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童心从军
童心从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2
  • 关注人气:1,5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2014-12-11 06:19:14)
标签:

来到江东

曹操檄文

张昭主降

鲁肃主战

孔明会见群儒

分类: 闲评《三国》

                            闲评《三国》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1)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引孔明来到江东

       却说鲁肃、孔明辞了玄德、刘琦,登舟望柴桑郡来。二人在舟中共议。鲁肃谓孔明曰:“先生见孙将军,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从鲁肃的话中可以听出,孙权畏惧曹操;面临曹操的百万大军水陆并进,东吴是降曹还是抗曹,孙权尚在犹豫、观望之中。)孔明曰:“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谢谢子敬兄的叮咛、嘱咐,我诸葛亮已经成竹在胸。)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孔明舟中商议

及船到岸,肃请孔明于馆驿中暂歇,先自往见孙权。(鲁肃办事稳当、慎重:让孔明在馆驿等着,他先去孙权那里打个招呼。)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闻鲁肃回,急召入问曰:“子敬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可见孙权心情之迫切,可能已是寝食难安!)肃曰:“已知其略,尚容徐禀。”(一言难尽,随后再向您汇报。——其实是不想在众谋士面前谈。)权将曹操檄文示肃曰:“操昨遣使赍文至此,孤先发遣来使,现今会众商议未定。”(曹操已派人送来“拉孙权共同打刘备”的檄文。)肃接檄文观看。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孙权给鲁肃看曹操檄文

其略曰:

       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 (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抗拒朝廷的罪人。)旄麾南指,刘琮束手;(战旗引兵指向南方,刘琮束手就擒。)荆襄之民,望风归顺。(荊襄的老百姓纷纷归顺朝廷。)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现在我率领百万大军、千员上将,想和您一起围剿江夏,共同讨伐刘备。胜利后我们两家分他的地盘,并结下永远的同盟、友好关系。)幸勿观望,速赐回音(请您不要犹豫、观望,并请您早日给个回音。)

      (言简意赅:既显示了自己强大的军力,又表达了结盟、友好的善意。共同讨伐刘备,胜利后还可以坐地分赃,好处大家有份。刘备灭亡后我们就永远结盟、友好。这样的好事、便宜事,您干不干?请快点给我一个答复。——还有一个“言下之意”,一个没有明说的威胁:你要是不听我的,我这百万大军就可以把你和刘备来个“一锅端”!)

       鲁肃看毕曰:“主公尊意若何?”权曰:“未有定论。”(孙权和大臣们的讨论还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事关东吴的生死存亡大事,孙权不敢贸然作决定啊!)张昭曰:“曹操拥百万之众,借天子之名,以征四方,拒之不顺。且主公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势不可敌。以愚之计,不如纳降,为万安之策。(这是一个投降派。张昭是东吴第一谋士,有很高的威望。孙策临终时曾给孙权留下“内事不决,可问张昭”的遗言。张昭的意见,举足轻重。)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张昭主降

众谋士皆曰:“子布之言,正合天意。”(张昭的话也符合大多数谋士们的心愿:打什么啊,打不赢的!与其打败当俘虏,不如投降到曹操麾下去当官。有先例嘛,曹操对各路诸侯麾下投降的谋士都优礼有加,甚至加官进爵。)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众谋士主降

孙权沉吟不语。(孙权不表态,看来还是拿不定主意。)张昭又曰:“主公不必多疑。如降操,则东吴民安,江南六郡可保矣。”(张昭投降心切,又拿老百姓说事,拿地盘说事。)孙权低头不语。(孙权还是不表态。)须臾,权起更衣,(口说更衣,其实是想一个人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此时心乱如麻啊!)鲁肃随于权后。(鲁肃悄悄跟了进去。他是想避开人多嘴杂的投降派们,个别和孙权交谈。)权知肃意,乃执肃手而言曰:“卿欲如何?”(国难思良臣,家贫思贤妻,心中惶惑不安的孙权亲切地握着鲁肃的手恳切求教。)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与孙权个别交谈

肃曰:“恰才众人所言,深误将军。众人皆可降曹操,惟将军不可降曹操。”(别看鲁肃人老实,却能高瞻远瞩,大事不糊涂。他看透了那些谋士们的心思,一言击中要害!)权曰:“何以言之?”(孙权还没听懂。)肃曰:“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我们这些人如果投降曹操,还可以捞个州官、郡官当当。——为了更有说服力,鲁肃现身说法,把自己摆进去。)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您如果投降曹操,大不了封您一个有名无实的“侯”,配给您一辆车、一匹马,再给您几个随从;您能有现在这样的风光吗?——还有一个不好说出来的理由:您没看到刘琮的下场吗?)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揭露谋士们自私自利的心理和打算。)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以子敬赐我也!(鲁肃的话,如醍醐灌顶,使孙权如拨开云雾见青天,恍然大悟!认为这是“天以子敬赐我”——这是对鲁肃的极高的评价!)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可是孙权还是有顾虑:曹操势力那么大,我们打得过他吗?)”肃曰:“肃至江夏,引诸葛瑾之弟诸葛亮在此,主公可问之,便知虚实。”(鲁肃虽然只是和诸葛亮短期接触几天,已经感觉到了诸葛亮的过人的才华!便趁机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向孙权介绍诸葛亮

权曰:“卧龙先生在此乎?”(诸葛亮和曹操打了两仗,他的名声已经使孙权如雷贯耳了!)肃曰:“现在馆驿中安歇。”权曰:“今日天晚,且未相见。来日聚文武于帐下,先教见我江东英俊,然后升堂议事。”(孙权性格沉稳,办事不慌不忙、有板有眼:先不见卧龙先生,我们自己再商量商量,拿定了主意再和他谈。)肃领命而去。(鲁肃的目的达到了,他一个人的主意压倒了所有的谋士。——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次日至馆驿中见孔明,又嘱曰:“今见我主,切不可言曹操兵多。”(再三交待:不要打击孙权的信心。)孔明笑曰:“亮自见机而变,决不有误。”(孔明笑笑:你放心,我不傻,会见机行事的。心里却在想:鲁肃这人老实,是个实心眼儿。)肃乃引孔明至幕下。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鲁肃引孔明去见孙权

早见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看来投降派们已是摩拳擦掌,准备以势压人,要把孔明淹没在他们的唾沫之中!)孔明逐一相见,各问姓名。

闲评《三国》第四十三回(1)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孔明会见东吴众谋士

施礼已毕,坐于客位。(孔明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和他们一一施礼、问候,客套一番;然后姿态优雅地落座客位。——这可能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之前的平静,表面的风平浪静下涌动着汹涌的波涛!且看孔明如何应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