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的认识》

(2021-03-25 10:27:36)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知道他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用字母正确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和读法

教学难点:建立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感受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有一些排成一排的点,想象一下,如果像这样的点越来越多,不断的增加,会形成什么?(线) 在数学中,线都是由无数的点组成的,请看大屏幕: 

2)如果把上面的这些线,分成两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分成直直的线和弯曲的线) 

3)线有直直的线,也有弯弯的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重点就是像这样一些直直的线。(板书:直直的线、课题:线的认识)

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线是直直的? 指名说,后教师介绍  (课件介绍:斑马线、探照灯光线、铁路轨道等)

(二)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1、出示金箍棒,在比较中认识线段、直线。 

1 这是孙悟空的法宝金箍棒,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条直直的线(课件抽 象出线) 

2)孙悟空的金箍棒会变长、变短 

3)现在孙悟空想让它变长,长、长、长、(课件演示两端不停地长)想象一 下,金箍棒不停地长,向上穿过天花板,穿过房顶,穿过天空,穿过宇宙„„向下穿过地板,地面,穿过地球„„

4)比较一下,这两条金箍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 ,一条可以看到他的两头,一条在无限延长,看不到两头

5 怎样用两条不同的线来表示这两根金箍棒呢?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或 者也可以拿出尺子画一画。  预设:一条短一些,一条很长很长,和黑板一样长,直到画不下, 

6 第一根金箍棒可以看到两头,我们就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我们把 这两个点叫作“端点”(板书,并跟老师读一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叫做线段(跟老师读一读:线段)。

7)第2根金箍棒呢?想一想,要不要画上端点呢? (两端无限延长、两端没有端点)  向这样两端没有端点,可以像两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2、认识射线: 

1 孙悟空的金箍棒除了会向两个方向不断变长,还会怎么变?(向一个方 向延长) 

2 这条线又该怎么画?在草稿本上画画?

3 师在黑板上画:和老师这样画的小朋友举手。  你为什么这么画?一头有端点,一头为什么没有端点?(因为他是从这一端向着另一端无限延长的,另一边看不到头)  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像一端无限延长的线,叫作“射线”。 谁来说说射线的特点?(一个端点,一端无限延长)

(三)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认识了这三种线,接下去老师要教大家怎么读这些线。 

1)为了表示方便,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这些不同的线, 在线段两个端点上标上AB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 A、) 

2)直线呢?怎么表示,它可没有端点?(在直线上任意的两点表示AB)可以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另一种方法,可以在在直线旁边用一个字母表示L,读作直线 L

3)谁来说说射线呢,该怎样表示? 

4 射线呢? 提醒你射线的读法和前面两种线的读法不一样,它只有一种读法,想一想,你认为该怎么读?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5 思考:为什么读“射线AB”而不读成“射线BA(射线AB:端点是A,向 B点无限延伸,射线BA:端点是B,向A点无限延伸)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 

1 认识了这三种线,想一想,这三种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联系呢?(同桌互相讨论,完成表格)

(四)练习  看来大家都了解了这三种线各自的特点,下面看你会不会判断?

1、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说明理由。   

2、你能读出下面各条线吗? 

3、他们谁说对了?  

(六)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实施空间观念领域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中,获得对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经验。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了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我教学《线的认识》一课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建立生活与几何形体的联系。从生活实物“毛线”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线,再回归生活找线段、射线和直线,从而建立“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在观察、操作、体验中探究几何形体的特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感知,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理解。通过仔细的观察,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其特征。如射线的认识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合作拉动毛线的变化,闭眼想像体验射线的特征,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射线的具体表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