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故事会(3) 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2013-04-20 08:48:39)
标签:

一灯如豆

鬼扒痒

蛇咬屁股

打呵欠割舌头

劫匪盯梢

分类: 亲情

                                     小小故事会(3)

                                  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初,我们住在老家——江西省的一个偏僻村庄里。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那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江西的重要城市:南昌、九江等都被日寇占领,我国的沿海地区也被日寇侵占。我们被迫住在一个没有公路、没有铁路,当然也看不到汽车、火车,甚至连自行车也看不到的村庄里;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当然更没有收音机、电话,也没有报纸、杂志。到了晚上,就点上一盏青油灯,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用一根灯芯照明(一种叫灯芯草的草芯子,晒干后,放在菜油灯盏中,点着照明。一灯如豆,屋内依然昏暗,却很能省油。可是祖母还这样教导我们:“家有万两金,莫点双灯芯。”为了更省油,只点一根灯芯)。

    每当月黑风高之夜,外面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乡下的孩子们就在广场上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歌谣:

       伸手不见掌,

      望见鬼扒痒;

      鬼向我招手,

      我不怕,

      我跟鬼,打一架!

         ……

    晴天的夜晚,天高云淡,月明星稀,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他们就唱:

       月光光,

       水汪汪。

       鸡啄米,

       狗点香,

       猫咪蒸饭气呵呵,

       公鸡烧火喔喔喔,

       猢狲担水井上坐,

       蛇咬屁股赶快摸!

       ……

     正因为它偏僻、落后、闭塞,日本鬼子才放过了它,忙着去占领大中城市和交通干线去了。

寒冷的、漫长的冬夜如何度过?我们家是一人提一个小火钵(瓦钵子里面装着灶里的余烬,外面用竹篾编了个提手),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围着一盏一根灯芯的、昏暗的菜油灯听妈妈讲故事。那时候,我9岁,妹妹7岁,我们半懂不懂地听着。

    母亲给我们讲过一些旧上海的故事:

    上海呀,大得就象是一片大海,地方很大很大,房子很多、很高,高的有几十层楼。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有人在一旁叫喊:“哇,好高的楼呀!”于是,你就会把头一仰,看高楼,帽子就没了。哪去了?叫人给顺手拿走了,动作好快啊!等你回头找帽子时,他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上海是个“你打呵欠,他割舌头”的地方。

 

    上海街上的人真多,人行道上人多得肩膀挤肩膀。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同伴们一起上街要手挽着手,要不,就会挤丢了。现在许多城市时兴情侣在街上手挽手走,那就是从上海传过来的习惯。

 

    上海的汽车、电车多得象河里的流水,头接尾巴不断纤;行人要穿过马路,非常不容易!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上海有许多大商店,最大的有四家: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里面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有!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先施公司                             永安公司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新新公司                                 大新公司

   

    上海人的生活比你们江西人好多了,上海滩上捡香烟头的小瘪三的生活,也比你们江西乡下的土财主好!

 

    上海的青洪帮真厉害!一个青帮大佬去乘轮船;去晚了,轮船已经驶离码头。青帮大佬一招手,轮船就掉头开回来,能把公共的大轮船当作自己的私家车使唤。连蒋“委员长”当年都曾拜帮会大佬黄金荣做师傅,还和另一个帮会大佬杜月笙拜把子,结成兄弟。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黄金荣                           杜月笙


    我有一个表弟在上海做事。那天,他在银行里取了款。走出银行后,隐约觉出后面有一个人老跟着他。他稍稍地回了一点头,发现有一个头戴鸭舌帽、鼻梁上架一副墨镜子的人在不远不近地跟踪。于是他加快脚步,那人也加快脚步;他放慢脚步,那人也放慢脚步;他在街上兜圈子,那人也在街上兜圈子……他知道,事情不好了,遇上劫匪盯梢了。怎么办呢?情急中,他灵机一动,把裤子中间的钮扣解开,大摇大摆地走着。被警察看见了,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认为他举动不雅,有碍风化,就把他抓进了警察局,“训”了他一顿,还要罚款。他掏出钱来给警察看:“我身上帶了好多钱,我认罚。我是没有办法啊,后面有人盯梢,想抢钱,我只得出此下策。”警察听了,立即跑出去抓!那个“墨镜子”早就溜了。

 

    上海有个大娱乐场,叫“大世界”,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大世界

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剧种演出,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还有几十面“哈哈镜”。为什么叫“哈哈镜”呢?你如果站在镜子面前照,镜子里的你会变成各种各样丑八怪的形象,看得你自己都会哈哈大笑,所以叫“哈哈镜”。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上海人最讲究穿着,哪怕家里很穷,出门也要西装笔挺。上海人只认衣衫不认人,你要是穿得不好,没人搭理你。有个乡下土财主,扛着一段竹子进店。店里的伙计拼命挥手,大声斥责:“出去!出去!这里不是你玩的地方!”土财主提起那段竹子往柜台上一倒,“哗哗”的,都是白花花的大洋,惊得店伙计伸出舌头半天缩不回去!原来土财主是来上海给女儿办嫁妆的。

 

    上海穷人穿得好,怕被人看不起;富人反而穿得不好,因为怕被歹徒绑票,要显得生活穷苦,尽量不露富。有个大工厂的老板,进出都是青衣小帽,步行。一天晚上,他很晚才从厂里回家。经过小弄堂时,黑咕隆咚的,只好摸黑走。忽然,一乘轿子快捷地走来,轿竿上挂着灯笼。他便借光跟在轿子后面走。真是运气好,轿子走的路线竟和他走的是一条道,简直就是带他回家。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走到家门口,轿子停了下来,从轿子里钻出一个人;大老板定睛一看,竟然是自己的儿子。气得大老板把儿子骂了一顿:“有你这样摆谱的?这点点路也要坐轿子?你爸的钱是抢来的?”可是到他的孙子手里,倒真的是不坐轿子了。坐什么?难道听话了,步行?呵呵,孙子进出都是坐小汽车了。

小小故事会(3) <wbr>听妈妈讲旧上海(上)


大老板已经管不着了,他已经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