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五十七回(5)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标签:
孔明回刘备请罪积极备战召马腾进京驻军城外 |
分类: 闲评《三国》 |
玄德接入,礼毕,(不是君臣之礼,而是朋友之礼,这是刘备集团所独有的一种君臣关系。)孔明先问曰:“庞军师近日无恙否?”(孔明担心刘备对庞统的态度和任用会有问题。)玄德曰:“近治耒阳县,好酒废事。”(任用了:管一个县;表现嘛:好喝酒,不干工作。)
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只让他管一个县,大才小用了。)胸中之学,胜亮十倍。(庞统的学问真的胜过诸葛亮十倍吗?不大可能,大概是孔明的“极而言之”,用以震醒刘备。)亮曾有荐书在士元处,曾达主公否?(孔明特别提到:庞统手里有一封我写的举荐信。言下之意:我的意见你也不听吗?)”玄德曰:“今日方得子敬书,却未见先生之书。”(刘备确实没有看到孔明的信。)孔明曰:“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心有灵犀一点通,孔明了解这种人,对庞统的怪异行为能够理解。)玄德曰:“若非吾弟所言,险失大贤。”(刘备的优点:能当时、当面就向下级认错。曹操就不同了,他杀错了蔡瑁、张允就死不认错,这是曹操的短处。)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
玄德下阶请罪。(刘备能放下架子,放低姿态,十分谦恭地向庞统表示歉意。这是刘备的长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和刘备各有长短,所以他们的事业也就各有千秋。)
统方将出孔明所荐之书。(这时候可以拿出孔明的举荐信了——证明我不是靠“走门路”才得到重用的。)玄德看书中之意,言凤雏到日,宜即重用。(再一次检讨自己做得不对:重用晚了,不好意思!)玄德喜曰:“昔司马德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吾二人皆得,汉室可兴矣。”(既然你早就知道这句话,为什么不一开始就重用庞统呢?外貌的影响就那么大吗?)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其职务仅次于孔明,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国的副总理。)
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和孔明一道齐心协力地训练军队,积极备战。)
荀攸曰:“以愚所见,不若降诏加马腾为征南将军,使讨孙权,诱入京师,先除此人,则南征无患矣。”(荀攸献了一个“斩首之计”:诱杀马腾,以解除西凉方面的威胁。——此计虽妙,但是会在诸侯之间丧失信用。)操大喜,即日遣人赍诏至西凉召马腾。(曹操接受了荀攸的建议,下令立即按照荀攸的计谋付诸实施。)
乃与长子马超商议曰:“吾自与董承受衣带诏以来,与刘玄德约共讨贼,不幸董承已死,玄德屡败。我又僻处西凉,未能协助玄德。今闻玄德已得荆州,我正欲展昔日之志,而曹操反来召我,当是如何?”(马腾当年参加过汉献帝的“衣带诏”密谋,他担心自己已经暴露,所以对曹操怀着很高的警惕性。)
马超曰:“操奉天子之命以召父亲。今若不往,彼必以逆命责我矣。当乘其来召,竟往京师,于中取事,则昔日之志可展也。”(想得美!有这么容易吗?)马腾兄子马岱谏曰:“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马岱比马超多了个心眼儿。)超曰:“儿愿尽起西凉之兵,随父亲杀入许昌,为天下除害,有何不可?”(马超凭年輕人的血气之勇,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腾曰:“汝自统羌兵保守西凉,只教次子马休、马铁并侄马岱随我同往。(马腾想两头都照顾到。)曹操见有汝在西凉,又有韩遂相助,谅不敢加害于我也。”(马腾认为,只要主力部队留在西凉,曹操就不敢杀害我。)超曰:“父亲欲往,切不可轻入京师。当随机应变,观其动静。”(马超认为,只要不进京城,就可保安全。)腾曰:“吾自有处,不必多虑。”(马腾自以为自己经验丰富,办事老到,要儿子不必担忧。)于是马腾乃引西凉兵五千,先教马休、马铁为前部,留马岱在后接应,迤逦望许昌而来。
离许昌二十里屯住军马。(果然是按照马超的建议,不进京城,而是在离京城二十里的地方驻扎。可是,既已来到了曹操的势力范围内,区区五千兵能确保马腾的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