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六十九回(5)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标签:
五臣起事王必中箭夏侯惇来援五臣兵败誓死不屈 |
分类: 闲评《三国》 |
闲评《三国》(69回 5)
且说耿纪、韦晃二人,各有家僮三四百,预备器械。
吉邈兄弟,亦聚三百人口,只推围猎,安排已定。
(加起来一千人左右,不是正规军,而是一些保家护院的家丁和山乡猎户。就凭这点力量能推翻曹操?)金祎先期来见王必,言:“方今海宇稍安,魏王威震天下;今值元宵令节,不可不放灯火以示太平气象。”王必然其言,(这话一般当领导的都能听得进去,何况还是好朋友来提建议,当然会表示同意。)
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上上下下、官员民众也都很高兴。)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催!(一派繁荣昌盛的节日和平景象。)
王必与御林诸将在营中饮宴。(京城警卫部队的军官也都在喝酒、欢度元宵。)二更以后,忽闻营中呐喊,人报营后火起。王必慌忙出帐看时,只见火光乱滚;
又闻喊杀连天,知是营中有变,(不好,出大事了!)急上马出南门,正遇耿纪,一箭射中肩膊,几乎坠马,(御林军的司令中箭负伤!)
遂望西门而走。背后有军赶来。(还有军队在后面追杀,形势紧张、危急!)王必着忙,弃马步行。(骑马目标太大。)至金祎门首,慌叩其门。(情急中,逃到好友家中去避险。)原来金祎一面使人于营中放火,一面亲领家僮随后助战,只留妇女在家。时家中闻王必叩门之声,只道金祎归来。祎妻从隔门便问曰:“王必那厮杀了么?”(这个妇人呀,既没心没肺,又多嘴多舌。)王必大惊,方悟金祎同谋,(哇,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径投曹休家,(曹休,曹操族子,英勇、干练,曹操待其如亲子。)报知金祎、耿纪等同谋反。(算是初步摸到了点情况。)
休急披挂上马,引千余人在城中拒敌。城内四下火起,烧着五凤楼,帝避于深宫。(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情,无兵、无权的皇帝只能是躲起来。)
曹氏心腹爪牙,死据宫门。(曹氏的心腹人士倒是勇敢、坚定,临危不惧。)
城中但闻人叫:“杀尽曹贼,以扶汉室!”(大造声势,让对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造反。)
原来夏侯惇奉曹操命,巡警许昌,领三万军,离城五里屯扎;(离城五里路就驻有三万正规军,你一千杂牌武装就敢在城里造反?什么脑子?)是夜,遥望见城中火起,便领大军前来,围住许都,使一枝军入城接应曹休。(铁拳砸下来了!)
直混杀至天明。
耿纪、韦晃等无人相助。(搜搜刮刮,也只有一千来人,都投进去了,哪还有人再来相助?)人报金祎、二吉皆被杀死。耿纪、韦晃夺路杀出城门,正遇夏侯惇大军围住,活捉去了。手下百余人皆被杀。(数量、质量都相差太远,根本不是夏侯惇的对手!)
夏侯惇入城,救灭遗火,尽收五人老小宗族,使人飞报曹操。(事发突然,搞得手忙脚乱;乱平了,才能顾得上派人去飞报曹操。)
操传令教将耿、韦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斩于市,(这是那个年代的老规矩,滥杀无辜,极其残酷!)
并将在朝大小百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发落。(这什么意思?怀疑一切吗?)夏侯惇押耿、韦二人至市曹。耿纪厉声大叫曰:“曹阿瞒!吾生不能杀汝,死当作厉鬼以击贼!”刽子以刀搠其口,流血满地,大骂不绝而死。韦晃以面颊顿地曰:“可恨!可恨!”咬牙皆碎而死。
(两个铮铮铁汉,宁死不屈!可惜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有心无力,有勇无谋,不足以成大事也!)后人有诗赞曰:
耿纪精忠韦晃贤,各持空手欲扶天。(耿纪精忠报国,韦晃是贤臣;他们两手空空,却想把即将倒塌的天扶起来。)
谁知汉祚相将尽,恨满心胸丧九泉。(谁知汉室的气数将尽、帝位将倾,他们只能是满怀仇恨地命丧九泉。)
(“各持空手欲扶天。”这句诗一语道破,“归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