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标签:
转载 |
学习。谢谢!若愚谋。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 1
北宋汝窑玉壶春瓶,形制源自唐代金银器、青铜器原型,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据说由佛教的净瓶演化而来,玉壶春瓶在宋代还曾当做酒器,在其后的各朝都已 广泛使用
北宋汝窑玉壶春瓶,精工细作,内外施天青釉,五圆钉支烧,胎体极薄,扣声发闷,细颈,垂圆腹,外撇足
说汝窑玛瑙入釉,除了是将提升其文化内涵以增大器物的价值外,那如冰似玉的釉色闪烁着迷人的魅力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 5
上左
宝光莹润的釉色,即使强光下拍照也无法找到刺眼的高光点
上右
五个米黄色圆形支钉痕
下左
底足外撇
下右
底足的磕口与磨痕彰显苍老的形态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6
底足的棱边泛姜黄色
磕口的边沿钝化
曾经使用的 苍老磨痕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本锐利形态的开片纹的棱角、棱边已钝化
缝隙间积满了黑、白、红、褐不同的矿物结晶物体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釉面已发生褶皱、隆起
黄白色的钙化斑沁入釉层
釉面散落着大 、小不等的由破口泡风化成的坑点儿
坑点儿边沿钝化,边界模糊
坑点儿内聚集着污物
这是又一幅典型的釉面自然老化的微观图景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磕口边沿内滋生着丝状、异形的透明结晶体,有若生根成长的冰棱花枝,栩栩如生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微图5
上左图
黑色气泡距透明气泡如此之近,却色泽分明,互不侵扰
上右图
缩釉点露出胎骨,经年长日久的风化,已呈褐红色
下左图
开片纹的缝隙被污染
下右图
特大黑色气泡破裂,积满碳渣状结晶物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微图6 上左图
釉面整体光洁匀净,黑白不同的两色气泡
上右图
在瓶口处的小磕旧痕,可见已变褐红色的胎骨,磕口内滋生出白色丝状、花朵状结晶,别有洞天,其妙无比
下左图
瓶口沿儿的釉面闪金属光泽,有棕眼,见褐红色胎骨
下右图
釉面有斜长串形的透明色、浅褐色、深褐色、黑色气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气泡内色阶清晰
白发老玩童孟凡和
2018年
5月 18日
北京
原文地址: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作者:白发老玩童
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 4
从口沿儿处可见颈部接胎的旋痕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6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 7
五个土黄色圆支钉痕
微图1
瓶口处的开片纹显示,古陶瓷长期受温差、干湿度变化的影响,釉层物质的热胀冷缩促使釉面开裂形成宽窄、深浅不同的缝隙,由于矿物质对釉面的侵袭和与釉层物质的置换,使得原本天青色的釉面开片纹隆起,突显银白的色泽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微图2
不同时段造成宽窄不一的开片纹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微图3
原本平整、光洁的天青色釉面,有为数众多的透明气泡和变色衰败的破口泡混居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微图4
从底足磕口看到裸露出褐红色的胎骨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转载]微观下的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宋哥窑独一无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