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三国》第十四回(2)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标签:
贾诩回乡立斩二将李郭大败一见如故迁都之 |
分类: 闲评《三国》 |
傕怒曰:“尔敢灭吾锐气!”拔剑欲斩诩。(惹火了李傕的土匪脾气,翻脸不认人!)众将劝免。(军师是立过大功的,他也是好意,请大帅刀下留情。)
次日,李傕军马来迎操兵。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铁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先派猛将、精兵冲杀一番,打乱对方的布局、阵势。)阵圆处,李傕侄李暹、李别出马阵前,未及开言,(照老规矩,要先对骂一通,然后再开打;可是……)许褚飞马过去,一刀先斩李暹;(谁跟你多啰嗦,先宰一个给你们看看!)李别吃了一惊,倒撞下马,褚亦斩之,(马快刀利,再宰一个!)双挽人头回阵。(哇,真猛士也,眨眼功夫就斩杀二将!)
曹操抚许褚之背曰:“子真吾之樊哙也!”(曹操大喜,抚许褚的背大加称赞。许褚是樊哙,那你曹操是什么?——以开国皇帝刘邦自居啊!)
随令夏侯惇领兵左出、曹仁领兵右出,操自领中军冲阵。鼓响一声,三军齐进。(兵多将广,训练有素,阵营豪华,声势浩大;一阵战鼓响起,三路军马同时发起冲锋!)
贼兵抵敌不住,大败而走。(如怒海波涛,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李、郭军根本不是对手。)
操亲掣宝剑押阵,(军纪极严!曹操手握宝剑亲临前线督战,三军将士谁敢畏战、退缩?)率众连夜追杀,剿戮极多,降者不计其数。(趁胜追击,大获全胜!)傕、汜望西逃命,忙忙似丧家之狗;(败得太惨了!——没想到曹操这么厉害!赶快跑吧,逃命要紧!)自知无处容身,只得往山中落草去了。(兵打没了,皇帝自然当不成了,干什么去呢?当土匪去吧!)
曹操回兵,仍屯于洛阳城外。(非常注意影响,虽然打了大胜仗,立了大功,还是不带兵进城,不给人以“骄兵悍将”、“功高震主”的印象。)杨奉、韩暹两个商议:“今曹操成了大功,必掌重权,如何容得我等?”(一山不能容二虎啊!)乃入奏天子,只以追杀傕、汜为名,引本部军屯于大梁去了。(不要等到人家找个罪名把咱们给赶出去,还是自动地从中央退居边缘为好。——聪明,主动,有自知之明!)
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操暗想曰:“今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此人何得独肥?”(曹操目光敏锐,常常通过外貌去观察和揣测一个人。)因问之曰:“公尊颜充腴,以何调理而至此?”(先生的脸色这么好看,请问,您有什么高明的养生之术吗?)对曰:“某无他法,只食淡三十年矣。”(方法非常简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知道,请博友不要盲目效仿。)操乃颔之;又问曰:“君居何职?”对曰:“某举孝廉。原为袁绍、张杨从事。今闻天子还都,特来朝觐,官封正议郎。济阴定陶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曹操避席曰:“闻名久矣!幸得于此相见。”(语气、态度都非常谦恭。)遂置酒帐中相待,(盛情款待。)令与荀彧相会。(唤首席谋士和他会见,以便让善于识人的荀彧再观察一番。)忽人报曰:“一队军往东而去,不知何人。”操急令人探之。董昭曰:“此乃李傕旧将杨奉,与白波帅韩暹,因明公来此,故引兵欲投大梁去耳。”操曰:“莫非疑操乎?”(曹操极其敏感,立即猜测:他们是不是对我有疑虑?)昭曰:“此乃无谋之辈,明公何足虑也。”(董昭对杨、韩评价很低,认为他们不值得忧虑。)操又曰:“李、郭二贼此去若何?”(曹操再探询他对李、郭的看法。)昭曰:“虎无爪,鸟无翼,不久当为明公所擒,无足介意。”(对李、郭更是极端地蔑视!——他们手下没有了兵马,就象是老虎没有了爪子、鸟没有了翼膀,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您的军队生擒活捉。)
(感谢您的礼贤下士,不耻下问,高瞻远瞩,从善如流。——曹操善于做调查研究工作,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情况,征询有识之士的意见,心中反复酝酿着、盘算着如何抓好朝政大权。其雄才大略绝不是何进、董卓、王允、李傕、杨奉之流可望其项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