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十八回(3)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标签:
袁绍借兵十胜十败东征吕布截获使者先下手为强 |
分类: 闲评《三国》 |
操曰:“吾闻绍欲图许都,今见吾归,又别生他议。”(袁绍这小子,不是说要打我吗?看见我回来了,又见风使舵了。)遂拆书观之。见其词意骄慢,(你向人家借人、借东西,就客气点嘛,还摆什么“四世三公”家的少爷架子?)乃问嘉曰:“袁绍如此无状,吾欲讨之,恨力不及,如何?”(曹操心里很恼火,真想揍他一顿!可是力不从心,遗憾!怎么办?)嘉曰:(才子郭嘉乘此机会发表长篇大论。)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以刘邦胜项羽的例子来说明,智者、弱者可以战胜强者。)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从十个方面将袁绍和曹操进行分析、对比。)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袁绍大搞形式主义,弄了很多不切合实际的繁文缛节;主公您行事符合事物规律,实事求是,顺其自然。)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袁术看不清历史潮流,常常逆潮流而动;您总是顺应历史潮流,做到事半功倍。)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袁绍军纪不严,法纪太宽;您严格治军,立法安民,纠正了许多不良现象。)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袁绍任用人才,内外有别,只信任自己的亲戚,搞小圈子,冷淡了圈外的广大人才;您广纳天下英才,唯才是用。)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袁绍的性格,处事犹犹豫豫,主意很多,却不会决断;您遇事有主张,有魄力,看准了就能坚决贯彻执行。)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袁绍虚荣心很强,到处沽名钓誉;您诚恳待人,得到许多人的拥戴,天下归心。)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袁绍只照顾自己身边的人,对广大群众漠不关心;您无论远近,无论官民,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袁绍亲信小人,相信谗言,搞乱了自己的视听;您心明眼亮,明察秋毫,不听小人的挑拨。)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袁绍法纪混乱,分不清是非;您法纪严明,是非清楚。)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袁绍不懂得兵家韬略,打起仗来虚张声势;您深谙兵法,常常以少胜多,用兵如神。)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十胜对十败,主公您一定能胜利!——铺排了十个方面,洋洋洒洒,蔚为大观!这个“马屁”拍得真响啊,拍得惊天动地!不过他也不是胡吹乱拍,讲得还是比较切合实际,比较有道理。)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曹操谦虚地说:先生的话,我怎么敢当!笑在脸上,乐在心里;口头上谦虚几句,心里其实非常受用!)荀彧曰:“郭奉孝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荀彧自然不甘落后:是呀,是呀,郭先生的“十胜十败”,和我的看法完全一致!——人在台上,听到的都是好话,都是歌功颂德。)嘉曰:“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务完了虚,再务实:邻近我们的徐州吕布最让人不放心。)今绍北征公孙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趁袁绍北征之机,打掉吕布,然后再全力对付袁绍。)否则我方攻绍,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吕布这小子无信无义,有空子就钻,他是不认朋友的。一旦我们和袁绍打起来,他一定会趁我们后方空虚,抄我们的老窝。以前对刘备他就是这么干的。)操然其言,遂议东征吕布。(曹操一贯信任郭嘉,听了郭嘉的建议,就立即商量如何打吕布。)荀彧曰:“可先使人往约刘备,待其回报,方可动兵。”(首先要联系内应刘备。)操从之,一面发书与玄德,
一面厚遣绍使,奏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用特大的虚衔稳住袁绍。——这是曹操的一贯手法。)密书答之云:“公可讨公孙瓒。吾当相助。”(您放心去打公孙瓒吧,后方有我,我同意借兵、借粮给您。)
绍得书大喜,便进兵攻公孙瓒。(曹操达到了目的:祸水北移,让袁绍的进攻矛头指向了北边。)
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是否离开吕布?陈宫拿不定主意。看来陈宫也是个多谋而不善断的人。)一日,带领数骑去小沛地面围猎解闷,忽见官道上一骑驿马,飞奔前去。宫疑之,(这是什么人?形迹可疑!)弃了围场,引从骑从小路赶上,(陈宫的警惕性很高,立即带人前去拦截!)问曰:“汝是何处使命?”(你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当差?这样急急忙忙地骑马飞奔,是奉了谁的命令?到哪里去?去干什么?)那使者知是吕布部下人,慌不能答。(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人物,被陈宫一连串的质问弄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陈宫令搜其身,得玄德回答曹操密书一封。(哇,获得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
宫即连人与书,拿见吕布。布问其故。来使曰:“曹丞相差我往刘豫州处下书,今得回书,不知书中所言何事。”(看来这只是个送信的人。)布乃拆书细看。书略曰:
(陈宫获得的情报使吕布免除了一次遭受“突然袭击”的大灾大难,可以率先采取攻势,来一个“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