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们曾经风光无限,如今落魄收场

(2016-08-31 11:17:57)
标签:

杂谈

“英雄”迟暮

1931年,因为西学东渐的影响,用钢笔代替毛笔写字者日益增多,学徒出身的浙江奉化人周荆庭,为了打破“中国人生产不了钢笔”的说法,以1.5万银元创办华孚金笔厂,随后更名英雄金笔厂,这标志着随后影响中国85年的英雄牌钢笔的诞生。

上世纪80年代,在蓝色涤卡上衣的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钢笔,是知识分子和干部的代表性打扮。英雄钢笔更属于“奢侈品”,是馈赠亲友的时髦礼物。一支笔加一个笔记本,笔记本上再写上“好好学习”等几句祝贺或者励志的话。

英雄钢笔还见证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大事件。如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声明、中国首次APEC会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均由“英雄”签署完成,并多次作为国礼款赠国际友好国度首脑和运动健儿。

在鼎盛时期,英雄产品占有率接近市场总和的70%,更是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和1993年,英雄先后在A股和B股市场上市,成为上海最早一批上市企业。1996年英雄的半年财报显示:总资产超过7亿元,净资产3.72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从1999年开始,英雄的主营业务开始出现亏损,不得不变卖资产。先后以2970万元和500.96万元的价格出让其所持有的上海12.9%的房产股权和苏州7.5%的房产股权;不久又以2733.06万元的价格,出让了上海永生金笔37.57%的股权。

2012年11月,一则关于英雄集团挂牌,以250万元的低价转让上海英雄金笔厂49%的股权(不包括土地和品牌商标)的消息引人关注。

尽管英雄管理层表示,此举是希望引入社会资本,谋求国企机制改革。但英雄49%的股权仅作价250万元的“白菜价”,不得不让人大有英雄末路之感慨。

彼时,营收状况一蹶不振的英雄,已经连续三年惨遭重创,2011年净利润亏损472万元,同比下降近200%。

而英雄集团的总资产亦大幅缩水,从1996年的7.03亿元到2012年7月的2498万元,净资产则由3.72亿元减为208万元。十几年间,同样的英雄金笔厂,净资产值只剩下了原来的零头。

英雄钢笔,历经85年风雨,惨淡收场。它是最伟大的民族品牌,也是最没落的国有企业。

夏新不新

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也曾像今天一样辉煌过,涌现出一大批销量足以跟国际巨头抗衡的企业,而夏新当初就是其中的一员。夏新的前身是夏新电子有限公司,1981年成立,1997年在上交所IPO。从做VCD和DVD起家,到巨资投入无绳电话失利,再转战手机行业登顶,2006年公司品牌估值高达74.86亿元,达到鼎盛。

如今,一流手机厂商的队伍里早已没了夏新的位置,再见它时,控股权正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里被“甩卖”,挂牌价仅为1万元。

挂牌信息显示,以今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夏新资产总计的账面价值3247万元,评估价值减值到2981万元,负债6498万元,已资不抵债。净资产账面价值-3251万元,评估价值减值为-3517万元;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为-1731万元。

据记者在《评估报告》中看到,2013年夏新净利润306万元,自2014年起便不再盈利,2016年1~4月净利润亏损1亿元,营业收入仅170万元。

而且,夏新目前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9615万元,评估后,无形资产净额仅为567万元。事实上,2008年,夏新商标权曾进行过价值评估,评估结果为1.15亿元人民币。无形资产大幅缩水,夏新的部分商标也处于过有效期的状态。

其实,从市场来看,夏新手机消失的时间更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夏新手机官网上发现,“新机展示”最新一款为2014年6月上市的3G手机A918T,此后再无新品发布。据科技网站披露,即使此前有新品发布,2012年、2013年“全年出货量不足百万部”。

而在1999年,夏新、波导、海信、科健、TCL等品牌成为了首批拿到手机制造牌照的国产手机厂商。各个风光无限。

其中,夏新手机曾在2002年拿下单款手机盈利8亿元的辉煌成绩。2005年,公司品牌估值高达70.62亿,达到鼎盛,并邀请当时风头正劲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代言。

但是随后,市场风云变化出乎所有人意料。2004年,延续五年之久的手机生产“审批制”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一批合资的国产手机生产商开始打出自 有品牌。但是此时,中国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处处受制于国外厂商,第一批国产手机厂商首次尝到了没有核心技术的苦果。

两年后的2006年,台湾联发科(MTK)迅速崛起,专门生产手机芯片,能够把手机主板和软件集成,手机厂商只要购买这种廉价的MTK芯片,加上定制的外壳和电池,就可以自己组装手机。从此“山寨”手机开始横行,第一批国产品牌手机的好日子彻底到头,纷纷倒闭、转战海外。

2006年后,夏新没能延续之前辉煌,2007年出现了亏损8亿。到2009年,由于连续三年亏损,被象屿股份借壳上市。同年12月20日,由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管理团队共同出资收购,成立夏新科技有限公司,作价1.35亿元。

此后,智能手机大潮来临,夏新曾尝试跟360手机、阿里云手机等合作,并推动电商渠道但是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直到如今,正式被挂牌出售。

湘鄂情的无奈

1995年2月28日,湘鄂情的前身——只有四张桌子的“湘湘菜馆”在深圳蛇口正式开业。创业之初,创始人孟凯除了兼任服务员、收银员和采购员,还会出去跑运输,以此赚钱来维持餐馆的经营……“湘鄂情”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老板孟凯是湖北人,老板娘周长玲是湖南人。2009年11月11日,公司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餐饮企业,孟凯身价36亿元,成为餐饮界首富。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后,主营高档餐饮的湘鄂情经营业绩急转直下,公司开始频繁实行“童话故事”般的战略调整,先后宣布涉及环保、影视、新媒体等方面的多项并购,这些并购曾推动股价大幅攀升,但其中的一些并购最终并没有真正实施。湘鄂情最早“跳票”江苏中昱,后“改道”环保产业。2014年8月24日,公司索性更名为“中科云网”,彻底逃离餐饮业,“因为公司已将新媒体、大数据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2014年11月,中科云网宣布终止收购中视精彩51%的股权,原因是股权受让时间跨度较长,并且中视精彩未来全部实现目标利润存在不确定性。中科云网还曾打算收购笛女影视,但最终也没了下文。时陆续关闭门店。湘鄂情最兴盛的2012年时拥有34家门店,不到两年时间关闭了四分之三。

作为“民营餐饮第一股”湘鄂情的创始人,孟凯曾经踌躇满志。即便在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湘鄂情经营困难、大幅亏损之时,孟凯也一直不遗余力地谋划转型。2013年以来,公司在环保、影视和大数据领域辗转腾挪,虽屡遭跨界不适,但对于未来发展,孟凯总是信心满满。2014年5月,湘鄂情募资数十亿投互联网,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孟凯还很爽快地表示:“别和我谈餐饮,谈大数据。”

然而,24.8亿的定增转型大数据计划泡汤让孟凯很受伤。“中科院计算所的研究成果是真实的,转型方向非常正常。”他在回复记者短信中说,“好好的一批科技产业成果被‘处决’了,公司目前必须先还债。”

2014年12月12日,中科云网迫于债务压力,低价出售了“湘鄂情”品牌,孟凯不得不与自己花费了19年心血辛勤培育的品牌悲情诀别:“我1995年创业至今快20年了,为了还债,我只能卖掉湘鄂情这块金字招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