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四十四回(2)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标签:
孔明见周瑜周瑜主降孔明也主降鲁肃大怒孔明献计 |
分类: 闲评《三国》 |
肃先问瑜曰:“今曹操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于将军。将军之意若何?”(鲁肃到现在还没有摸到周瑜的底细,所以一见面就情急急地追问。)瑜曰:“曹操以天子为名,其师不可拒。(人家曹操名正言顺,不可抗拒。)且其势大,未可轻敌。(势力又大,我们不可小看他。——怎么回事,身为大都督,一开口就露怯?)战则必败,降则易安。(什么什么,你也认为投降好?)吾意已决。来日见主公,便当遣使纳降。(我已拿定主意:明天去见主公,劝他投降!)”
鲁肃愕然(根据周瑜一贯的强硬作风,鲁肃感到十分意外。)曰:“君言差矣!江东基业,已历三世,岂可一旦弃于他人?(江东这片基业,已经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公惨淡经营,费尽心血,来之不易啊!怎么可以随便丢给别人?——鲁肃闻周瑜之言,痛心疾首!)伯符遗言,外事付托将军。(当年先主孙策留下遗言,对你是多么的信任啊!——言下之意:你辜负了先主的信任。)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泰山之靠,奈何从懦夫之议耶?(大家把你当作雄伟的泰山,依靠你来保卫国家,你怎么能听从那些懦夫的建议呢?——老实人鲁肃大惑不解,顿时心急如焚!)”瑜曰:“江东六郡,生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故决计请降耳。”(周瑜横拉竖扯地找理由,还是坚持要投降。)肃曰:“不然。以将军之英雄,东吴之险固,操未必便能得志也。”(鲁肃提出己方的优越条件,认为一旦打起来,曹操不一定能打赢。——苦口婆心地劝周瑜不要投降。)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孔明在一旁洞若观火,觉得好笑:你们争去吧!你周瑜这点小花招,只能“忽悠”鲁大好人;想“忽悠”我孔明?嘿嘿,你还嫩了点儿!)
瑜曰:“先生何故哂笑?”(周瑜明着和鲁肃争论,暗地里却在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孔明的表情。)孔明曰:“亮不笑别人,笑子敬不识时务耳。”(其实孔明是对他们两个人都在发笑:笑鲁肃傻,笑周瑜刁。)肃曰:“先生如何反笑我不识时务?”孔明曰:“公瑾主意欲降操,甚为合理。”(欲擒之,姑纵之。)瑜曰:“孔明乃识时务之士,必与吾有同心。”(周瑜反过来“捧”孔明一句。这两个人呀,都善于演戏:你假过来,我假过去。)肃曰:“孔明,你也如何说此?”(这一下可把鲁肃这个老老实实的大好人给气坏了:你你你……你孔明怎么也变卦了?)孔明曰:“操极善用兵,天下莫敢当。向只有吕布、袁绍、袁术、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孔明极力夸大曹操的势力,声称当今的曹操已是天下无敌!)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敢于抗曹的,只有我主刘豫州一人,他不识时务啊!)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不瞒你们说:如今我主孤单单地守在江夏,处境困难,是存是亡,还很难说。)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可以全富贵。国祚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是呀,您周大将军降曹,可以保证自己的妻子的安全,又可以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国家的事儿,让它听天由命吧,亡不亡随便,没什么可惜的!——孔明调皮,嘻笑怒骂皆文章。)鲁肃大怒曰:“汝教吾主屈膝受辱于国贼乎!”(鲁肃对着孔明大发脾气:引你到江东来,是让你来教我们的主公向国贼屈膝投降吗?——老实人一旦发起脾气来,更加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