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2019-04-11 13:31:36)
分类: 转载

数学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其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离不开语言,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斯托利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师生间的交流,都依赖于语言。数学教师如何具有用“不是蜜的数学语言来粘住学生一切注意兴趣的魅力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能准确驾驭数学语言,并不断锤炼自身数学教学语言,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要做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课堂中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准确。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性质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另外,把每句话讲准确,让学生能准确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对教师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数学教师准确的语言源于对数学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源于对课时内容、目标、手段的深刻理解。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时、分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认识‚时、分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引导学生发现1=60分。学生观察后,教师问: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长时间?生说:1小时。师接着问:分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一生说:1小时。教师一连问了好几个学生,学生回答全部一致:1小时!费了好长时间,学生始终没有说出‚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教师只好自己交代: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因为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分,所以1=60分。其实,这是教师语言模糊不清造成的,如果教师问‚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不就行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避免宝贵的教学时间在师生间的无效对话中无情地流逝。 

2、通俗易懂。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叙述,往往言简意赅,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领会。如果教师机械使用所谓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则教师的语言必定晦涩难懂,令学生如听天书,必定造就出一批的学困生。如,有的教师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始终离不开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的量‚几分之几的对应分率这几个名词术语,还要求学生一定得将题目中的几个具体数量按上面的格式一一对应并一一述说,然后让学生亦步亦趋地分析题目中求的是什么量,如果是求单位‘1’的量就是用几分之几的量除以对应分率,如果是求几分之几的量就是用单位1的量乘对应分率。一节数学课,名词术语满堂飞,看似数学味很浓,实则弊多利少。因为教师没有从题目的实际意义出发,更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现状出发,机械使用名词术语,只能使很多学生的思维如入云雾世界,数学上很大一部分的学困生就是被这样的数学教师用这样的所谓‚数学化方式造就成功的。            

3、简明清晰。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讲解数学概念,语言越是罗嗦,越是讲不清、道不明。另外,罗嗦重复的语言必霸占了学生很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思维处于抑制、接受状态,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优秀数学教师的语言非常简练,逻辑性强,正像鲁迅说的:用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所以说,数学教师的语言既要准确、简练,又要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性,努力做到简明精练、干净利索、中心突出、逻辑分明,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又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