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乌镇

标签:
旅游 |
分类: 其他 |
离开杭州前往上海,途中经过著名的水乡乌镇,
作为江南知名的六大古镇(乌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南浔)
乌镇无疑是最早为大家耳熟能详的。
坊间广泛流传的九大情侣旅游胜地,
其中就有乌镇。
不过,来之前,我对这个水乡就没有多大的期望。
来到这儿也是跟着导游转了个把小时就出去。
纯粹的走马观花式。
再浪漫的地方,跟着导游起哄,自然也没什么意思的。
倒不是因为到处都是人满为患的场景。
相反,感觉非常的冷清。
除了我们这帮人,几乎没有什么当地人。
我们到的是东栅,还是传说中比西栅更商业的地方。
不过或许是因为已经接近下午五点了,
还有,天气突然间转冷。
总之这个地方给我感觉好冷清。
与天高云淡的高原古镇丽江比起来,
我更加喜欢丽江豁然开朗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江南六大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
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南浔文化底蕴最深,单个景点很有味道;乌镇旅游做得很成功,是博物馆式的古镇,几乎没有原居民;西塘面积最大,保护了1.05平方公里和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廊棚、古弄很有特色。正因为共性之中有个性,许多旅行社都把六大古镇作为整体推出。
镇名由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竖心旁加个“享”,念“敦”,于是天下念“敦”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
江南百床馆,是一座专门收藏江南古床的博物馆,坐落在乌镇东大街210号,又称赵家厅,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内收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古镇历史: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得名“乌戍”。
读过茅盾的田野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吗?茅盾的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浙江的乌镇度过青年时期也在这儿,居住。他所描写的人物原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小说正是对旧社会乌镇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
拍摄的影视剧:台湾女生组合SHE歌曲《中国话》MV也曾取景乌镇,《似水年华》、《美丽无声》、《旗袍》、《一江春水向东流》、《追日》、《早春二月》《乾隆王朝》、《她从海上来——张爱玲的故事》、《心中有鬼》等
交通:从嘉兴或嘉善坐往桐乡方向的汽车到乌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