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老年生活咏叹调

(2023-11-07 21:17:07)
分类: 杂谈
做好了早饭,伺候我家帅哥,老兵吃好。我再做好自己的饭,吃好收拾好,就要麻溜的出门,今天要赶坐公交车到联通公司去交电话费。这个活放到年轻人身上,在家里不到二分钟就搞定。放到我这就需要二到三个小时。出门坐公交车,赶得巧走到公交站牌就来车,缴费也不用排队等候,二个小时还是可以搞定。就怕等车,排队,赶不巧三个小时还非常紧张。中午十一点前我必须赶回家做中午饭,年轻人是:时间就是金钱。到我这就变成:时间就是按时开饭。
      除了上下班时间,公交车上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有句口号说的很形象;公交车是老百姓的专车,公交司机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我觉得如果说:公交车是低收入的专车,应该更准确。年轻人有钱的开小汽车,没钱的骑电动车,除了上下班,公交车上年轻人真是极少。机关,事业单位都有班车,只有打工的人才挤公交车上下班。老年人有钱的请家政工,吃、喝、看医生都有专人服务。没钱的出门买菜,买米,缴费只能坐公交车。想打出租车都办不到,因为出租车都变成网约车。老年人不熟悉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什么屁屁,无法打车。那个站在马路边,招手打出租车的情景已经成为过去式。
     电话费,暖气费,水电费等缴费窗口也见不到年轻人。这些事情年轻人都在家里,手指头动一动,分分钟就完成。银行柜台也很少能见到年轻人,年轻人把银行卡绑在手机上,在手机上什么缴费,转账等等,一指头搞定。我求女儿帮我把工资卡也绑一绑。女儿说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手指哆嗦,按不好钱就会莫名其妙走丢了。听她说的有道理,还是不要赶这个有风险的时髦好。好在老年人时间不是非常值钱,就是辛苦一点,吃苦我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几十年什么苦都没有难倒我们,现在也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看看那些拄着棍子,坐公交车到柜台办事的老人,我也就觉得这一切没有什么了不起。比比年轻时在野外餐风饮露,抬着好几百斤重的机台木登山,挥舞大钳子拧钻杆,迎着风爬铁塔,这点苦也就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想起伟人有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岁月不饶人,一转眼,我们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现在我们也正在退出各行各业的舞台,互联网也不由我们这个年纪的人任意驾驭,服不服气,都逃脱不了这个自然规律。想一想我们年轻时,看到有些老年人只是在扫盲班里认识两个字,读书看报都困难,我还觉得他们不够努力。今天深深的感到我也重复他们的路,虽然我能读书看报,也学会了看电脑上网查资料,但更深的操作还是掌握不了,这是不是就是新时代的文盲或者半文盲呢?世界真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无法与年轻人平起平坐,也许这就是代际的沟壑吧。
     缴好费坐上回家的公交车,车上人不多,找个座位坐下。抬头看到对面座位上坐着两位五十多岁的妇女,从穿衣打扮看,一看就不是市里的人,可能是外地来的,或者郊区农村来的。只见她们一人手里拿着一个手机,低着头,专心致志的看着。地上两只脚中间都放着一个大包。只见一个人抬头看了看车窗外面,又低下了头。我往后扫了一眼,见不到一个人脸,看见的就是几个头顶,都在低着头看手机。唉,现在的人怎么了,坐个公交车,眼睛也离不开手机。这个眼睛也太辛苦了,这样超负荷使用,眼睛会不会闹罢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转载]仲秋赋
后一篇:转载——算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