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有儿女暑假sleepover杂谈 |
病时不见客是最基本的礼貌,就算是已安排好,一旦碰上小朋友身体不舒适,无论是来去,都打个电话取消吧。第一次在外过夜的话时间不要过长,许多小朋友都有自己心爱的玩具:可能是一条婴儿毯,可能是一个充绒玩具,随身带着吧,那会给他们安全感;最好不要隔得太远,那么半夜想回家时也不至于一番折腾太费周折;对方可能会提供早餐或零食,对某种食品过敏请早说,别忘了与对方家长互留联系方式。睡袋-看条件而定,有些孩子爱挤成一堆在床上睡,也有的自带睡袋大家在房里,厅里或院子里的账蓬里睡,准备自己的个人用品,是否需要睡袋或毯子,问邀请方就好,只是孩子一开始在外夜宿后,有一个备着较好。
衣着宽松舒适,天热衣着可能裸露部分较多,而在外时紧身小吊带等睡衣不在考虑范围。常说安全教育,其实最安全的事就是甚至不让危险靠近,而衣着不当可能引起的后果要考虑。美国人也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侯,虽说他们常有拥抱,甚至亲吻的习惯,象平日夜里先生有查夜看孩子的习惯,女儿有朋友到家里过夜的时候,他是一定不会前去她们的卧室的。不做多余的肢体接触,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孩子早在幼儿园就已接受“keep
your hands to
yourself”的观念,他们知道怎么对不适合的举动大声说不,尽管如此,对方有同性成人在家依然是必需的。
卫生与礼貌很重要,无论玩的多开心,总不能一张口一伸手就熏坏吓坏了一屋人,刷牙洗手等习惯不能忽视;玩得再痛快该谢的要谢,该收拾的要收拾,曾有过许多经验,有些朋友本着过门是客的道理,无论是吃的喝的都尽量摆上台,似乎那样才是招待好了,而要求孩子承担责任的不多,来时玩好就行,很少要求孩子在结束后物归原处,看人如拼图,一些细微的习惯多少可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教育孩子有礼貌有责任来自于平日里不间断的锻练,接人待物过分热情其实未必全是好事,让孩子学会负责是好事,这点双方家长需达成共识,相互共励。
昨晚儿女都到同学家过夜了,一早起床就奔电影院,夜幕降临了才回,同学家离得不远,兄妹两骑着自行车去,到了后打个电话回来报平安,儿子带着手机,女儿带着ipad。看今天女儿在朋友家时给我发来ipad照的照片:
给妈妈打个电话:到达后报平安-在几次随尾确认他们可以以后我们已放手让他们单独行动,他们会在出门前给对方也打个电话,让他们知道自己在途中,而到达后的第一件事也就是打回来让我们知道他们平安到达了。
http://s9/middle/7f8a3a4dgc5c47ab3b598&690留个影,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一起
http://s10/middle/7f8a3a4dgc5c4691e4769&690
还有我们-女孩们一起无论年龄都免不了谈衣着谈时尚,女儿特意穿了老爸的一件旧衫给朋友们看:把领口袖子剪掉,衣尾打结,内穿小背心配牛仔短裤是她今天的混搭。谁说女儿得富养?其实,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富足。
http://s16/middle/7f8a3a4dgc5c471e141df&690
再来一个,say cheese
http://s6/middle/7f8a3a4dgc5c469eb2ab5&690
孩子需要关注,只要是亲近如友他们其实很愿意分享,和孩子做朋友吧,假期里妈妈放心孩子开心是很美的事,而关注在外的孩子其实也有很多办法,电话邮箱脸书。。。。。