有第二道拦截。)丹死战得脱,背后三路军赶来。(能“死战得脱”,这个末将还算可以嘛!)
比及离营五里,吴军徐盛、丁奉二人两下杀来,蜀兵退去,救了淳于丹回营。(果然需要有人救援、接应。——这个末将幸运,捡回一条命。)丹带箭入见陆逊请罪。(打了败仗,只好向大帅请罪。)
逊曰:“非汝之过也。吾欲试敌人之虚实耳。破蜀之计,吾已定矣。”(原来是拿一个末将做试验品,去探探敌人的虚实。——拿人命去做试验品?陆逊一介书生,心也蛮狠的,难怪人们说:慈不带兵,一将功成万骨枯!)徐盛、丁奉曰:“蜀兵势大,难以破之,空自损兵折将耳。”(徐盛、丁奉这次看到了蜀军的厉害,锐气大减。)逊笑曰:“吾这条计,但瞒不过诸葛亮耳。天幸此人不在,使我成大功也。”(天时、地利、人和,老天爷帮忙,让绝顶聪明的诸葛亮不在前线,我可以瞒天过海了!)
遂集大小将士听令:使朱然于水路进兵,来日午后东南风大作,用船装载茅草,依计而行;(装茅草干什么?)韩当引一军攻江北岸,周泰引一军攻江南岸,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焰硝,各带火种,各执枪刀,一齐而上,但到蜀营,顺风举火;(原来是要实施火攻。)蜀兵四十屯,只烧二十屯,每间一屯烧一屯。(隔开烧,什么意思?让风发挥作用?)各军预带干粮,不许暂退,昼夜追袭,只擒了刘备方止。(作好了猛打猛冲、追击穷寇、擒贼擒王的充分准备。)众将听了军令,各受计而去。(你们不是天天嚷着要打仗吗?这回让你们打个够!)
却说先主正在御营寻思破吴之计,忽见帐前中军旗幡,无风自倒。(古人常常把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当作“天意”去解释,大作家也难跳出时代的窠臼。)乃问程畿曰:“此为何兆?”畿曰:“夜今莫非吴兵来劫营?”(可能他本来就有这种担心,正好借此机会说出。)先主曰:“昨夜杀尽,安敢再来?”(你怎么知道人家不敢来?太小看人家了吧?)畿曰:“倘是陆逊试敌,奈何?”(试敌?程畿还真是猜中了陆逊的心思,也是个能人。)正言间,人报山上远远望见吴兵尽沿山望东去了。(应该说这是敌方的一个动向,一种迹象,应该严密注视,并紧急派人去侦察。)先主曰:“此是疑兵。”(你怎么知道这是疑兵?你经过侦察、调查了吗?打仗不能仅仅凭主观判断啊!)令众休动,命关兴、张苞各引五百骑出巡。(任务不应该只是“出巡”,而应该是“侦察”:去把敌情摸清楚。)
黄昏时分,关兴回奏曰:“江北营中火起。”(军营起火,不是小事啊!)先主急令关兴往江北,张苞往江南,探看虚实:“倘吴兵到时,可急回报。”(火烧眉毛了,刘备还在浑然不觉之中!)二将领命去了。
dongfang2588
古代社会就是这样,当一个朝代走向末路时,往往群雄四起,你先杀罢我登台,得势一方,就会将对方置于死地。老百姓们则是受害的最大群体。
董卓的罪行恶贯满盈,既然有人敢于为其翻案(只捡了一些零碎骨皮之类,用木头做成人形,装棺埋葬),罗老先生只有拿老天爷的震怒来顺应民意。
王充不愧为当朝大员,有智谋、有主见、善用人,只不过是牺牲了自己家的一个普通家奴,就把董卓和他最相信的义子的矛盾挑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吕布这个当时的第一勇士,给戴上一个“扶汉室于将倾”的高帽,就把夺妻之恨的火上加上了很大的一瓢油,熊熊地燃烧了起来。
连队之子
王允的一番举动实乃点睛之笔!华夏民族传统色彩可谓之渊源呀!
嗯。有个小建议:用白话文最好还是以释义为主,尽量少加入自己的观点。我在瞎说八道呢!哈。
春归过西
王允算来算去算了自己,为人不厚道。
各怀鬼胎的人呀,就这样聚合在一起。
吕布,充当了火药的角色,别人一点就炸了。
秋月冬雪乃风光
王允不愧是一个英勇壮烈、视死如归的英雄好汉!只是不听好言相劝,做了无谓的牺牲,还是令人扼腕叹息 !
献帝左右的大臣、将军们,阴险毒辣,各怀鬼胎,确实让人不寒而栗。真是高处不胜寒啊!
王司徒巧言伪装,生动逼真。朋友点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CamyIori
王允毕竟不是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中跑跑龙套而已!
汉献帝真可怜,身边都是反贼,没有一个有实力的忠臣!
朋友点评,画龙点睛!
璞山
问好朋友, 欣赏解读三国,好精彩哦,很吸引人,佩服朋友文采!
山海情真
刚烈有志气,愚忠不可取。
清远百合
王允,聪明反被聪明误,刚烈、愚忠了一生。
皇帝就是一傀儡,身边有这些勾心斗角、分崩离析的人,国家不亡才怪。
王允老谋深算
董卓醉生梦死
吕布见利忘义
貂蝉一箭双雕
李肃官迷心窍
童心老太婆
王充杀董卓,机智勇敢,但自己这样惨烈的死,没有必要。
汉献帝这个皇帝做得真可怜,不只是傀儡,还命在旦夕。
闲步小桥观流水
吕布:虽有勇而无谋,再加上失去兵心,终于寡不敌众。
是啊,如你所说,王允的性格前后判若两人。
刚才同事进来看我聚精会神,好奇,看了你的博客,大声称赞。
想当皇帝的人真多,你得有那个皇帝命。
马腾、韩遂发兵讨贼。
喜欢你的点评,将来会出书吧?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个别谈话,既讲究策略,又达到目的;既挑起怒火,又不留痕迹。精彩点评!
王允善于揣摩人心。
美丽夕阳
我倒数读《三国》,无能力如君之细评也!
佩服博友认真读书!
G筑城老唐Y
老师的这些画图,好像小时在连环画中见过。欣赏。
童心老兵
看先生评“三国”比读原著省力,呵呵。
进山客
贾诩足智多谋却一再助纣为虐,得罪天下,是何主见?该人品行如何?书中似未曾评论。
路人1002
这一切都始于十常侍乱政。
userkjb
主子软弱,各路强人本就各不相服,必然明争暗斗。
失民心,又失了心腹的心,只有死路一条了。
应天人-
谋划于密室,布存夺妻恨!
matthew_萧
螳螂捕蝉
自娱翁
批点要害
远去的背影
王司徒巧施计,吕布逞強是匹夫!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