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五十四回(1)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标签:
讨要荆州孔明变色何时还签字画押休生妄想 |
分类: 闲评《三国》 |
肃曰:“主公闻令侄弃世,特具薄礼,遣某前来致祭。周都督再三致意刘皇叔、诸葛先生。”玄德、孔明起身称谢,收了礼物,置酒相待。(虽然各自心里揣着心事,见面时还得要笑脸相迎,客气一番。)
肃曰:“前者皇叔有言:公子不在,即还荆州。今公子已去世,必然见还。不识几时可以交割?”(不是问“还不还?”而是问“几时还?”还在前面加上一句:“必然见还。”似乎已是板上钉钉,其实是“怕你不还。”鲁肃煞费苦心也!)玄德曰:“公且饮酒,有一个商议。”(鲁肃一惊: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听刘备的口气,含糊其辞,好像要节外生枝?)
肃强饮数杯,又开言相问。(鲁肃心中忐忑不安,如坐针毡。勉强喝了几杯酒后,又开口讨要荆州。)玄德未及回答,孔明变色(没等刘备说什么,孔明就突然变脸了!)曰:“子敬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倒打一耙,反说鲁肃不通道理。)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这江山本来就是刘家的嘛!)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我主是正宗的皇室之后。)况刘景升乃我主之兄也,弟承兄业,有何不顺?(荆州原来就是刘表的基业,我主是刘表的弟弟,弟弟继承哥哥的基业,有什么不可以?)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你家主公孙权算老几?一个钱塘小官吏的儿子,能和我主相比吗?)素无功德于朝廷;(我主曾经接帝血诏讨曹贼,你主做过什么有功德于朝廷的事情?)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你们依仗武力占领了那么多地方,还人心不足,还要再吞并我大汉的土地!)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刘氏的天下,姓刘的没有份,姓孙的反而来强争,这不是笑话吗?)且赤壁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为?若非我借东南风,周郎安能展半筹之功?江南一破,休说二乔置于铜雀宫,虽公等家小,亦不能保。(赤壁大捷是谁的功劳?没有我孔明借东风,你们那些高贵的夫人、美女早就被曹操掳到铜雀台里去了!)
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甚也!(我主刚才不明确表态,那是认为您是个明白人,响鼓不用重锤敲,相信您会自觉。您怎么就看不出来,还要反复追讨呢?您也太不明智了!——孔明和人谈判时,或和颜悦色,或潇洒倜傥……没想到一翻脸,竟是如此的厉害!)”
肃死不恨,(话说到了极端:即使他们因此而处死我,我也无悔无恨,谁叫我太相信人呢!)只恐惹恼东吴,兴动干戈,皇叔亦不能安坐荆州,空为天下耻笑耳。”(老实人被逼得没有办法时,也会发出武力威胁的言词。)孔明曰:“曹操统百万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不以为意,岂惧周郎一小儿乎!(孔明不高兴了:你吓唬谁呀?曹操挥师百万南下,又打着天子的旗号,我都不怕,我还会怕你们那个周瑜小儿郎?)若恐先生面上不好看,我劝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东吴。此论如何?(硬话说过之后,还是转了个弯儿:看在您先生的份上,不让您面子上不好看,我劝我们主公写一张借条:暂时借荆州落脚。以后得了别的城市,就把荆州还给你们。怎么样?——孔明精于谈判:先高抬物价,然后再折扣推销,让你觉得捡了个便宜。)”
肃曰:“孔明待夺得何处,还我荆州?”(你说清楚:得了哪个地方就把荆州还给我们?——鲁肃这回学乖了,不能让你用“模糊语言”来忽悠我。)孔明曰:“中原急未可图;西川刘璋闇弱,我主将图之。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明码实价:得了西川就把荆州还给你们。)肃无奈,只得听从。(没办法,不得已,求其次:那就这样吧!——老实人容易满足。)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
孔明曰:“亮是皇叔这里人,难道自家作保?烦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见吴侯也好看。”(让鲁肃也签字,以表示:这个结果是双方都同意了的。)肃曰:“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鲁肃拼命给刘备戴高帽子,其实是担心刘备得了西川后又赖账,就先用好话把他罩住,让他以后不好意思反悔。)遂押了字,收了文书。宴罢辞回。(这酒呀,实在太辣,不是好喝的!)
(又把话说回来:我还是希望我们两家和好,不要让曹操看笑话。——孔明说话软软硬硬,有软有硬,一会儿软,一会儿硬,软硬兼施,大棒、胡萝卜轮流上,让鲁肃这个老实人实在难以招架。——其实更难办的事情还在后面呢:谈出这么一个结果,你鲁肃回去怎么向孙权、周瑜交账啊!唉,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