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借形想象”在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2017-11-16 09:55:43)
分类: 创意美术

就这次去常州学习,来讲讲我的一点感受。米罗可儿美术教学,它是以借形想象为核心,以相关、相对、相似想象为基础的系列儿童智慧创意想象美术活动体系,注重将模仿思维习惯逐渐变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引导幼儿从新的角度去突破、去思考。它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幼儿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情感和个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施展艺术天分,在严密的思维引领中自由挥洒创意想象。

3-6岁是培养幼儿绘画能力.动手能力的关键期,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特别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为幼儿创设充分的想象和动手的空间。爱因斯坦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想象力,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里德曾经归纳幼儿美术的四大价值“创造知识技术情感”。我认为,对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是幼儿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而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却成为经常困扰老师们的问题。“借形想象”作为原创的幼儿课程内容,以突破传统美术实践的模式,为教师们解答了这个困惑。

借形想象其实是人类最普通最原始的想象力。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不自觉的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借形想象”,例如:看到斑驳的墙壁,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像一个躺着的人,像一头狮子”等;再如:老师指着天上的云朵问孩子“那像什么?”幼儿会有不同的回答“小狗大象娃娃”等。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验。

既然是人类的本能,借形想象就非常适合运用到幼儿美术教育中,并且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米罗可儿》课程中设计了三种启发孩子想象途径:

    一、将没有情景转换成有情景。

“将没有情景转换成有情景”的内容调动了幼儿创造思维和主观表达的积极性,将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与美术技能有效的结合起来。挖掘幼儿的创造思维,创作出符合幼儿内心世界的作品。

二、将一个形转换成另外一个形。

将一个形转换成另外一个形

的内容创设使幼儿抛弃惯性思维习惯,学会想象的迁移和跳跃,体验转换思维换位思考。贴近孩子生活的选材为孩子想象埋下了丰富的种子。

三.将一个情景转换成另一个情景。

将一个情景转换成另一个情景将一个形转换成另一个形

的基础上提高了要求,使幼儿美术在挖掘想象的基础上增添了整体思维全面布局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幼儿知识的积累的来源之一。

美术的博大精深与美妙,并不是像与不像就可以概括的。我们也可以充满童趣,画出孩子般稚嫩的画。只要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便可以。一样的孩子画出不一样的画,这是美术的最高境界。希望在以后的美术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开心的进行每一次创意美术活动。

http://s7/mw690/002kR073zy7fQuwAssuf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