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标签:
转载 |
学习。谢谢!若愚谋。
口沿微外撇
底足略高,修胎工整
碗内约三分之一酃盖呷胗圆悖薹ㄈコ跹裘娼缦廾飨
开斜裂细密的纹片
值得一提的是
水洗前后的重量差异很大,扣击声音也有明显的区别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4
釉光匀净的大沿口、斜直壁、小圈足之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改进了汝窑的支烧法
胎足切削工艺精湛
里外施釉不越界
不同的角度下看底足
干净利落, 无钉痕、无垫痕,手感方便,美观适用
有众多学者认为,北宋官窑的烧造是因宋徽宗对当时贡御之瓷所带有的瑕疵缺陷不满,故而寻求再创新,要求烧造出完美的高端瓷器
南宋顾文荐的《负暄杂录》载"宋宣政间 京师自置窑烧造
名曰官窑",文献记述了北宋官窑出现验证着官窑出现的特定背景
清代陈浏的《陶雅》说“宋官窑者绝不轻见 世人罕能识之者”
清光绪《辞源》认为,北宋大观间 京师烧瓷 胎骨有白、灰、红之分
其土取自汴东阳翟 陶炼极佳
釉色有天青、翠青月下白、大绿、粉青为上”
虽然,北宋官窑的窑址尚未发现,但是,官窑器物的标准却不影响众多海内外博物馆和文博界的认同
显示精细完美的烧结工艺
水沁斑沁入釉层
足底的整体制作显示着旋削、施釉工艺的严谨
体现极高的技术标准,彰显北宋官窑的艺术风范
显微镜下,釉面呈现着一派苍老、衰败的景象
然而,
该斗笠碗最奇特之处是你用眼睛无论如何也看不到这般老化特征
白发老玩童孟凡和
2018年 7月 29日
北京
原文地址: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作者:白发老玩童
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口径:19.2厘米 高:7.8厘米
底足:4.6厘米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1
造型精美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 [转载]微观下的官窑天青釉斗笠碗](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4
前一篇:[转载]康熙铜红釉之二郎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