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十七回(2)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标签:
策反韩杨两军大战内应发威袁军大败父子高人 |
分类: 闲评《三国》 |
布曰:“汝须亲到韩暹、杨奉处下书。”(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你得要亲自去办。)陈登允诺。(行行行,我去,我去。——陈登心想:咱善于“忽悠”人,哪里不敢去?)布乃发表上许都(曹操处),并致书与豫州(刘备处),然后令陈登引数骑,先于下邳道上候韩暹。暹引兵至,下寨毕,登入见。暹问曰:“汝乃吕布之人,来此何干?”(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并不友好,策反有难度啊!)登笑曰:“某为大汉公卿,何谓吕布之人?(堂堂正正地表明自己的正统身份。)若将军者,向为汉臣,今乃为叛贼之臣,使昔日关中保驾之功,化为乌有,窃为将军不取也。(针对韩暹过去的辉煌经历,找准他的软肋,尖锐地点破他、提醒他。)且袁术性最多疑,将军后必为其所害。(针对袁术的弱点,向韩暹发出善意的警告。)今不早图,悔之无及!”(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后果将非常危险!过了这个村,就没那家店啦,这个世界可没有后悔药吃啊!)暹叹曰:“吾欲归汉,恨无门耳。”(句句话如一支支利箭,支支击中韩暹心中的要害,使韩暹幡然悔悟。他说这话的口气分明是在请求陈登帮忙:替他疏通关系。)登乃出布书。(看来火候已到,陈登向韩暹出示吕布的信件。)暹览书毕曰:“吾已知之。公先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陈登厉害,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韩暹,策反成功,使韩暹痛快地答应了“里应外合”。)
登辞暹,急回报吕布。(呵呵,回去向吕布表功去了:怎么样?你要是听陈宫的话,把我杀了,能有这样的好事吗?——确实有本事,你还真得佩服他的“牛皮哄哄”!)
吕布乘势掩杀,张勋败走。(立即打败了一路敌人。)
吕布赶到天明,正撞纪灵接应。(又遇到一路敌人。)两军相迎,恰待交锋,韩暹、杨奉两路杀来。(内应再一次发挥威力。)纪灵大败而走,吕布引兵追杀。(又杀败了一路敌人。)山背后一彪军到,门旗开处,只见一队军马,打龙凤日月旗幡,四斗五方旌帜,金瓜银斧,黄钺白旄,黄罗销金伞盖之下,袁术身披金甲,腕悬两刀,立于阵前,(嗬,派头不小,“御”驾亲征的架势嘛!)
大骂:“吕布,背主家奴!”(不好意思,被人家骂到了点子上:吕布确实是多次背叛主公、背叛朋友。)布怒,(吕布老羞成怒:混帐东西,竟敢揭我的老底,我宰了你!)挺戟向前。术将李丰挺枪来迎;(哪能让“皇帝”亲自动手呢?自然要有人顶上,保“驾”立功嘛!)战不三合,被布刺伤其手,丰弃枪而走。(呵呵,忠“君”保主,勇气很大,本事很小。)吕布麾兵冲杀,术军大乱。(看来袁术的军队战斗力不强嘛!)
吕布引军从后追赶,抢夺马匹衣甲无数。(“御”驾亲征也还是大败而逃!)
袁术引着败军,走不上数里,山背后一彪军出,截住去路。当先一将乃关云长也,(说明吕布已经和刘备联络上了。)大叫:“反贼!还不受死!”(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关云长!)
袁术慌走,(“皇帝”带头逃走。)余众四散奔逃,(部下向“皇帝”学习。)被云长大杀了一阵。袁术收拾败军,奔回淮南去了。(七路大军,二十万人,怎么这样不经打?银样镴枪头!这样的军队还能得天下?)
吕布得胜,邀请云长并杨奉、韩暹等一行人马到徐州,大排筵宴管待,军士都有犒赏。(为庆祝胜利,吕布大方地向各路官兵颁发奖赏。)
次日,云长辞归。布保韩暹为沂都牧、杨奉为琅琊牧,(内应有功,向朝廷保荐封官。)商议欲留二人在徐州。陈珪曰:“不可。韩、杨二人据山东,不出一年,则山东城郭皆属将军也。”(让他们去山东为您吕将军扩充势力吧。)布然之,遂送二将暂于沂都、琅琊二处屯扎,以候恩命。(在那里等候皇上的封官圣旨。)陈登私问父曰:“何不留二人在徐州,为杀吕布之根?”(你这不是放弃了一个好机会吗?)珪曰:“倘二人协助吕布,是反为虎添爪牙也。”(这种朝三暮四的人靠不住。如果他们留下来后,不听我们的话,反而帮助吕布呢?)登乃服父之高见。
(哦,是的,这样做更牢靠。老爸厉害,姜还是老的辣!——这父子二人都是高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