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2015-02-07 06:47:10)
标签:

复夺城池

先礼后兵

于理未顺

物必归主

口头协议

分类: 闲评《三国》

                            闲评《三国》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1)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鲁肃登门讨要荆、襄、南郡

      

       却说周瑜见孔明袭了南郡,又闻他袭了荆襄,如何不气?气伤箭疮,半晌方苏,(气伤交加,闹得昏过去了,情况严重啊!)众将再三劝解。(嘴巴劝有何用?你们能帮我夺回南郡吗?)瑜曰:“若不杀诸葛村夫,怎息我心中怨气!程德谋可助我攻打南郡,定要夺还东吴。”(对诸葛亮恨得咬牙切齿,决心再起兵攻打,要程普帮他夺取南郡!)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周瑜要复夺南郡

正议间,鲁肃至。瑜谓之曰:“吾欲起兵与刘备、诸葛亮共决雌雄,复夺城池。子敬幸助我。”(他们太欺负人了,我要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夺回南郡!鲁子敬你要帮我。)鲁肃曰:“不可。方今与曹操相持,尚未分成败;(曹操赤壁虽败,北方家底还很雄厚。)主公现攻合淝不下。(孙权正在带兵攻打合淝,也打得不顺利,这就是明证。)不争自家互相吞并,倘曹兵乘虚而来,其势危矣。况刘玄德旧曾与曹操相厚,若逼得紧急,献了城池,一同攻打东吴,如之奈何?”(鲁肃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目前曹操的实力仍然是最强的,如果“孙刘联盟”破裂,内部打起来,曹操杀“回马枪”怎么办?如果刘备为了自保,倒向曹操,联手对付我们,怎么办?那时就不仅仅是南郡、荆襄的问题了。)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鲁肃劝止

瑜曰:“吾等用计策,损兵马,费钱粮,他去图现成,岂不可恨!”(诸葛村夫太坏了!我们费心、费力、费钱、费粮,损兵折将、拼死拼活,打了许多天,什么也没捞到!他倒好,坐着不动吃现成的。我咽不下这口气啊!)肃曰:“公瑾且耐。容某亲见玄德,将理来说他。若说不通,那时动兵未迟。”(鲁肃提出,让他去见见刘备、诸葛亮,先礼后兵嘛。)诸将曰:“子敬之言甚善。”(和曹军反复拼杀了多日,精疲力竭,伤亡惨重!马上又打大仗?诸将领也感到力不从心,所以都支持鲁肃的意见。周瑜也就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哈哈,鲁肃这个和事老!)

       于是鲁肃引从者径投南郡来,到城下叫门。赵云出问,肃曰:“我要见刘玄德有话说。”云答曰:“吾主与军师在荆州城中。”肃遂不入南郡,径奔荆州。见旌旗整列,军容甚盛,肃暗羡曰:“孔明真非常人也!”(可见孔明不仅会用计,还会整军。)军士报入城中,说鲁子敬要见。孔明令大开城门,接肃入衙。(孔明马上明白了鲁肃来的目的,立即给予他盛大的欢迎、接待,给他面子,好让他在谈判时不好意思太坚持己见。——孔明很会抓人的心理啊!)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孔明大开城门迎鲁肃

讲礼毕,分宾主而坐。茶罢,肃曰:“吾主吴侯,与都督公瑾,教某再三申意皇叔:前者,操引百万之众,名下江南,实欲来图皇叔;(这话说得有点偏:曹操大军下江南,既是图刘备,更是图你们孙权,你们是他的主要对手嘛。)幸得东吴杀退曹兵,救了皇叔。(也救了你们自己。)所有荆州九郡,合当归于东吴。(按出兵的多少,伤亡的大小,消耗物资的多少,荆襄九郡确实应该归东吴,所以鲁肃振振有词。)今皇叔用诡计,(老实人这次也不客气,用上了“诡计”二字。)夺占荆襄,使江东空费钱粮军马,而皇叔安受其利,恐于理未顺。(刘备的行为确实有点不大光明,不大正派,鲁肃的批评说到了点子上。)”孔明曰:“子敬乃高明之士,何故亦出此言?(孔明倒打一耙,反说鲁肃不对。)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唇枪舌剑

常言道:‘物必归主。’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荆襄又不是你们东吴的,荆襄九郡有老主人,它是刘表的地盘。)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孔明:荆州是刘表的基业

吾主固景升之弟也。(而刘备则是刘表的弟弟——其实是隔山隔岭的远房堂弟。)景升虽亡,其子尚在;(子承父业嘛!)以叔辅侄,而取荆州,有何不可?(以叔叔辅助侄子的身份取得荆州大地,不是比你们东吴拿过去更名正言顺、顺理成章吗?——鲁肃来之前想好了一肚子的理由,没想到几句话就被孔明驳倒了!)”肃曰:“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今公子在江夏,须不在这里!”(鲁肃也是个聪明人,马上想到:刘表的儿子刘琦不在这里,在江夏;你们分明是打着刘琦的旗号,行自己占领之实。)孔明曰:“子敬欲见公子乎?”便命左右:“请公子出来。”只见两从者从屏风后扶出刘琦。琦谓肃曰:“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象变戏法似的,手一挥,就把刘琦给变出来了。这样,你鲁肃就无话可说了吧?)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扶出刘琦

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这一手厉害,把鲁肃给“打”晕了,一时呛得说不出话来。)良久,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可是老实人的脑子并不笨,从刘琦那病怏怏的样子,他马上想到:如果刘琦死了怎么办?)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孔明和鲁肃打太极拳:他若不在了,再商量。)肃曰:“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鲁肃赶快抓住这一点,明确提出:若是刘琦不在了,荆襄九郡要还给我们东吴。)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

闲评《三国》第五十二回(1)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达成口头协议

(孔明考虑:不能跟东吴搞得太僵,到底自己的实力比东吴差得太远,真要是把他们惹毛了,打起来,自己要吃大亏的。就来一个“画饼充饥”:可以,到时候再说。到时候还不还,还不是靠实力说话。现在自己的力量小,就应付他,跟他拖,拖过这一关再说。)遂设宴相待。(似乎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矛盾解决,又都是好朋友了,立即设宴招待。——聪明的鲁肃也有失算的时候:既然诸葛亮口头答应了,你为什么不要求他立下字据?口说无凭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